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水才能養好蝦(下)

續上上文,如何調出養好蝦的水呢?

二、調節方法

①放蝦苗前肥水

對蝦養殖全過程,放蝦苗前必須肥水培養基礎餌料生物。通過肥水,可使水體中浮游植物保持一個適當的密度和旺盛的生長狀態,大量吸收水體中的新陳代謝物一氮和二氧化碳,併產生氧氣,促進水體中正常的物質循環,以達到水體的自我更新。新建蝦池可用經發酵的有機肥和生物肥,老池或土泥塘選用生物肥或植物肥及無機肥較好。施肥5~7天后,一般都能把水做起來,當池水透明度達30釐米左右時,應停止施肥;在養成中後期視水色和透明度情況分別補施和追肥,使水色和透明度達到放苗和養成期水質要求。通過肥水,培養出良好水色和透明度,為取得養蝦成功打下良好基礎。


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對蝦養殖必須每天做到巡塘,巡塘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觀察水色和透明度。水色和透明度的微小變化必須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這項工作也可以是很簡單,也可以是很複雜。原因是,如果是有經驗的蝦農,認識到水色和透明度在對蝦養殖中的重要性,能以分秒必爭和只爭朝夕的精神,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方法很簡單,花成本很少,水色和透明度得到調整,良好水色和透明度得到恢復。相反,如果對此認識不足,不及時處理,待池中透明度繼續加大或渾濁時,問題出現了,再來補救,需一定時間才能恢復原來的水色和透明度,花了錢也未必有效果,損失可能很大,甚至導致養蝦失敗。在這方面,有許多生動例子,應引以為鑑。這對初次養殖對蝦的蝦農尤為重要。


③使用發酵碳源

調節水質的根本目的是維持水體的生態平衡。要維持水體平衡,應堅持走健康無抗養殖之路。南美白對蝦養殖自放蝦苗後,通常需要進行90天以上的養殖,才能達到上市規格。在這個養殖過程中,對蝦的排洩物、殘餌和生物屍體等有機物不斷積聚,對底質產生汙染。而水質的變化,具體地說,水色和透明往往由於底質汙染引起。因此,以改良底質為中心的水質管理,是養蝦的成敗措施之一。如果蝦塘底質較差,建議用澳維多淨(改底專用)進行改底,然後再用發酵碳源(水靚)進行拌料/潑塘去使用,能有效將殘餌/糞便轉化為微生物餌料,水質“肥、活、嫩、爽”,


什麼樣的水才能養好蝦(下)


什麼樣的水才能養好蝦(下)


佛山百瑞生物,專業專注發酵22年,歡迎大家關注【百瑞生物】,一起養得健康,吃得安心,做得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