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2020的開年,註定是我們這代人一生難忘的春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這大概是我們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的狀態:樂觀的熬著,撐下去。

就像有些人(包括令人尊敬的醫護人士)永遠停留在2020開年的寒冬一樣,有些企業也停留在2020的開年。

教育行業不好過。成立13年、中國最大PHP培訓學校的“兄弟連”,這家在新三板掛牌、營收過億的企業,宣佈倒閉。


酒旅行業不好過。出境遊服務公司“百程旅行網”,背靠阿里這位“第二大股東”,在2月29日被爆出“決定關閉公司和啟動清算準備的通知”。


餐飲行業更是難上加難。行業裡的明星企業“西貝”公開求助說“賬面現金撐不過3個月”,其他大批中小餐飲企業正陷入“倒閉潮”,裁員停業做好“自救”。

從某個層面看,這次突發疫情完全暴露了一些企業在求增長中缺乏應對“最壞情況”的意識,缺乏“有路可退”的佈局。

真正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永遠考慮最壞的情況”,讓企業“有路可退”,然後再謀求“以退為進”的增長,這是它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時代危機的關鍵。

一、只有我們“有路可退”時,才有機會去做增長

早在2003年,任正非就啟動了“鴻蒙”備份系統,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生死憂患”意識:“出現最壞的情況(美國人不給我們用了),怎麼辦?”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辦法更實際。

他所經營的“京瓷”集團近60年無虧損,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時代危機: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1980年代的日元升值危機、1990年代的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危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怎麼做到的?

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他堅持一個很樸素的方法:企業賬上資金常備7000億日元,也就是賬上常年有備用金,企業的財務基礎非常牢固。

更重要的是,稻盛和夫在平時就打造企業高收益的經營體質,強調“沒有10%的銷售利潤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經營”。即使遭遇蕭條,銷售額大幅下降,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潤。

這種“出現最壞的情況,怎麼辦?”的意識,不只是“憂患意識”,更是企業做增長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步。

在不確定性和快速變化的今天,獲得確定性增長太難了。如果企業平日就沒有做好“撤退”的準備,一旦出現“生死”危機,說再多的“增長”都沒有意義。

面對2020年1月突發的新冠疫情,對企業家、業務負責人來說,他們目前最重要的一份責任是“讓自己的企業和員工活下去”。

這是做增長的第一步。目前看,減少經營成本,讓賬面上保持6個月的現金流,是最基本的“保命撤退”的方法了。

二、疫情過後,如何真正實現增長?

疫情終究會過去,就像樓下的迎春花、玉蘭花早已盛開,春天已經到來了。

但疫情過後就會比較容易實現增長嗎?

有人指望,像新冠肺炎這樣“百年難得一遇(比爾·蓋茨的觀點)”的危機,我們企業只要熬過去、撐下去、活下來就好了。

甚至有零售、餐飲、房地產企業的從業者們期待著,疫情過後2020下半年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就像2003年“非典”疫情過後出現的“報復性消費”,這些肯定帶來的增長。

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有可能,但並不確定。如果你指望著一時的“增長可能機會”來打開2020下半年的增長局面,這說明,你還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增長。

說句“殘忍”的大實話,從“優勝劣汰”的生物進化角度看,每次危機就像是“加速器”,會加速“淘汰”那些增長基礎薄弱、應對市場環境變化能力不足的企業。這次疫情亦如此。

真的增長從不依賴於單一的、偶然性很高的元素,而是戰略層面的“增長佈局”的大局觀,和戰術層面的“讓增長落地”的強悍執行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說無論出現多壞的情況,就如這次的疫情危機,企業和業務可以快速做出應對措施,度過危機,同時帶來增長。

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不要讓這次突發的疫情“掩蓋”一些企業可能本已真實存在的增長問題,比如“沒有增長基礎”,或者“陷入再怎麼調整業務佈局依然增長乏力的困境”。

2019年的兩家“風光企業”就出現了這樣的增長問題。

瑞幸咖啡,2019年5月份上市,市值一路高漲,但每天虧幾百萬。有人看好瑞幸咖啡的這種“野蠻增長”,但也有人表示懷疑,瑞幸咖啡的增長可持續嗎?

2020年1月,知名的做空機構“渾水”發佈了一份長達89頁的調查報告,直指瑞幸咖啡的數據有假。到底如何看瑞幸咖啡的這種“增長”呢?

再看另一個行業“明星企業”,小米。上市一週年,市值大幅下跌,但其財報數據顯示營收、淨利潤是增長的。

這種令人尷尬的“增長困局”,是怎麼回事?是小米市值被嚴重低估,還是其“增長潛力”還沒有被挖出來?

不只是互聯網企業遭遇增長困局,很多傳統行業的企業也面臨要解決的增長問題。

這次疫情突發,讓很多傳統行業認識到企業數字化的重要性。企業在線協作軟件釘釘的下載量超過微信,一路火到了日本。

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在數字化時代,傳統行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只是把企業的管理流程實現在線化,更重要的是業務實現數字化轉型,進而獲得快速增長。

這包括了微觀層面的用戶增長,到業務和組織架構調整,再到戰略方向調整等一系列動作。傳統企業應該如何佈局?

