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酒業的五大機會

疫情後,酒業的五大機會


哪些是危險,哪些是機遇?這是整個酒業面對疫情引發的危機,首要回答的問題。酒業幾十年的浮沉交替,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認清真正的危險,認清真正的機遇。


酒業是被疫情嚴重影響的重要行業。從茅臺、五糧液、洋河、郎酒等,上市、非上市公司連續不斷髮布的穩定市場和軍心的舉措,就可以一窺一二。想必大家都認識了疫情所帶來的酒業的真正的危險。但是在面對危險時,除了從企業內部找原因和解決途徑外,在外部,我們會遇到哪些機遇,有哪些可以創造和利用的,新的、極有可能成功的條件?這個問題,鮮少看到有酒業企業同仁的清晰和徹底的解答。


要分析酒業在疫情後的機遇,不可不將現階段,以及下一階段國內和國際歷史、社會、經濟局勢做一大概分析。

1

疫情與金融危機雙重疊加

疫情的暴發和持續情況,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從國內轉到國外,從嚴防國內傳播,到謹防輸入性病例,防疫時間戰線不斷被黑天鵝事件無辜拉長。造成國際時局的動盪外,對企業生產和市場的破壞,也是顯而易見的。


白酒自從脫離了祭祀和藥用的範疇,它的發展,與餐飲和聚會等社交性活動休慼相關。其所受到的影響,不需要贅述就可一眼以明之。


讀歷史可以知興替。這次疫情的發生發展,很容易讓人聯繫到17年前的非典事件。因此也很容易讓人把酒業的發展遵照17年前的事件進行復盤和執行。但我們不得不悲觀地說,這種簡單的覆盤,是嚴重背離了現在的局勢的。


1.這次疫情持續時間和波及範圍,比非典時期更長,更廣。

2.從病毒本身來講,其傳染性的增強,讓餐飲等社交性商業業態,復工出現了極大的阻力和不確定因素。

3.從非典、H1N1,到現在的新冠狀病毒,越來越引起民眾對傳統餐飲模式、飲食習慣的質疑,對健康的訴求已經上升到了更高維度。

4.非典期間並未實行完全的市場管控,餐飲、工業等業態並未出現中斷。

5.各地反應不一的復工復產時間表,拉長了民眾對報復性消費的心理空間,讓完全恢復市場後的消費爆發性增長出現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同時,自疫情在國外傳播失控後,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市場,出現了歷史性的下挫。美股出現了百年難逢的4次熔斷。超過11國股市連續封停跌停板、油價、金價等期貨也同時跳水。比2008年更嚴峻的金融危機,出現了抬頭。並且,這次金融危機引發全球性大規模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在不斷增高。


所以,此次市場變化,是2003年的非典與2008年的金融危機雙重疊加。

2

“雙奧”協同的商業輪動減效

2008年的開年局勢並非特別好,5.12大地震、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同時發生。但不同的是,2008年,北京承辦的夏季奧運會,如期舉行。大國實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奧運經濟帶動了房地產、旅遊、基建、餐飲、文化等產業的全面開花。因此,2008年,儘管有金融危機的壓力,導致消費和資本偏向於保守,但整體來講,對於酒業是一個小高潮。


2020年東京奧運會還在緊鑼密鼓籌備中,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也已經啟動了校園招聘和志願者行動,新的奧運經濟本來會再次影響亞洲、影響中國經濟,值得期待的。


然而疫情的連續以及在日本和韓國的暴發,讓奧運經濟原本可以帶來的商業輪動,處於嚴重的不可控狀態,商業輪動減效。

3

5G影響下的渠道營銷變革

互聯網帶來的革命,引領了中國和世界商業的25年浪潮。誕生了特斯拉、蘋果、亞馬遜、阿里、騰訊等新型商業巨頭。許多年前,我們談物聯網,談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除了理念上的超前外,網絡底層結構的不完善,導致了這些產業很難有具體的功能和產品實現。淪為了噱頭和不法分子的口頭禪。


2019年11月26日,世界上第43億個,也是最後一個ip4地址分配完畢。誕生了20多年的ip6不得不進入最終部署。同時,從2G、3G到4G,帶寬的不斷擴大,已經從消費、生活的各個方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以華為、愛立信等引導的5G開發中,有兩個重要因素影響了5G的大範圍應用:4G的擁堵和5G的新模式。


線下傳統的渠道和營銷模式,雖然仍然在人與人的感情互動、體驗式社交中,存在不可替代作用。但疫情發生後,會發現,許多原本認為不可替代的內容,都被捨棄或者選擇性忽略。新的線上AR、彈幕等形式的互動方式,開始獲得關注。


