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推行分餐制嗎?怎麼推行?

TX兵王


希望下令從現在起到以後都不準聚集辦酒席,本來大家在一起吃飯說話就唾沫橫飛,一次我在有陽光斜射餐桌時,看到說話人嘴裡飛出的唾沫,平時一般看不見罷了,但看不見不等於不存在,看見了就覺得不衛生,後來有聚會我都推了。還是要實行分餐制,且在吃飯時儘量保持安靜少交談。


風溪河


我認為在我國,分餐制是可以推行的,並且是早已開始走入我們生活了,有些時候對我們而言已經習以為常。未來分餐制會否大舉革新我們的餐飲文化也未可知。


我們曾普遍認為最難以實行分餐制的火鍋,也有了轉轉火鍋或者一人小火鍋這樣的新潮方式。倒退三年,要找一個轉轉火鍋還是很難的,如今用美食app搜索一下,就可知道最近的是哪家。各式菜品放在傳送帶上在食客面前逐一出現,用小皮筋、小夾子、小竹籤等等方便的材料把菜品分成小小的一份,再小籃子盛著,每位食客自行取用。

比之火鍋本身具備的參與性功能,轉轉火鍋更是在分餐制的基礎上將參與性的精髓發揚光大了。每人面前的小小湯鍋,根據自己的喜好或三鮮或麻辣,火力大小、放什麼菜品都由自己做主,再不必顧忌不吃香菜的人因你的一把香菜毀了食慾。

一人小火鍋比起轉轉火鍋最大的不同是,同去的人可以面對面坐著,雖然不像傳統火鍋是一口鍋裡夾菜,筷子你來我往,但氣氛絲毫不減,話題仍可熱烈。一人煮不完的火鍋面分給朋友半塊,也是很好地體現了我們照顧左右的傳統。大家不難發現,轉轉火鍋與一人小火鍋的店越開越多,有需求才有市場,說明我們對這種分餐方式是極為歡迎的。


更多的分餐是工作餐,大家更是習以為常。它的優勢是明顯的,按量取用、乾淨衛生,也節省時間。工作場合的人際關係不常由工作餐體現,工作餐只以吃為目的,這樣的工作餐很好地設定了人與人的分寸感,幾乎是受到了所有人的歡迎。

分餐制的推行難度大概只在家庭間了。其實有的家庭為了讓小朋友養成定量吃飯不剩飯的習慣,已經開始實行分餐制了。不同於大盤大盆的餐桌陳列,小碟小碗帶給人的另一番美學體驗也是大家願意嘗試的。加上人們領教了病毒細菌經唾液傳播的厲害,已經開始站在健康角度審視自己的用餐模式了。

從合餐制到分餐制,是慢慢改變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先由一雙雙公筷讓人們適應新的用餐方式。


張晴柔


我覺得推行分餐制首先是對思想以及制度的全方面的建設。首先是讓大家瞭解到分餐制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好處。當今社會,人民越來越注重衛生和健康。分餐制有助於我們防止疾病的傳染。所以做這一方面的宣傳讓大家瞭解之後,大家可能主動就會有這個分餐的想法,第2個就是在制度上有一些硬性的規定啊,可能習慣不分餐的人,覺得會有一些麻煩或者是習慣性動作,但是我們有了硬性規定之後呢,這樣就會更好的去履行。任何一種行為的變化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只要這個過程不斷的用時間去改變最後形成習慣,我覺得是可以的。要是對人們有益的一些行為方式,都很提倡,通過有效的方式,我覺得可以成功。


老楊的平凡生活


中國現有的分餐制,有西餐,自助餐等,成桌的中餐還沒有,原因是不好分。大家也知道,分餐制衛生、隨意,好處很多,但終因太麻煩便都放棄了。所以,現階段吃成桌的中餐無法推行分餐制。但是,雙筷制便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即每人兩雙筷子,其中一雙公用,從盤中夾菜,一雙私用,往嘴裡吃菜。省時省錢省力,旣防止了相互傳染,又有歡聚一堂的樂趣。


福壽天地


我們的飲食文化與習慣源遠流長,食物,器具已經融入到我們的哲學,文化,藝術,生產,消費各方各面。換句話說,中國文化之所以不同於其他文化就是因為獨特性。飲食文化亦如是。

中國社會是人情社會,人們習慣熱鬧喜慶,吃是人生最大的事,在這個最大的事上又怎能不喜慶。





康安樂


現在的工廠不都是分餐嗎?家庭其實也能做的到,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人家。

那是我們的朋友,他們家是按人口做的飯菜,依個人飯量分份,絕無回碗。即使來了客人,趕上有,錯過無。

很多人知道他家的規距也就儘量錯開飯點了,也許有人覺得這樣多生冷,但人家的朋友不少,人緣也挺好,有求的事盡能力去辦,至於吃飯,實在不行也會請你去飯店的,所以分餐只是個習慣而已。您說他家的做法好嗎?


