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導語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特別難受。

國標女王劉真搶救33天,因病去世,年僅44歲。在進入醫院開始手術之前,她留下最後一句話:

謝謝上天,讓你來到了我的生命之中。

這位媽媽最牽掛的還是自己4歲的女兒。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可是,女兒再也等不到媽媽送她上學了。

可憐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失去媽媽,不得不面對死亡。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缺失的死亡教育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或早或晚接觸到死亡。

可能是看到魚缸裡一條魚浮在水面上,不動了;

也可能是看到路上一隻貓躺在地上,不動了;

也可能是家裡姥姥(或奶奶)躺在床上不動了……

臺灣教育專家張淑美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一文中指出,

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然而,我們的教育中,死亡教育就像是個雷區,誰都不敢踩。

華東師大一份調查結果顯示:

63%的家長“難以接受向孩子開展和死亡相關的活動”。

白巖松曾說:

“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潛意識裡,我們覺得談死亡是極其不吉利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刻意避免觸碰到和死有關的事物,甚至是數字的諧音都不要看到。

然而,不知死,焉知生?更多的瞭解“死亡”,其實就是了解生命。

家長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我們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要區別對待

匈牙利心理學家瑪利亞•耐基經研究發現: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程度不一,應該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發展階段,有差異地談論死亡。

朦朧期: 0-4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死亡”沒有概念,更多的是面對“分離焦慮”等物理空間上的分離而產生的情緒反應。即使他們接觸了死亡概念,也只是把死亡作為一個“新詞”納入了語言系統,其實他們並不明白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也不會因這個詞產生多少痛苦體驗。

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在繪本上學來了“死亡”這個詞之後,就動不動會對家長說“我夢見我死了”、“我的奶奶去世了”、“我的小白兔死掉了”之類的話,就像玩一樣輕鬆。

由於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無法區分死亡和分離的概念,因此這個階段不建議家長主動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話題。

如果孩子問到關於死亡的問題,父母可以用比喻、擬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釋死亡,或者用繪本、動畫片、故事裡的分離場景來幫助孩子理解。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有一本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作者用一片叫丹尼爾的葉子經歷四季的故事講述生與死之間的微妙平衡。

“我們全都會死嗎?”弗雷迪問道。

“是的,”丹尼爾回答說,“萬物都會死。不管是大是小,是強是弱。我們先完成我們的任務。我們經歷日曬月照、風吹雨打。我們學會跳舞、歡笑。最後我們死去。”

在這個階段,父母最重要的關注點應該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感受期: 5-9歲

5-6歲是孩子對死亡的敏感期,雖然並沒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含義,但在孩子眼裡,死亡可能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可怕的事情了。

面對這類問題家長不必恐慌,更不能嚇唬孩子,應該坦然回答。家長的坦然會讓孩子認為死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這樣孩子的心裡就那麼恐懼了。

如果孩子問起死亡,我們可以用孩子可以理解的形式來解釋。

比如:“人死了,就沒有呼吸了,就沒辦法像我們現在這樣呼氣喘氣了,也不能說話走路了,也沒有辦法吃飯喝水了,動也動不了,聽也聽不到了……”

用“呼氣喘氣”等孩子熟悉的、表示生命徵兆的詞來解釋,能夠讓孩子具體形象理解到死亡的含義。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發展-成熟期: 9-18歲

隨著邏輯思維和認知能力的飛速發展,以及生活經歷的增加,孩子們對死亡的認識也逐漸成熟起來,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更是永久性的。

此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理性的引導。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

死亡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要熱愛生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將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引申到對“意義”“價值感”的追求之上。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不要刻意說教,應從生活中尋找教育“素材”

當孩子年齡較小時,家長可以通過身邊的小動物給孩子講熱愛生命。孩子年齡比較大時,可以帶孩子去殯儀館感受氛圍或參與臨終關懷項目,讓其對死亡有更多的理解。

家長可以利用清明節等特別節日,帶孩子到墓地去祭掃,置身於特定的環境中讓他們感覺到死亡是人的生命中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也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瞭解家庭成員和家族的歷史傳承,感受生命的代代相傳。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可以以一些新聞事件為契機,和他們談論死亡,探討他們成長過程中經歷的衝突和痛苦。

很多孩子表示自己曾想過自殺,但是當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想法時,會發現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孤獨地痛苦著,於是,便釋然了。

死亡教育不是刻意的,而應是自然地與孩子進行交流。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不能忽視孩子的感受,應該給與陪伴支持

許多孩子曾經歷過寵物的離去,可是有的家長想當然地認為寵物狗死了不過是件小事,而沒有關注孩子所受到的衝擊。

家長的正確做法是理解並接受孩子的難過情緒,在此基礎上,陪伴、傾聽並引導孩子,與他們互相安慰、互相傾訴。

同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把心裡的感受寫下來,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一個小儀式,將寵物的屍體和孩子寫的文字一同燒掉。

總之,在面對死亡的話題時,無論何時,站在孩子一邊,給孩子愛的力量和支持。

44歲劉真突然去世,留下4歲女兒:死亡教育,遲早要上的生命課

最後,我想分享一個真實故事。

有位媽媽和5歲的兒子突然談起了死亡。

兒子很擔心地說,“媽媽,你會死嗎?”

“當然會死啊,媽媽老了就會死去。”

“那我要想你了可怎麼辦?”

媽媽沒有正面回答兒子,“我死了之後,耳朵關上了,眼睛也閉上了,只能你自己想辦法了。”

兒子想了一會兒,突然說,“我有辦法了。”

“我生個媽媽,然後把媽媽養大,這樣你就又能和我在一起了。“等你長大了,我就老了,我要是死了,你再生一個我,把我養大,這樣我們就永遠不分開了。”

母子倆說完一席話,兒子伸出了手指,和媽媽拉鉤,“咱們倆說好了,誰也不許生別人!”

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死亡教育其實就是生命教育。

哲學家薩瓦特爾說:

“認識死亡,才能更好地認識生命。”

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生死是一輩子的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