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海內外的航海家鄭和,其實更應該被稱為明朝最好的外交家

聞名海內外的航海家鄭和,其實更應該被稱為明朝最好的外交家


阿元

雖然現在的許多人把鄭和稱為我國偉大的航海家,但鄭和肯定沒有這個覺悟,恐怕還會打心眼裡討厭“航海家”這個詞兒,哪怕你在前邊加上“偉大的”三個字。

這是因為航海家這頂大帽子,現在看來挺風光的,挺式樣的,但是在明朝的時候,航海家的名頭是一錢不值,在三百六十行裡,恐怕只能和巫婆、小偷、強盜和妓女什麼的排在一起,名列倒數。

這不是誇張,而是有根據的。在古代中國的職業排行榜上,“上九流”是: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中九流”是: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

在這個排行裡,雖然什麼小偷、妓女都佔了一席之地,但卻沒有航海家的位子,說明了古代中國的航海家啥也不是。

仔細琢磨一下,覺得古代唯一能和航海家沾上一點邊兒的,就是走卒,也就是給人跑腿辦事,運運東西之類的人。(這個說法不十分的準確,希望有明白人能給提供正確的答案。但好在這不是一個重大結論,對於本文的觀點也沒有必然的影響,所以就這麼著了。)

聞名海內外的航海家鄭和,其實更應該被稱為明朝最好的外交家

馬車伕

為什麼在古代中國,航海家的地位會這麼低呢?這當然也是孔子之後的大儒們的功勞。人家大儒說了,聖人云:父母在,不遠遊。也就是說你父母還在的時候,不老實兒的在家待著,就是不孝。在古代中國第一大罪狀就是不忠,第二大罪狀就是不孝。

誰要是叫不孝的大帽子一壓,立馬沒活路了,脊樑骨都能給壓折了,別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你給淹死,就不要說去當官奔前程了。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你說誰還敢出去瞎溜達呢?雖然這些後來的大儒家學者們,秉承了他們不“信”的(仁、義、禮、智、信裡的信,誠實的意思。)一貫做法,把孔老二的原話也給閹割了,因為孔子的原話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可惜的是,即便是把這句話說全了,航海這個在現代人看來是一項光榮而偉大的事業,也不屬於“遊必有方”的範疇。這個遊必有方的意思是,不管你老人家有多大,不管你到哪裡,如果你父母健在的話,你出門旅遊的話,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在什麼地方,省得老人擔心。

這種說法在理論上那是百分之一千的真理,誰也挑不出毛病來。孝敬老人嘛,不讓老人擔心,誰還敢說什麼呢?但正是這個百分之一千正確的真理,實實在在地限制了人們的自由,限制了人們的冒險精神。因為這句話要求人們,不知道的地方你不能去,否則就是遊而無方,是不孝。

寫完了這一段,忽然對“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有了新的認知。這個新的認知是,“遊必有方”是不是含有如果你出遊的話,到了哪裡之後,都應該寫封信,給父母報個平安,讓父母知道你所在的地方,省得父母擔心的意思呢?如果是孔子的本意真的是這個意思的話,那麼後世的大儒家們把這句話閹割成“父母在,不遠遊”可就太過於缺德了,因為這種閹割完全背離了孔子的原意。

想到這種新的解釋,原因在於孔子是不反對遊而無方的。孔子說過:道不行,乘槎浮於海。意思是如果他提倡的大道不能被人們所接受的話,就要坐船到海上去流浪了。一個能到海上去流浪的人,當然不會反對人們到海上去探險。

當然,孔子沒下海,但如果他真的“乘槎浮於海”的話,也不能說他不孝,因為那個時候,他的父母已經死去好多年。

聞名海內外的航海家鄭和,其實更應該被稱為明朝最好的外交家

但咱們不是古文學家,對於這種新的解釋是不是合理,心裡並沒有把握,所以把這種說法提出來,供大家參考。而且如果萬一這種對“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新的解釋成立的話,那麼後世的大儒們就不僅是缺德的問題了,簡直就是混蛋。就是他們,打著孔子的幌子,壓制了古代中國人的冒險精神。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傳統思想,航海家這個行業在中國的歷史上並不存在,只能是勉勉強強地湊到走卒這個行業裡,成為為別人服務,傳遞點東西,或者是傳遞信息的賤業。這樣的賤業,只能和什麼巫婆(特指幹壞事的,尤其是拐騙人家姑娘的壞女人)、小偷、強盜、妓女等等人物排在一起。

這樣一個低賤的行業,人家鄭和能去幹,會去幹,肯去幹嗎?

不可能!

