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史新說之子不語

【治妖易治人難】漢陽縣令劉某性格方正耿直,因整治祝由科邪教過於嚴厲,便有奸民上書向湖北巡撫控告,巡撫對其作了警戒申飭。劉某不服,以理辯白,情緒牴觸。巡撫怒道:“如你確有才能,今有沔陽州某一案子能去審辦麼?”劉聽了,恭敬地把這案子接受了下來。

起先,沔陽有個叫金桂姐的女子,受黃氏之聘,將要完姻。到了成婚這天,花轎把她迎到了黃家。打開轎門,出來的卻是兩個新娘,她們簪珥插戴,服飾裝束,甚至聲音體態,無不完全相同。因此弄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未敢貿然拜堂成親,仍請轎伕把她們雙雙抬回金家。因兩人生得一模一樣,金家父母無法分辨哪個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於是金、黃兩家都以人妖莫辨為由,告到官府,請官府明斷。這案由州官到巡撫,案子已擱了半年,都不能審理清楚。所以巡撫便就以此來難一難劉某。

舊史新說之子不語


劉某接了這案,稟請將這個女子傳喚到巡撫的公署中聽候審處,並請在他審案時要借用一下巡撫的寶印,巡撫自然全都答應。

到了審案這天,劉某將兩個女子喚來,把她們分隔在兩處,分別進行審問。劉某問了她們父母的年庚,問了家產,問了家中的陳設,一樁一樁,仔細盤詰。盤問後再核對兩人的供詞,如出同一人之口。然後劉某喚兩個女子同到公堂之上,對她們說道:“看你們兩人,原是同胞雙生,若一起判你們嫁到黃家,恐怕你們的父母不肯。我現在特設一座鵲橋在此,能在橋上過去的,判她嫁到黃家;不能走過去的,不去黃家。”乃鋪白布如橋,從外面的儀門一直鋪到劉的座前,叫兩個女子在布上凌空行走。一個表示不會走,盈盈淚下,很是懊喪;一個願走,欣欣然高興得喜形於色。劉某呵叱流淚而不會走的,將她驅逐出公署大門。喚高興而能走的登上布橋。這個女子站在布上如履平地,一步一步走到劉某的座前。這時劉某手擎巡撫的大印,從她頭上擊去,兩旁又張了網,當場現出狐狸原形,遂投在江中。於是這一疑案終於了結。巡撫大喜,並奏請朝廷,升劉某為漢陽府知府。從此,遠近百姓,全都讚揚他是包龍圖再世。

舊史新說之子不語


漢陽有個販茶的客商,攜帶了一大筆錢財歸來。中途遇上了強盜,強盜暗中在追蹤這一容商。客商逃奔到了漢川,向一家旅店的主人求救。旅店主人沉吟再三後說道:“如果確實如你所講,有強盜要追來,則小店並非是個可靠的棲居之地。你可速去投奔某武孝廉家,這才可以保你太平無事。”於是領那茶商到了武孝廉家中。

孝廉兄弟得知詳情後,為這客商準備了酒食,打掃了床鋪,並且叮囑道:“倘若夜間聽到什麼動作,你只顧安眠,且勿輕易出來。”孝廉兄弟看他安寢了,便點亮了蠟燭,等待強盜來此襲擊。後來強盜果然尋蹤而來,彼此格鬥起來,被孝廉殺了四人,其餘三人爬牆逃走。天亮後,孝廉呼客商起來,讓他到縣衙門去報案。

豈知客商出門不久,縣府的差人便已來到孝廉家中。差人將孝廉兄弟鎖著解到縣衙。原來狡黠的強盜偽裝是茶客,早已謊稱孝廉謀財害命,並連夜到縣府去擊鼓告狀,求縣府差人往救。所以劉某派差役先將孝廉兄弟拘捕到縣審問。孝廉兄弟陳述事情經過後,請求先釋放一人回去保家;劉某不允許,並將他們關進牢獄。結果,強盜返回孝廉家中,將孝廉一家老少統統殺盡後逃走。等到劉某發覺受騙,急忙釋放孝廉兄弟,但已來不及了。

舊史新說之子不語


袁枚先生感嘆:唉!劉某能斷清狐女疑案,竟不能避免被強盜所欺騙,豈不是治妖容易而治人難呀!(故事來自《子不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