這一系列的增長問題,都在拷問著很多企業和業務一線負責人和企業管理者。他們不得不思考:

疫情過後,我們如何重振旗鼓,重啟增長?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底層邏輯上梳理清楚兩個“增長”問題:

1、什麼是真的增長?

2、如何讓好的增長落地?

如果企業沒有真正想清楚這兩個“增長問題”,並做出針對性的增長佈局和增長落地方法,那即使熬過了這次突發疫情,之後也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越是困難的時候,我們越是需要找對“增長”方法,把資源花在最關鍵的地方來佔據優勢,讓好的增長落地。

三、什麼是真正的增長?

一個“增長公式”幫你找到答案。

提到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可能會感到疑惑,“增長不就是增長嗎?不就是營收、市場份額、用戶增長等這些具體的數字嗎?”這些是真的增長產生的表面結果,而不是增長的本質。

什麼是真正的增長?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企業家和業務負責人,“你的增長主要來自哪些戰略環節?”只有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才能知道“做什麼”,在哪個環節下功夫會帶來真正的增長。

那企業或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哪些戰略環節呢?有一個快速且靠譜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增長公式”

企業增長區 = 宏觀經濟增長紅利 +產業增長紅利 + 模式增長紅利 +運營增長紅利。

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這個“增長公式”是13年的CEO市場增長戰略顧問、科特勒諮詢集團中國區合夥人王賽(增長五線作者)提出的。

他為60多家企業做市場增長戰略顧問,包括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輝瑞製藥、正中集團等大型傳統行業、TalkingData等大數據垂直行業的獨角獸企業,總結出了這個“增長公式”。

用這個公式,任何企業、業務對照找到驅動增長的核心戰略環節。不同的企業,驅動增長的核心要素是不同的。

對照這個公式,我們會發現,其實有些增長戰略環節在這次疫情爆發前就可以佈局了。

第一個要素是宏觀經濟增長紅利

這是企業增長最難以忽視的增長要素。比如在過去的20年裡,得益於宏觀經濟增長的政策性支持和市場的旺盛需求,房地產行業得以快速增長。

第二個要素是產業增長紅利

產業發展就跟人的成長一樣,一般分為導入期、成長爆發期、成熟期,衰退期。產業週期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可以拿到多少增長紅利。

比如房地產行業如今進入平緩的成熟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互聯網行業經過近20年的快速爆發期,進入了新的快速增長階段,也就是5G時代開啟為標誌的產業互聯網的階段。

第三個要素是模式增長紅利

打個比方,“我們擁有同樣的碳元素,但由於截然不同的排列方式,你形成了堅硬的金剛石,而我形成了柔軟的石墨。” 商業模式的創新和重組,同一行業裡,不同的企業就有不同的增長速度。

比如拼多多和淘寶,一個興起於“PC互聯網”,一個興起於“社交+移動互聯網”,是不同的商業模式。

第四個要素是運營增長的紅利

不同的企業因為不同的競爭能力和優勢,獲取不同的市場溢價。比如說,星巴克因為強大的品牌競爭優勢,就可以有強大的議價能力,咖啡賣的貴,但瑞幸咖啡就沒有這麼強的品牌溢價能力。

知道“真的增長”來自哪兒,下一個關鍵問題就是,

如何讓好的增長落地?

四、如何讓好的增長落地?

60+家企業驗證過的“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對企業家和業務負責人來說,好的增長不只是宏觀戰略和思維層面,更是基於市場的增長戰略,是可以落地的,可以讓他們知道,如何整體佈局業務,圍繞具體業務的變化如何構建增長態勢。

這需要的是“經過實踐驗證的增長落地方法”,不只是“思維層面的增長模型”。

從13年來自己幫助CEO做增長的實戰經驗出發,王賽老師構建了一個系統性的“讓好的增長落地”的方法,叫“增長五線”。

這條五線構成了一幅動態的“企業增長地圖”。任何一家企業或者業務都可以判斷目前自己所處的增長情況,知道怎麼進,怎麼退。

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增長五線”經過了60多家企業的增長實踐驗證。

王賽用“增長五線”幫助價值千億級企業設計增長路徑,還幫助眾多初創企業制定增長策略、獲得指數級增長,成為行業裡處於領先地位的“獨角獸”企業,並在騰訊人工智能平臺跟眾多創新創業者分享,得到了非常積極的實踐反饋。

“增長是一切企業問題解決的入口”,對於企業來說,增長已經越來越成為其應關注的核心問題,尤其在全球經濟的持續低迷、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環境下,企業正在失去宏觀經濟增長紅利、產業增長紅利等外部增長要素,如何實現增長更成為企業家需要思考與解決的重大問題。


熬過2020開年,我們如何重啟增長?“增長五線”幫你找到解決方案


然而,傳統的、過於宏觀的戰略規劃,已經無法解決企業的增長問題,只有基於市場的增長戰略才是企業實現增長目標的基石。

《增長五線》中,王賽博士從當下企業的增長現實困境出發,提出了以增長五線為核心的新增長理論,通過對企業所在發展階段的詳盡剖析,結合鮮活的案例;

為不同增長態勢的企業提供全新的增長路徑設計,使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完成有質量的增長,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與基業長青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