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孩子都说,“这是爸爸妈妈陪我最长的一个假期“,但是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从春节开始,就一直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很久没有陪过他们了。


在海淀街道人大南社区,就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总说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超级奶爸”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社区书记杨雨泽是居委会里唯一的男子汉,他既是社区里的“主心骨”,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家里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孩子出生半年多来,他练就了一身本领,喂奶、哄睡、换尿布,全都不在话下。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然而面对疫情,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扎根在社区值班,早出晚归。虽然家和社区近在咫尺,但是他已经很多天没有好好抱抱自己的孩子了。


“骑行一族”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副书记李长兰,家里的二胎儿子才1岁多,像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她最怕的是病毒传染孩子。数九寒天中,她顶风冒雪一个多小时骑车上下班。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孩子兴高采烈地扑向妈妈,她不敢伸出双手,默默地来到卫生间,洗手、洗脸、洗衣服、消毒,一套流程下来,孩子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夜不归宿”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田莹的家比较远,每天必须要坐公交车下班,有时值晚班,还回不了家。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她一狠心,将3岁多的女儿送到了奶奶家。疫情防控工作至今,她很久没有看到自己的女儿了。


“随叫随到”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张秋风副主任家就住在社区,孩子也大了,她主动承担起了社区中的琐碎工作。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刚下班的她接到社区居民来电话说“想晚上办理出入证”或是“居家观察人员的外卖到了”,她总是披起衣服就出门,随叫随到。


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也怕把病毒带回家,但他们没有退缩,毫不畏惧的冲上了抗“疫”第一战线。当别人家的孩子与父母聊天时,他们在一次次的拨打着排查电话;当别人的父母为孩子摆下一桌子饭菜的时候,他们奔波在为居家观察人员送外卖的路上;当别人家的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他们风雪夜中值守在社区门口。


他们只是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的缩影,他们背后是更是无数家庭的支持,是群众的鼓励,众志成城,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胜利。

致敬每一位“不称职”的爸爸妈妈


整理编辑 - 海淀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

信息来源 - 海淀街道人大南社区 田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