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心理学讲其实每个人都有“犯罪冲动”,比如站在阳台会想自己跳下去会怎样,或者看见自己渴望的东西也有想要伸手拿的冲动,但是得益于理性,大多数人都会立刻压制这种本我。

不过,如果现在有这样一个“合理犯罪”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会想要试一试吗?

电影《大赢家》就带着观众做了这样一个白日梦。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大赢家》是于淼执导,大鹏、柳岩、田雨、孟鹤堂等主演的电影,主要讲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银行接到公安局举办的抢劫演习的任务,银行职员扮演劫匪和警察假装搏斗,但这出“戏”却逐渐失去控制,越演越真。

抢劫演习越演越真,主要是因为“劫匪”入了戏,绞尽脑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个“劫匪”正是银行的普通职员——严谨(大鹏饰)。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严谨是一个退伍军人,为了工作重新考了金融硕士,成功进入银行工作。从学历和实力来看,严谨都是一个优秀的人,是那种很容易在社会中混的风生水起的人。

但想象总是过于美丽,严谨人如其名,做事异常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滴水不漏。他重原则,守规则,讲程序,会随手捡起地上的水瓶,等车总在黄线外,他的人生似乎有一把标尺,不会逾距半分,也看起来从来不会行差踏错。

不过这样的性格,在外界的眼光看起来就是“轴”,而且是异于常人的“轴”,因此同事都会有意无意抱团而疏远他。严谨工作有些年头,但仍然是一个底层职员,不受领导器重也不受同事待见,简直堪称“loser”。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就是这样一个人,“劫匪”的角色落到了他头上。事实上,对这场演习,大家都知道只是走个过场,演演戏就可以放假了。可是,就这样一场戏,严谨当了真。

在家人支持下,严谨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进行提前演练,锻炼身体、了解银行构造、规划逃跑路线都不在话下。

可惜,严谨还没开始抢银行就因为鬼鬼祟祟被大妈举报进了公安局。接到警察的电话,严谨他爸惋惜地说“这孩子为了抢银行下了不少功夫,非常认真,你现在抓他,等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演练正式开始。严谨穿着大风衣,带着皮卡丘的针织头套霸气进入银行取号等待抢劫。同事颇为无奈地嘲笑他“你们家抢银行排队啊”,“好不容易碰上抢劫可以休息半天,赶紧抢吧”。

言下何意?散漫、儿戏。确实,除了严谨,几乎所有人都把这场演习当做儿戏。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但是严谨却按照事前自己写的“剧本”快速进入角色。他的眼神变得阴暗而锋利,发现警察后立马掏出枪一枪击中警察,血肉横飞,警察没来得及反击就倒地而亡。当然,这只是严谨脑中YY的画面,现实横在两人中间的却是一把儿童水枪,两相对比,黑色幽默的味道就出来了。

演习还在继续。抢完钱的严谨按照原先的计划提起箱子飞奔,但却没能逃脱,只能倒回银行,拉下闸门,“劫持”了银行职员和几个客户。所有人都抱着玩的心态,大爷甚至说“(在银行里)大热天有空调还挺舒服,还能看你们演戏”。按照设定,严谨把“人质”都“捆绑”了起来,另一面警察围住了银行,记者也开始吊儿郎当做起直播,连热搜也安排上了。

领导、同事和警察都想赶紧结束演习,但严谨一直铭记父亲的嘱托“珍惜这次抢劫的机会”,“有困难克服困难,没困难就给警察制造困难”。

严谨发挥了他的严谨的性格和专业的操作,他遮挡了玻璃和监控器,“劫匪”的气质越来越浓。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视而不见”,随着时间变长,刚开始的新鲜劲被冲淡,大家都失去了耐心。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严谨依然不按套路出牌,一轴到底,发挥专业优势布置设备,头脑清晰分析得头头是道,偶尔加点“暴力”,逼着大家继续演出。

一切都在严谨的计划和掌握之中,按照“剧本”,残暴的“劫匪”“强奸”了“人质”,“杀”了卧底警察和特警队,最后还躲过了搜查成功逃出。

如同电影的名字,严谨最后成为了“大赢家”。

整体看来,电影《大赢家》算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电影,大鹏和柳岩合作多次早已默契十足,加上田雨、孟鹤堂、腾格尔、许娣等演员的加持,喜剧效果确实可观,笑料十足。

尤其是“真”与“假”的冲突和“严谨”与“儿戏”的碰撞就产生了一连串的黑色幽默。能够让度过了一个最憋闷春节的观众情不自禁笑出来,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不过,比起原版电影《游戏永无结束时》(日本)以及韩国翻拍版《率性而活》,《大赢家》还是稍显“势单力薄”。

作为喜剧电影,《大赢家》的段子密集,可是对笑点的拿捏还未炉火纯青,不少地方包袱抖得并不机灵,如严母喊话的片段和点火锅的剧情,显得拖沓又无趣。

在剧情的设定上,大鹏是绝对的主角,柳岩在其中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大,最后大鹏拉着柳岩的手逃脱出来,呈现出一种乌托邦式的浪漫,但是对于电影而言反而有种画蛇添足的感觉,破坏了电影整个的逻辑和氛围。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另外,《大赢家》最可惜的一点便是效果和价值的失衡,这也是很多国产喜剧电影的通病。

不可否认,《大赢家》确实在喜剧之外铺设了一些现实讽刺,但比起《率性而活》对政治辛辣的抨击,《大赢家》显得浮于表面,以至于最后落脚到“认真”二字。

不过,这跟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也无可厚非,但《大赢家》在价值处理上却显得相当失败,它选择了一种最直白的方式进行呈现。

最后,严谨录制了一段“遗言”,自白自己因为被家人冷落、被领导误会、被同事排挤(实际上都是误解)而抢银行,并劝诫他人不要被欲望挟持而踏上歧途。

这段“遗言”确实有助于提升电影的价值,但却是一种粗糙的、不高级的、强迫的方式,反而冲淡了前面电影所营造起来的黑色幽默,掐断了观众的想象和理解,让沉浸中的观众被迫跳出来。

但不论怎么说,《大赢家》仍然是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尤其是严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严谨代表着社会中像尘埃一般平凡的人,甚至还是少数的群体,因为他觉得自己与周遭格格不入。

在家庭中他感受不到渴望的温暖,在工作中得不到领导的支持。这样失落又迷茫,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们所正在经历的心情。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我们每天为生活奔忙,压缩自由时间,上班、挣钱,在艰难的日子里负隅抵抗,但无论怎么努力,生活好像都不会有起色。

面对这样艰涩的处境,恐怕大多数人都想放弃,但严谨没有。

当身边所有人都跟他说“差不多得了”的时候,他却更加认真。他忠实于自己的角色,自导自演且演得无可挑剔。

生活再烂,认真出演也能成为“大赢家”

大家都觉得他傻,但他依旧初心不改,而这样珍贵的“傻劲”是会感染人的,最后同事们都主动配合他演完了这场戏。

凡事最怕认真,就像警察局长说的,“认真对待工作,每个人都是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