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無限美,詩人為什麼要傷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歷來詩中萬紫千紅總是春,到處萬物生長欣欣向榮的景象,春光明媚無限美,最是一年中最富生機的季節,並非只有柳永為賦新詞強說愁“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傷春"卻是傳統文學中常見的主題,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傷感?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天來了,意味著又過了一年了,離別的痛苦隨著時間的流逝滋長,令人憂愁。"傷春"最早或始於屈原,《九章》有句“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從前車馬慢,古代婦女丈夫一旦出門,服役或者宦遊,就得過著生死兩茫茫的日子。古代多數人家沒有日曆,觀物知時節,季節變換來感知歲月更新,所以春天的萬物復甦的景象,就會提醒人們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春光明媚無限美,詩人為什麼要傷春?

而遠方的人兒不知何日能還,日復一日到年復一年,陌上花開,離人歸無期,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見春花更添新愁壓舊愁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如

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朋友送別也一樣,有王維的《山中送別》道: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杜甫說"搖落深知宋玉悲",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令人更傷春。

春光明媚無限美,詩人為什麼要傷春?

人生如朝露,去日苦無多。由於春天短暫,聯想到一寸光陰一寸金。

《詩經·小雅·出車》: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說讓人期待的春天來得遲慢。終於來了之後,花草生機勃勃,到處草長鶯飛,采蘩的姑娘們熱鬧歡欣。詩中的蘩指的就是茵陳,也遠青蒿。源自民間有"三月茵陳,四月蒿"之故。

對於食物適時採集很重要,很多美食都講究生長時間,比如箏差一天口感就老了,清明前後一天採摘的茶葉,價格相差很多,只一天就老了。所以古人有很多詩,都勸人只爭朝夕,珍惜大好時光的。比如著名的那首《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以《紅樓夢》為例,美好的東西總是易逝,身不由己的虛弱無力感,便是萬千傷春詩詞的大背景。

紅塵中有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晏殊《浣溪沙》: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傷春",也就成了傳統文學中經典的主題。

春光明媚無限美,詩人為什麼要傷春?

花兒綻放的下一刻,就是凋零。與日本人喜歡櫻花的凋零之美不同,中國文人更喜歡春愁無限。

《紅樓夢》第一回石頭懇求僧道,帶它去紅塵中受享幾年。僧道說:

“善哉,善哉!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聽到警幻所唱的歌第一句就是:“春夢隨雲散”,作者通過警幻之口告訴讀者,這個故事就是一場春夢,最終會煙消雲散,如同落花流水春去矣。

從春到青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青春是美好的,又是短暫的。《紅樓夢》裡出現過很多“春”字,無論詩詞、讖語、還是人名,這些“春”字裡面都含隱喻春天的逝去,“傷逝”的總體意象,即脂批所說“傷春”“悼春”之意。

作家王蒙說《紅樓夢》就是一部青春的輓歌。賈寶玉的情性只願常聚,生怕一時散了添悲;那花只願常開,生怕一時謝了沒趣;只到筵散花謝,雖有萬種悲傷,也就無可如何了。賈寶玉大病一場病癒後,聽說邢岫煙已經定親了,便以花及人傷感不已:不過病了幾天,竟把杏花辜負了!不覺倒“綠葉成蔭子滿枝”了!

春光明媚無限美,詩人為什麼要傷春?

林妹妹三次掃花拾花葬花,寶玉從附和到理解,經過從少年到青年的成長,後來他見黛玉沒有去葬花了,還主動提起。

《紅樓夢》是—部青春凋零的悲劇。十二釵中四春的名字連在一起,"元迎探惜"合起來就是"原應嘆息"。從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構成了春天由興盛到衰敗,由熱鬧到凋零殘落的歷程。這個悲傷的歷程暗喻家族是由繁華到衰敗悲涼的結局,是原應嘆息的。書中"三春過後諸芳盡",秦可卿對鳳姐的暗示正是此意。

《紅樓夢》的春天描寫很多,賞花、鬥草、放風箏、起詩社等。而全書最具代表性的,莫過黛玉葬花之經典場面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殞有誰憐?"春終將逝去,鮮花終將飄零的傷感意象,在林黛玉的《葬花吟》中體現的最為明顯。

春光明媚無限美,詩人為什麼要傷春?

人隨花飄零的詩句,不僅僅是林黛玉的自傷,也代表著整個大觀園中女兒如鮮花般美好的生命,都會隨著春逝漸漸凋零殘敗。由"寂寞開無主",到"花紅難有百日好",再得"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的俗語,終演示成了書中: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悲涼之霧,遍佈華林了。

所以說《紅樓夢》是一首春之輓歌,亦無不可的

然而這種傷春悲秋的調子,總與詩人的情緒相關。

春華秋實亦令人欣喜,抑鬱寡歡如杜甫,在成都受高適和嚴武的接濟,衣食少憂,對於春天的描寫多麼的快樂《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他直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夜雨也是令人嚮往的,寫春天美好的詩句無數,寫春夜之春雨的,唯杜甫為第一。多愁善感如林妹妹,第一次春日葬花和寶玉一起讀西廂,也是歡喜的畫面。

春光明媚無限美,詩人為什麼要傷春?

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豁達的蘇東坡說,詩酒趁年華。與其空留遺憾不如把握當下,繁花落盡,終究春華秋實各有其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