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靖难之役?

THM0731


导语:

大明靖难之役,首先,它是一场非正义的内部战争。是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保护皇权行动中,一大败笔。常言道: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朱元璋为了子孙代代皇权永固,可以说绞尽脑汁,处心极虑。不惜发动三大案,残酷打压文武百官,开国勋贵集团。但是藩王分封制,为靖难之役埋下了祸根。

其次,朱元璋对藩王拥有兵权没有限制,这个是靖难之役能发动的最根本因素。拥有兵权又不愿意坐以待毙的各地藩王,必然会推举兵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举兵。所以,靖难之役实质是大明藩王反对削藩的一场叛乱。

但是拥有了全国兵马的建文帝朱允炆,却因为自己决策的一次次失误,以及众多猪队友的帮助下,结

果令人惊掉下巴的输掉这场战争。少年天子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冲动,让建文帝王丢了皇帝宝座。

一,少年登基,妇人之仁。激情削藩,连环失误。

朱允炆21岁登基称帝时,大明天下强藩林立,少年天子内心担忧也是正常。可形势未逆转,兵权未制伏,面对以燕王朱棣为首藩王集团的强势,朱允炆太过于自信,登基一个月就马上削藩,打草惊蛇后,必然是图穷匕现。

朱允炆另一个缺点就是妇人之仁,作为一个帝王,面对政治对手从来都是心狠手辣,欲除之而后快。朱允炆学习儒家经书太迂腐,当朱棣入京时,登陛不拜。朱允炆也妇人之仁不愿意诛杀,偏偏要学那西楚霸王沽名钓誉。内心不是帝王心,坐上皇帝位子,也不是一个皇帝象。

更可笑是,在朱棣发动叛乱时,朱允炆把妇人之仁发挥的淋漓尽致,还让统兵平叛的耿炳文不要杀他叔叔。可耿炳文战事稍失利,又匆匆临阵换帅,换上纸上谈兵李景隆,结果是一错再错。

二,临机立断夺北平。无间道夺南京。

反观戎马一生的朱棣,政治,军事经验皆丰富老练。朱棣在北京见皇太子时,就曾假装亲热拍皇太子朱允炆背说: 没有想到你小子都当太子了啊。这样的大逆不道,朱允炆还求情朱元璋不杀朱棣。所以,朱棣已经看穿朱允炆的软弱。当决定起事,朱棣果断杀人夺兵权,占领北平,拥兵十万南下。

靖难之役,朱棣率军血战大宁,白沟河,济南,东昌,夹河,决战灵壁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收买徐增寿打开南京城门,迅速攻下南京。朱棣笑到了最后。

最后总结:

靖难之役,作为大明帝国为了争夺皇权的战争,它的实质是地方藩王集团与中央君权的一次碰撞。是大明藩王分封制缺陷的不足具体表现。这场战争的不正义显而易见。只是优胜劣汰,燕王朱棣获胜,建文帝朱允炆只能黯淡下台。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1635972927636644"} --}

红红火火讲历史


前段时间,一部《大明风华》登上了荧幕,影视剧从靖难之役的结尾开始,描绘了朱棣称帝后几代人的历程,在影视剧的开端,可能很多人对于靖难之役并不是那么的熟悉,那么接下来,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历时三年的战争。

首先,靖难之役的背景

既然是要说背景,那么就要从朱元璋说起了,可以说由明初的分封开始说。在明朝初建的时候,虽然是已经做到了驱除鞑虏,但是元朝在塞外的势力依然强盛,而为了巩固势力,使得边境安定,那么就必须在边境要塞驻兵,而且还得是重兵防守,而这样的情况下,派谁驻守成了一个问题。

而在人员的选择上,一方面可以选择开国时的将领,一方面则是由朱元璋的儿子们去驻守,也正是在这样的选择下,朱元璋选择了分封诸子,因为相比较而言,封王造反要比大将造反要划算,人都有私心,这就是朱元璋的私心。封王造反最起码还能给朱家留后,大将造反朱家留就极有可能被屠灭,这些都是历史教训。

