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文|三千岁


为了收视率、关注度以及影响力,奥斯卡几年前就将最佳影片的提名由7部改为9部,还首次将“最佳外语片”更名为“最佳国际影片”,尽可能体现评奖范围的多元,衬托出它的胸襟与包容来。


截止今日,才看完第92届奥斯卡提名的九部最佳影片,网络上也出了所有九部电影的高清资源,在此做一个阶段性小结。


1917 萨姆·门德斯 画幅:2.39: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一镜到底并不是没有剪辑,实际上电影有三十几次剪接的痕迹,有些地方还很明显。


一战背景,英德对决,一次简单的任务执行,关系到1600名英军的生死。影片的调度较为流畅,场景逼真,色彩地转换比较务实。


整体上还是单薄了些,此种单薄并非情节得单一,它是拍摄手法与叙事策略共同作用下得浅薄,也是人物弧光没能完全打开得僵化。


野花、婴儿、冲锋前的歌声等段落表现过于直白,反战意味理应是自内而外地浸透,而不是浅显、裸露地告诉。


被炮弹肆虐的战场、废墟与草地、树林、河流等场景来回切换,连接它们的是长长的战壕。战壕的朝向就是机位的运动走向,在我看来不是炫技,更像是一种便利和讨巧。


爱尔兰人 马丁·斯科塞斯 画幅:1.85: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黑帮题材电影在好莱坞已经稍显过时,抛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系列,马丁·斯科塞斯在生涯早期也拍过几部。《无间道风云》已经在奥斯卡的舞台上力拔头筹。


这一部《爱尔兰人》整体完成度较高,叙事层面回忆与公路片的策略并行,参加婚礼的一段行程牵出复杂、庞大的犯罪网络。


视听层面依然游刃有余,教科书般的镜头示范与调度,着色古朴、典雅。两大实力派演员几十年后再度相逢,不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二人最后蹒跚的步履似乎预示着已经开启了谢幕仪式,注定要与电影里犯罪团伙的传奇一同落幕。


婚礼与葬礼的处理倒没有《教父》那般出挑、抓人,后半个小时集中展现了弗兰克·希兰老迈的姿态。窃以为,完全可以略去,絮叨了些,有赘余之感。


好莱坞往事 昆汀·塔伦蒂诺 画幅:2.39: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昆汀既定计划里倒数第二部作品(《杀死比尔》“两部”算作一部),开始玩情怀,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柔软叙事隽永的昆汀·塔伦蒂诺。


戏中戏的设置展现了比起以往更加自如的叙事技巧,李小龙的银幕辉煌和沙朗·塔特被误杀是过去几十年里好莱坞的标志性事件,既然要聊好莱坞,这些人物这些事件断然绕不过去。


一如既往地将情节打散、抖松,慢条斯理地尬聊辅以密集而又生僻的配乐。


罗曼·波兰斯基和亡妻沙朗·塔特在电影里的篇幅举足轻重,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导演给一个仰慕的同行用影像进行的一次精神安慰。


极速车王 詹姆斯·曼高德 画幅:2.39: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福特与法拉利的商业较劲直接体现在赛场里,个人与团体、梦想与现实、激情与商业三者的矛盾展现富有层次感。


影片不乏揶揄、讽刺笔调,自黑精神够足,该有的抒情段落也有,好在没有泛滥。


典型的好莱坞主流叙事套路,中规中矩。整体上不够凝练,现代企业管理的弊端等段落表现太过直白。


怎么评价呢:车迷看得不过瘾,影迷又觉着差点意思的一部片子。


寄生虫 奉俊昊 画幅:2.39: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这是去年到今年世界影坛风头最劲的一部电影,是韩国电影成熟工业体系水准线之上的集大成者,也是奉俊昊导演事业的巅峰。


之所以放这一张截图出来,是看重这句台词。简单的一句对白,却是韩国电影三十年来不懈努力的真实写照。自废除电影审查制度采用分级制度以后,韩国电影在类型片方面挣脱了枷锁,走得更远。


