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價格遭遇暴跌,相關企業應該怎麼自保?

熱愛1118


暴跌有點誇張,只是在陸續迴歸正常售價,疫情前普通防護口罩0.2元,普通醫用0.4元,外科1元,kn95(不是現在3層薄款的)2元,帶呼吸閥3-4元。只是之前的企業賺的比較多,如果說是熔噴布價格暴漲,那就是熔噴布原料企業在暴富,不可能幾家小企業就能讓全國的價格漲了10多倍。這個時候說口罩生產企業自保,真的不是搞笑?今年最賺錢的板塊都要靠政府救市?其他企業是不是早都應該倒閉了!而且現在口罩是出口緊俏商品,還是關心一下外貿公司吧


楊楊461


一次性醫用口罩在本次疫情之前的確是一毛錢左右每個,非常便宜。做為一次性醫用耗材之都的我,對此非常清楚。

可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口罩需求量大增,絕對的供不應求,稀缺異常。生產廠家為了擴增產量,加裝機器,工人倒班,又恰逢春節假期,原材料漲價,工資翻幾倍,封城封村後交通不便,物流成本大增,致使一次性口罩價格飛上了天也難免有些地方一罩難求,這是整個供應鏈連環齊動的結果,也是因為市場供需變化的必然。

現在國內的疫情已基本控制住了,可國外輸入性的情況依然很嚴重,我們在許多場合仍然要戴口罩,況且我國還要支援世界上許多其它國家的防疫工作。因此,一次牲口罩的生產仍然很忙,需求量仍然非常大。

不過,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各地口罩產業的大規模復工復產,原材料緊缺的狀況有些緩解,生產線上機器逐日增多,市場上口罩供應不再那麼緊張,口罩的價格逐漸回落,這是正常的市場規律,談不上是什麼價格暴跌,只是回覆到它本應該的市場價值,也沒有什麼可耽心的。

至於說口罩廠該如何自保,現在還有點早,畢竟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疫情還在爆發,口罩的需求量依然很大,真到了疫情結束,世界還原的時候,口罩廠都早已賺的盆滿缽滿,新招的這些工人轉產去幹自己的老本行好啦!口罩廠的老闆們手中資金充裕,更是不愁生路。


牛在田間


到明年奧運開幕前全球的新冠病毒的疫情也不會結束,也使全世界養成佩戴口罩的良好喜歡。我們國家石化的熔噴棉一直會有銷路,本來我國也是世界口罩出口大國,口罩廠也一直會生產,附加值高的只有N95口罩,外科口罩沒啥技術含量利潤很低。


崔蘊星


幹什麼都是一窩蜂[捂臉]沒有規劃 永遠都是這樣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唉 這出身註定是山貓子


職業槓王


沒有抗風險能力做什麼口罩哦,經濟學常識還是要懂點的,做了就要知道風險。要不然跟農民跟風種果樹有什麼區別?沒有基本常識的老闆就是賭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