其次,太子早亡,太孙少年登基

朱元璋在位时,太子朱标早亡,使得储君的位置空出,这样一来各皇子自然是有想法的,虽然之后册立太孙,但毕竟太孙年少,并不足以彻底压下诸王的觊觎之心。后朱允炆21岁时登基称帝,作为少年天子,在明朝诸王林立的情况下,也是感受到了压力的,而他做出的决定则是削藩,但朱允炆削藩太过急切,登基一个月就马上开始了,并且手段过于强硬,致使诸王人人自危。

其三、朱棣对皇位的觊觎

可以说朱标过早离世,诸王对于皇位都是有着觊觎之心的,而二哥朱樉,三哥朱棡也先后去世,在朱元璋的儿子中属朱棣最大按照传统朱元璋应该传位于朱棣,正是这样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诸王,朱棣对于皇位的觊觎之心是最强的,但是朱元璋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直接册立了太孙,并且还留下了《皇明祖训》,其中有一条“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所以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起兵只不过是朱棣夺取皇位的借口。

其四、朱允炆的妇人之仁

作为帝王,面对政治上的对手,可以说向来都是心狠手辣的,但是朱允炆在对付诸王时,却并不是这样,可能也是儒家思想太过于根深蒂固的原因,当朱棣入京时,登陛不拜,朱允炆不愿将其诛杀,而在之后的靖难之役时,更是对前去平叛的耿炳文下令,不要伤了他叔叔,这就让平叛将领缩手缩脚了,不仅是这样,在耿炳文战事稍失利,又匆匆临阵换帅,换上纸上谈兵李景隆,结果是一错再错。

最后、朱棣没有打下天下,他只是打下了南京

靖难之役是一场非常奇葩的战役,因为朱棣大军压根就没有扫荡天下,他也没有扫荡天下的能力。那么他是如何夺取天下的呢?他只是带兵南下绕过了山东直奔江苏而来,从而打下了南京城。这么一条笔直的路线,期间压根就没有占领全国各地其他的地盘。其他地区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这对叔侄之间的战争,对他们来说那就是神仙打架,跟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事后朱棣夺取了南京城,朱允炆引火自焚后,朱棣在南京称帝。全国其他各地的官员,也就顺道参拜朱棣了。在他们心里朱棣和朱允炆没什么差别,那都是朱元璋的子孙,谁来做皇帝不是做呢?从建文元年到建元三年,“靖难之役”历时三年,以燕王朱棣的取胜而告终,而惠帝在朱棣攻陷京师后也不知所踪,就在1402年,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在京师南京称帝,即明成祖,改年号为永乐。朱棣称帝后,为了稳固统治,恩威并施,采取了镇压和怀柔政策。


释心001


靖难之役是明朝叔侄之间爆发的战争,建文帝继位进行削藩政策,叔叔朱棣不满,于1399年——1402年爆发靖难之役,夺取政权。

因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棣就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借口来夺取皇位。也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当然,片面的说,如果没有靖难之役,也就没有后来的永乐大帝以及“永乐盛世”。

靖难之役对明朝历史影响深远,它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的归属的改变,也是极大的影响了此后两百多年明朝的政治、思想走向。

朱棣可以说是雄才大略的一位帝王,但是在靖难之役结束后,他对建文帝遗臣的大肆残杀,冷酷无情也是不可以掩盖的事实。

许多建文朝廷有能力的大臣被诛杀。据记载:

初因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

朱棣穷治忠于建文诸臣之举:

如 方孝孺被灭十族,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外亲坐死者复千余人;

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亲家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

陈迪之死,远戍者一百八十余人;

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八十余人;

胡闰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

董镛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卓敬、黄观、齐泰、黄子澄、王度、卢原质等之死,多者连坐三族,少者一族。杀戮之惨,株连之多,实为史所罕见。

可以看出他的作为帝王的冷酷,但是他的确给大明朝带来又一个盛世。永乐帝的功绩也是无人可以与之比肩的。

编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促进航海的发展、改革吏治、迁都北京,紫荆城的修建、以及五次亲征等等。

虽然说他是谋反叛逆的君王,但也着实振新了大明王朝。“永乐大帝”也不是白白称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