前后写过两篇评论文章,近一万字的体量,在此略作补充。《寄生虫》是我2019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超过了《痛苦与荣耀》以及后来的《好莱坞往事》。


比起在奥斯卡创造的历史,戛纳电影节折桂更出乎我的意料。


作为类型片,《寄生虫》无疑是一个示范和标杆,平衡商业考量与艺术表达的绝佳典范。这一切得益于电影高超的剧作水准和它背后成熟的工业体系。


两篇旧作:


只是想趴着井沿看一眼外面的世界,没想到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


又评《寄生虫》之多颂小传


婚姻故事 诺亚·鲍姆巴赫 画幅:1.66: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探讨婚姻,伯格曼的《婚姻生活》是圣经一样的存在,无意进行强行比较,只是电影所展现出的思考竟如此得浅薄、概念。


剧作达到了世俗意义上得精巧,墙上被捶破的洞、手臂的刀伤、离婚签字时的叠化处理以及前后呼应的读日记……最后地系鞋带。


电影里的长镜头变成互相揶揄对方的精神独白,所谓高潮的吵架段落更多的是表演意义上的夸夸其谈,包装效果、设计感太满。


后半部分走向肥皂剧的情景段落,前面苦心经营的婚姻的高级讲法急转进入浅滩,成了流行品种,打上廉价的标签。为赋新词强说愁,观众都没有哭,演员开始哭了。


乔乔的异想世界 塔伊加·维迪提 画幅:1.85: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儿童口吻,错位审视。电影在色彩上颇有韦斯·安德森的味道,有那么几幕让人直接想起《月升王国》来。


前半段色彩明丽、光鲜,后面以冷峻、阴郁的冷色系为主,色彩上地转换与情感上的对冲折射出一个孩童的心理长成过程。


纳粹冰冷的外壳包裹着的是儿童视角的戏谑与解构,战争没有被异化,只是承载它的心灵过于幼小、单薄。电影对于纳粹德国地反讽与肢解通过儿童视角收获了放大的效果,升华主题的是爱与关怀,是成长。


三次系鞋带的细节铺得不错,难得的是主观视角,而非外力(战争)催生,这是一种高级的觉悟。


小丑 托德·菲利普斯 画幅:1.85: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马丁·斯科塞斯担任本片的监制,电影处处都找的到《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的影子。《小丑》的改编故事较饱满,人物形象呈现立体、丰富。


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是体验式的,借鉴了卓别林的肢体语言,营造了一位癫狂、沮丧、沉沦、压抑、暗黑、略神经质的全新小丑,很难得。光线、配乐的运用独到。


DC在漫改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将传统正邪对立的价值观模糊化、复杂化,展现了深层次的思考,人物心理轨迹地演变有层次感和纵深。


不足之处在于人物情绪多靠事实而非内心驱动,社会压力、身份欺骗、精神疾病等。在道德语境与社会弊端的双重作用下,人物才有的扭曲和沦丧。


华金·菲尼克斯奉献了生涯最佳表演,奥斯卡表演奖四提首中,实至名归。


旧作:两条短视频告诉你,电影《小丑》如何骗到影迷的好感


小妇人 格蕾塔·葛韦格 画幅:1.85:1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加上这部影片,已知的世界名著《小妇人》已经被拍过四版。和莎士比亚经典戏剧一样,它的经典性和普世价值早已被检验,熠熠生辉。


影片聚焦女性,集中展现女性的觉醒与独立意识在当代的价值。长篇小说《小妇人》本就是一部女性主导,强调女权意识的半自传体小说。


电影在改编上地取舍以及最终呈现是及格的,马奇家族四位千金的群像描绘生动、唯美。在表现各自的境遇与追求时并未走马观花,总是能恰如其分地抓住人物走势的关键节点进行描摹。


西尔莎·罗南三提奥斯卡女主角,零中,未免是一个遗憾。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九部长片点亮92届奥斯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