西沽釣翁


把分餐制說得那麼儀式感和神秘高尚,其實就是“自助餐”而己,然後在宴席上的湯菜也是分罐小盆,端盤上菜時每人分一罐就成了。


暢心所言


如果是在特殊時候,比如這次疫情期間推行分餐制,還是可以接受的,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完全搞分餐制沒有必要。


品味象棋


推行分餐制如果僅限於宣傳提倡,那麼是困難重重,遙遙無期的事。

如果國家用行政方法獎懲制度,加入比較強力的手段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想想限塑令控煙令,到如今好像早已力微勢薄,雖然有一定成效,但總體來說是虎頭蛇尾的狀況。

這次疫情是大力推行分餐制的一個契機,許多人在思想上也比較認同,但是要實際操作,恐怕失望的可能更大。

為什麼這麼難?

有人說歷史上咱們就實行過分餐制,貌似有這樣的傳統條件。其實那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當時的目的也不是從衛生健康角度考量的。

一直以來,中國人愛好講排場,喜熱鬧,造氣氛。你給我舀湯,我給你夾菜。你給我添茶,我給你滿酒。要的就是個其樂融融呼兒嗨呦。

你要說分餐,不可否認,在這方面確實沒了那種愉悅融洽的熱乎勁。有點生分冷清的感覺。

短期內大家恐不樂意接受。

其二,相對於西餐,中國的烹調習慣更多炒炸燒燉,有的食材或菜品並不太合適切割均分,在色香味形上都會大打折扣,影響品嚐享用的樂趣。

第三,分餐的吃法比較麻煩,飯店裡有廚師倒還罷了。在家裡你要讓煮飯的人再把一道道菜給分好上桌,那不是找罵討打嗎。大多數人會覺得是畫蛇添足。

從衛生的角度來說,分餐制要科學得多。我們不該因為任性而拒絕改變。

但這確實需要有點耐性。畢竟還算不上迫在眉睫。

一方面,國家應大力宣傳分餐制的益處,鼓勵分餐制的做法,讓老百姓理解和認可。第二,政府公務用餐必須分餐,取得良好的示範效應。同時,在餐館酒店溫和適度地推行,注意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最後以點帶面。

移風易俗,從我做起。

如果我實在還做不到,那就從理解支持別人開始做起。


春來未來


其實分餐制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新的倡議,早在隋唐以前,我國很長時期裡實行的就是分餐制度,直到明朝,眾人合吃的“會食制”才完全取代“分餐制”。如今,受疫情影響,國人飲食衛生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分餐制改革勢在必行。

分餐制在國外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可是在中國推行起來並不那麼容易。國人講人和、重感情,親友聚在一起,情感在推杯換盞間得以升溫,講究的是聚在一起邊吃邊聊時其樂融融的氛圍。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猶如一道幕布,再一次拉開了人們衛生意識和觀念轉變的序幕。專家認為,改變傳統的餐飲文化,推行分餐制,是此次疫情對於國民餐飲習慣的很大啟示。

分餐制又一次成了熱門話題,餐飲業全面推行分餐制的呼聲頗高。

合餐制符合國人的風俗習慣,但其最大弊端是極易導致疾病傳染。一項研究表明,家庭中如果有乙肝病毒攜帶者時,實行合餐的感染率高達42%,而分餐制的感染率只有17%。

分餐制的提出並不新鮮。早在1993年,中國烹飪協會就向全國餐飲業發出了“筵席改革”的倡議,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分餐制”。

分餐是社會走向文明、進步和個性的必然選擇。此次疫情再一次為國人提供了一次改變飲食方式的機會,如果能大力推行分餐制,逐漸改變傳統的合餐制飲食方式,這也將是一次同國際健康的飲食方式接軌的契機。

不過,改變傳統的飲食方式和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關鍵是如何採取一定措施形成長效機制

建議應分四個方面推行分餐制,第一,要通過政府立法在公共場所推行分餐制,並把推廣分餐製作為傳染病預防體系的組成部分;第二,落實相應的行業規範,實施明顯的獎罰措施;第三,消費者有權對不分餐的餐廳進行投訴;第四,對分餐制進行廣泛宣傳,使其深入人心。

同時建議,分餐制要從娃娃抓起,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取得良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