鄭和肯定不能去幹的原因是人家鄭和是官,還是個不小的官。

後來被整成偉大人物的鄭和,在明代是個挺老大的官,但在他小的時候,實實在在是個倒黴的孩子。

鄭和,原名馬和,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人,鄭和遠祖是西域人,應該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回民,宋朝時遷入中原。

讓鄭和成為倒黴孩子的,是朱元璋。

年青的鄭和先是在雲南和朱元璋打仗,當然是作為小兵出現的,這就更加大了他的不幸。因為在戰爭中,那些飽受儒家文化醃製的文官和武將可以選擇投降,在新政府裡再次謀得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或者更大的職位,但一個小兵的命運卻是可能被殺掉,被活埋或者閹割。

幸運的是鄭和沒有被殺掉或被活埋,不幸的是他被人所閹割。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率軍攻佔雲南,戰爭中鄭和成了俘虜。由於明朝的軍隊沒有優待俘虜的政策,所以鄭和雖然命大活了下來,但卻成了太監。9年之後的1390年,鄭和隨軍到了燕王府,成了燕王的貼身太監。貼身太監是一個特別能得到主人信任的位置,尤其是燕王朱棣是要造反的,而鄭和“公勤明敏,謙恭謹密,不避勞勩”的特點,非常適合當個情報員什麼的,所以深得燕王朱棣的信任。

聞名海內外的航海家鄭和,其實更應該被稱為明朝最好的外交家

朱元璋

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病死之後,起兵造反,史稱“靖難之役”。在“靖難之役”中的鄭村壩(在北平東南)一仗,是關鍵一戰。在這戰役中,鄭和建立軍功,朱棣賜他姓“鄭”,自此,改原名“馬和”為“鄭和”,同時又升任為內官監太監(正四品)。

這個內官監太監雖然是太監,但品級可不低,是正四品,相當於現在的地市級幹部。這麼大的官,咋可能去幹一項和小偷、妓女排列在一起的賤業嗎?可能會冒著被當時的大儒們用唾沫星子淹死的可能,去外出遠遊嗎?不能!

所以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把航海家的帽子戴在鄭和的頭上,不是鄭和的腦袋瓜子太大,而是這頂帽子在當時看來實在太小。

那麼在時間過去1602年之後,航海家已經成了一個光榮而偉大的職業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把這頂帽子,戴到鄭和的腦袋瓜子上了呢?

聞名海內外的航海家鄭和,其實更應該被稱為明朝最好的外交家

還是不能!

查一下航海家的定義,指的是以海上探險或者海上航行為職業的人,或者是通過其他方式,為海上探險、海上航行服務的人。(這個定義是查出來的,如果有更完整的、科學的,歡迎提供。)從這個定義上來看,鄭和怎麼說也算不是航海家,因為他的本職工作是太監,是伺候皇帝的,不是通過航海整口飯吃,更不是靠探險留名青史、發家致富的人。

那些硬著頭皮說鄭和是航海家的人,不是想往古代中國的臉上貼金,就是想證明古代的中國人有多麼的偉大,反而有了一份拍馬屁的嫌疑。而且你這麼埋汰人家鄭和,把人家那麼大個官,整到賤業裡頭去,還真得小心鄭和從墳墓裡頭爬出來,和你拼命!

聞名海內外的航海家鄭和,其實更應該被稱為明朝最好的外交家

這麼說的理由是,首先鄭和下西監不是為了海上探險,更不是以眾人划槳開大船為職業,人家是官方特使,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在《明史》裡頭,對於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是這麼說的:“永樂三年六月,(明成祖朱棣)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想來那些稱鄭和是航海家的專家學者們,肯定比咱們更有文化,但這裡還是想給他們翻譯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樣子的,永樂三年的六月,(明成祖朱棣)命令鄭和還有他的同事叫王景弘的,出使西洋。

這句位明確了鄭和在歷史上的定位,他下西洋,從名義上,是做一個外交使者,去西洋各國勾通感情。在這個使命之中,我們看不到一點以海上探險為職業的意思,更看不到一點點以航海為生的影子。我們不知道,有些專家學者們,是怎麼從歷史中看出鄭和應該戴上大航海家的帽子的。

聞名海內外的航海家鄭和,其實更應該被稱為明朝最好的外交家

再說了,鄭和雖然說是皇家大使,是七下西洋的實際領導人,但他本人和航海尤其和探險沒有任何的關係。鄭和充其量也就是個坐船辦事的,雖然也有沉到大海里的危險,但這種危險性絕不比你被雞蛋噎死大多少。

所以咱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鄭和既不是以航海為生的人,也不是出去探險的人,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把航海家的大帽子戴到鄭和頭上。把鄭和稱為航海家,是有人秉承了後儒的一貫做法,習慣性地往古代中國臉上貼金。

還是所以,你可以稱鄭和是大明王朝的高級幹部,可以管他叫明帝國最偉大的外交家,但如果說他是航海家的話,小心鄭和從棺材裡爬出來,大嘴巴抽你。

因為鄭和會感覺太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