無論是野生動物的追蹤、食品安全的追溯、還是雲計算、雲存儲,對帶寬的要求已經迫使5G的應用迫在眉睫。同時,疫情發生期間,線下模式被摧毀,以美團、淘寶等為代表的線上模式,體現了互聯網的重要性,進一步培養了各個年齡群體的互聯網水平。5G下,新的渠道模式、營銷方式勢必會以互聯網為底層架構進行設計和傾斜。

4

全球協作下的中國力量

全球多個主要國家股市或熔斷或跌停,A股表現出了一枝獨秀的堅挺。所謂資本只會用腳投票,這與中國疫情的防控的及時有效是分不開的。連日來,中國外派了多個地方的多個醫療隊,參與到了國外疫情的防控方面。同時,面對全球暴發的飛蝗危機,中國也派出了專業防治隊赴巴基斯坦協助。


中國力量在基建、科技之外,在防疫醫療、生物技術、管理組織能力等方面,又有了更充分、更具體的展現。


在以美國為首的保守和單邊主義抬頭的形勢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擁抱和提倡的全球一體化,在“一帶一路”和“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下,越來越受到多個國家的支持。這種放下文化和政治成見,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新的大國關係模式,在疫情的防控和示範下,更會獲得更多國家的肯定和支持。


以西方為主導的舊的價值觀必將會被打破。與之同時,展現出來的中國的文化自信,中國文化和產品也在新型的大國關係中,有了更多展示和輸出的機會。

5

價值迴歸的產品說明書

疫情也是面鏡子,它會折射出許多平時看不見的問題。從疫情發生以來,板藍根、雙黃連事件屢次出現,中西醫之間的爭論也時不時在民眾之間產生。


與中醫類似,絲綢、瓷器和白酒,四者是最有可能在全球一體化形勢下,最具有中國特色,也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但仔細對比發現,這四個產業,也因為既得利益群體的龐大,伴生問題的繁多,而不能夠實現新時代產業的特點。


一個產業在出現危機的時候,要麼致力於顛覆和變革,要麼在其基本框架內補充其論點。在其基本框架內補充其論點,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稱為“托勒密化”。不引入額外的說辭,不改變微小的前提,而是徹底轉換基本框架,這時,真正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會降臨。


克羅狄斯·托勒密的地心說曾一度阻礙了宗教到科學的一系列進步,哥白尼的日心說正是在革命式的顛覆中,實現了科學的進步。


所以,每當面對自詡的“革命”“顛覆”“改變”,我們首先要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真正的哥白尼式革命,還是隻是托勒密化?


放之於酒業內,無論是藥酒、保健酒甚至某些品牌宣揚的保肝、治癌等功效,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鴕鳥式的自嗨,其實並不需要作過多的說明。正如啤酒不會迴避喝了會尿酸高,紅酒、日本清酒也沒有以保健為主打噱頭一樣,價值迴歸是酒業在民智普及,全球化和文化輸出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說真話死不了人。白酒、中醫、絲綢、瓷器,是最需要哥白尼式革命的中國核心產品。


提出了問題,下面來概括一下應對策略。


應對一:掌握雙重危機疊加下的新消費洞察


疫情和金融危機的雙重疊加,勢必會讓居民的日常消費出現變化。其基本變化為更理性、更經濟、更直接和更節約的“口紅經濟”。


口紅經濟,是指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慾望,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商品。口紅作為一種“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的作用。疫情期間,在拼多多消費研究院發佈的“宅家十大熱銷產品”中,口紅名列第二。有品牌的產品分享次數上漲300%。搜索洗面奶的人比2月多了3倍,搜索洗髮水的人比2月多了4倍;熱門品牌口紅的漲幅普遍都在3倍到7倍之間。

“茅五”歷史股價變化

疫情後,酒業的五大機會

疫情後,酒業的五大機會

我們以最有說明性的“茅五”的股價變化,來分析20年來酒業的起伏。


20年中,白酒行業發展經歷了3次較大的外部事件的衝擊,分別是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機、2012年的打擊三公消費。


2003年非典時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2年限制三公消費,“茅五”營收和歸母利潤增速均驟降,最終“茅五”市場表現,在經歷過後續的行業塑化劑事件後,直到2016年才全面復甦。

整個酒業,也是在經歷過13年的連續調整後,迎來了4年的黃金時期。


原油和黃金等硬通期貨雙雙驟降,以豬肉為代表的CPI的不斷升高,P2P、互聯網金融等多個金融模式早就進入了調整期。貨幣流通的緊縮,導致資本趨近於保守。也代表了以投資、炒作、收藏為核心的白酒模式,定會遭受嚴重的上行阻力。在淘寶、拼多多、微商等平臺,均出現了多批次的茅臺打折促銷情況,預示了這一調整週期的開始。


