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傷寒:渴欲飲水,水入則吐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傷寒:渴欲飲水,水入則吐


第74條: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六七日不而煩”,原先這個人得的是中風證,中風沒有不發熱的,在六七日這個過程,當然暗中就是說已經服過桂枝湯了,還不解,這個人反而煩。


不解指表不解了。


“有表裡證”,表證就是上面說的“不解”,還是中風發熱那種證;裡證就指著下面所說水逆,飲水則吐這個水逆。


他說“有表裡證”,這也是倒裝句,先把結論擱前面了,底下詳細解釋。


“渴欲飲水,入水則吐者”,五苓散證就渴,渴,喝還渴,這叫消渴嘛,怎麼樣喝,也不吸收,胃停水多了就要嘔吐,所以“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吃東西就不吐(喝水才吐),就是水在胃停多了,水不下去,專吐水。


可是渴,一喝就吐,那麼這叫做水逆證,當然也用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證)開始是消渴,小便不利,有發熱,微熱,這個時候就吃五苓散就好了,不至於得水逆。


這個時候如果再延遲,不利小便而就是喝水,水喝到相當程度,再喝就要吐了,這叫做水逆。


水逆還是五苓散證的繼續,所以仍然用五苓散。


——《胡希恕傷寒論講座》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傷寒:渴欲飲水,水入則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