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郝寨镇——党的政策真英明,脱贫不忘引路人


社旗县郝寨镇——党的政策真英明,脱贫不忘引路人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

大家好!我是社旗县郝寨镇十里井村的脱贫户,我叫贾红岩,今年50岁。今天,我为大家分享这些年来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帮助下走出困境,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和经验。

2016年,我的家庭突发巨变,丈夫徐广永不幸去世,在我的小家里,顶梁柱就这样突然倒塌了。彼时,家中还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孩子们生活教育开支的现实困难,让我的生活一时之间陷入了黑暗。在我面对眼前的窘境一筹莫展之际,国家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我递交申请进入贫困户序列,考虑到我家庭的实际困难,村里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将我纳入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中。

自从纳入贫困户后,村两委同志与我的帮扶责任人便为我带来了党的关怀以及国家的好政策。他们经常走访倾听我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我家庭的实际情况,帮我落实各种保障措施及行业政策。这些年来,我先后通过加入村里的中药材合作社、益农合作社和光伏分红等实现了产业增收,几个孩子也分别享受了教育补贴和免补政策,考虑到我还年轻有劳动能力,为我申报公益岗位,并介绍在县内务工,让我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诸如此类的各项政策林林总总帮助我落实了很多,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也为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帮助。

当然,各级领导的关怀我看在眼里,更深深铭记在心,同时我更加懂得自助者,天助之,我依然要成为这个家庭的支柱,依然有三个孩子需要我养育成人。我应该坚强起来,从头迈步,最起码给我的孩子们树立一个自强不息的榜样。虽然我已不算年轻,可仍然能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价值,更有一颗勇敢的心带领我的家庭摆脱贫困。我不能仅仅依赖国家对我们的帮助,国家能够为我的生活解决部分的问题,可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我知道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用汗水来浇灌这一个小家的幸福未来。

所以,这些年来,我一边从事着村里的公益岗工作,一边在社旗县朵朵花业务工,一边打理着家里的大小事务,一边还要关心着上学的孩子们,工作的地点离我的家有数十里路,我每天奔波在路上,也会感到辛苦,可我知道我的家就扛在我的肩膀上,我的孩子、我的家、国家的关怀,都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最黑暗的生活已经走过,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总会看到崭新的黎明。所幸,我的孩子们也很体谅我的不易,尽量不让我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分担过多的精力,现如今,我的大女儿已经走出大学的校园在郑州就业,极大地帮我缓解了家里的压力,我的二女儿也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了山东大学的研究生,小儿子现在在起航学校学习,平时住宿就在学校,也不需我过多担心。我一直坚信无论家庭的生活有多么困苦,我都要坚持让孩子们接受更好地教育,完成各自的学业,现在我的付出与努力也看到了回报。

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更是通过我自身的辛苦努力,在2018年我们家实现了顺利脱贫。回顾这些年,我感叹过人生的无常、生活的艰辛,可我也感恩党的扶贫政策与深入基层的扶贫干部,更感谢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迎难而上,为自己的生活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所以,在座的乡亲们,我想通过我的故事告诉你们生活中能够打倒你的只有你们自己,无论多么艰难困苦,只要你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收到最好的回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