所以,高價與低價相匹配,高端和低端相協調的產品業態,是應對這一消費趨勢的方法之一。


應對二:“雙奧”經濟減效下的健康訴求


奧運早在本世紀之初,帶來的直接經濟效應就在每況愈下。但帶來的基建、體育產業、文化產業、餐飲產業的間接經濟效益,卻在升高。以2008年為座標原點,原點之前全國各地興建的體育公園、社區健身場所、奧運場館等,帶來了以體育為核心的一系列產業的催化反應。更重要的是,奧運效應帶來了全民身體素質和精神素質的雙升高。


疊加疫情後,人們在餐飲、體育、出行等方面,對健康的訴求會越來越高,高度烈酒的市場,很可能會進一步受到衝擊。


此外,隨著精神訴求的升高,對比歐美經濟躍遷到蕭條時期的表現,巴洛克炫耀性風格到地中海風格再到現代簡約風,可以看到,以奢侈品、珠寶等炫耀性、顯性消費產業,開始退潮,萎縮在一定的小眾群體內。取而代之的是,品位和格調相協調的更實用也更彰顯個性的產品。


應對三:5G模式下的數據化改革


如果錯過了世紀之初的互聯網化,你還打算繼續錯過5G化嗎?


疫情帶來的考驗也好,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化取得的成績和改變也好,5G一定會帶來更徹底的產業系統性改變。


渠道端,數據化一定會成為渠道結構的底層架構,將實體的人與人、人與倉之間的關係,通過物理的數據連接形成共享,實時瞭解倉儲、物流並對未來可預見的危機進行預警和協調。終端方面,以消費者為中心的C2M業態會成為主流,傳統依靠歷史數據以銷(銷售)定產,將會通過大數據和消費洞察,實現實時和預見性的以消(消費)定產。


應對四:從國內存量到國際增量市場的突破


最近東京奧運會的設計圖案在抖音等社交平臺火了一把。日本的設計理念和水平讓不少中國設計業內人士豔羨。與此同時,日本動漫、和文化隨著《菊與刀》的傳播,獲得了全球的擁躉。反觀國內,白酒、中醫、絲綢、瓷器四大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和水平的產品,卻並沒有在國際上打出自己的品牌。


回到酒業來講,數以千家的酒廠,長久以來把酒當做了與米、面一樣的日常用品來製造。在茅臺鎮的數千家小作坊裡,沒有一家認為自己的酒比茅臺差。幾百年來一代代的消費慣性,讓酒業從來就不愁消費者。


2016年茅臺銷售了2.29萬噸,2017年茅臺銷售了3.02萬噸、2018年為3.2萬噸,2019年計劃是3.1萬噸,越來越平滑的數字,說明了茅臺的存量市場已經開發殆盡。

整個酒業的存量市場,又有多少可以開發的空間?


只有向國際上,向更寬泛的年齡色譜尋找增量市場。六神出了香水、馬應龍出了眼霜,東阿阿膠在達到瓶頸之後,與食品結合,生產了阿膠糕等消費品,獲得二次生命。小酒、低度酒、時尚酒等以前或許不在重視範圍之內的產品品類,需要進一步得到重視。


應對五:話語體系的再塑造


江小白的社會化營銷,曾給沉悶的酒業帶來了一些春風。但江小白的問題在於,它並沒有沉澱出自己的核心用戶,淪為了傳統酒企的市場教育員。


中國白酒從世界範圍來講,擁有專屬的香型特徵、釀造特徵、工藝特徵、文化特徵,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這不是wine能夠概括的,所以國際上以Baijiu來稱呼。好比於中餐,以歐美餐飲評判為標準體系的米其林評價中,中餐處於劣勢。同樣地,以國際烈度酒為標準的評判標準體系裡,中國白酒也存在劣勢。無論是茅臺等曾經自詡的巴拿馬金獎等榮譽,都距離世界級、廣泛認可的烈度酒有很大差距。


文化氛圍的不同,讓中國的產品國際化面臨許多難關。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中,高鐵、電網、5G、互聯網等具有絕對優勢和絕對話語權的產品,才能夠在國際上獲得絕對的認可。如果中國白酒仍然還在國際上講自己的故事、悠久的文化,而不是在標準制定、口味教育等方面下苦功夫,國際化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疫情等黑天鵝已經發生了,在已經確定的劣勢中,如果只是被動等待,不確定性會急速增加,如何主動尋找突破口,是酒業企業共同面對的首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