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要看天?農戶掌握預防方法,別讓低溫災害毀了過去的辛苦

在我國數長久以來的農業種植過程中,看天吃飯是很多農戶躲不開的一個因素,每年風調雨順,農作物就會豐收,而一旦有災害天氣,就會出現大幅度減產。雖然隨著農業的進步,提高了抵抗能力,但是近幾年自然天氣變化無常,很多農戶還沒有完全掌握預防自然災害的方法。

農業要看天?農戶掌握預防方法,別讓低溫災害毀了過去的辛苦

這幾天,中央氣象臺連續發佈寒潮預警,近十年來最晚寒潮預警,多地累計降溫幅度超過10℃,甚至有些地區還有雨雪天氣。低溫寒潮來襲,除了要多穿衣服外,它對農業的影響會更大。因為緊急降溫很多農戶沒有做好預防,給我們農業帶來的影響非常大。

農業要看天?農戶掌握預防方法,別讓低溫災害毀了過去的辛苦

目前很多地區的小麥已經進入拔節期,​此時植株也很脆弱,抗性較差。如果遇到低溫,小麥會不出穗,後期出現秕籽,有些地方小麥還會出現大片死亡的情況,減產比較嚴重。

​對於已經開花的果樹來說,遇到低溫寒流,花器管受到凍害後,會出現授粉不良,後期還會有幼果發育不良,結果少的現象,嚴重的果園有可能會絕收。

蔬菜遇上倒春寒,會出現爛根、死苗、落花落果的情況,對產量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很多朋友到了清明前後,開始露地種植蔬菜,如果受到低溫影響,很可能會不出苗。

農業要看天?農戶掌握預防方法,別讓低溫災害毀了過去的辛苦

所以,根據往年的情況不難看出,春季降溫和降雨已經成為農作物減產的兩大“殺手鐧”。所以,要及時關注天氣,提前做好預防工作,以避免和減少寒潮的危害。

​種植小麥的農戶要注意,沒有澆返青水和施肥的農戶要及時追肥澆水,水的比熱容較大,可提高土壤溫度。另外,在寒流來臨之前,可噴灑一次蕓薹素加上磷酸二氫鉀,提高小麥的抗性,特別是對於旺長的小麥。一般一桶水需要磷酸二氫鉀50克,蕓薹素4~5克,減少低溫危害。

農業要看天?農戶掌握預防方法,別讓低溫災害毀了過去的辛苦

如果寒潮發生後,小麥分櫱有凍死的情況,及時追肥和澆水,促進小麥分櫱,提高成穗率,從而保證產量。

​果樹和大棚內的蔬菜,在倒春寒來臨2–3天,也可以噴灑一次磷酸二氫鉀和蕓薹素,或者三十烷醇加磷酸二氫鉀,調節植株生長。大棚內還可以搭二膜三膜,以及點燃增溫塊來提高棚內溫度。在寒流來臨前一天,澆一次水,可通過水蒸氣提高地溫。露地種植蔬菜可以適當調整播種期,等寒流過去之後再進行或者種植方式。

農業要看天?農戶掌握預防方法,別讓低溫災害毀了過去的辛苦

農作物的豐收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靠天,靠環境,也依靠我們的管理,當自然災害發生時,農戶之間比較的不是產量高低,而是誰的的損失更少。所以,如何避免或者減少損失​就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希望大家及時關注天氣情況,及時做好預防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