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心理干预成为你家庭生活的盲区!速看!


不要让心理干预成为你家庭生活的盲区!速看!


不要让心理干预成为你家庭生活的盲区!速看!

在残疾儿童康复的道路上,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往往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和情绪问题解决了对残疾儿童的整体康复意义重大。而心理和情绪问题,往往并不限于残疾儿童自身,其家庭成员也或多或少存在。《残疾人康复服务“十三五”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广泛开展残疾儿童家长、残疾人及亲友……心理疏导。”因此在对残疾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时候,要综合考量其家庭成员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并对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案例

一一是一个长得特别帅气可爱的4岁小男孩,但是他的语言能力很差,只能说几个简单的字词,身材跟同龄孩子比也偏瘦小。一一两岁多时还不会说话,家长开始意识到不对劲,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发育迟缓。妈妈说一一在人多场合很紧张总哭闹着要“出去,出去”,无法控制情绪,特别黏妈妈。妈妈和朋友一起开了一个创业公司,在照顾一一和打拼事业之间常常发生矛盾,也因此和一一爸爸常常发生不愉快的争执,非常焦虑。爸爸工作也比较忙,经常加班,家里经济状况中等,爷爷奶奶负责照顾一一的生活起居。

康复过程

这个案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一一在人多场合的紧张情绪,二是一一妈妈的焦虑情绪。在和一一父母共同协商后,我们制定了一份入户心理干预方案,解决这两个问题。

针对一一在人多场合紧张的问题,通过多次了解和观察,排除了密闭空间恐惧症的可能。我们尝试带一一去游乐场玩旋转木马,他虽然害怕但有尝试的意愿。去大型超市,他喜欢推着小车跑。妈妈还反馈带他去人多的餐馆吃饭也可以……由此可见,一一不是对所有的人多密闭场合都排斥,只是对类似培训机构的空间比较排斥。通过妈妈的回忆发现,原来一一两三岁时在机构里的强制训练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所以一到类似培训机构的场合,他就特别紧张,哭闹着要出去。

找到问题的原因后,我们尝试使用系统脱敏法帮助一一克服紧张情绪。首先建议生活中爸爸妈妈尝试带一一参加各种场合的活动,从孩子们都喜欢的游乐场,到康复训练中心,从开始需要妈妈全程陪伴,到每次减少5分钟的陪同,根据情况放手让一一独立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直到他可以适应自己在人多的环境中说完。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陪同的过程中,父母或者老师非常有耐心,和一一建立了信任关系和情感连接,让他感觉到安全,同时多鼓励,每一小点进步都给予及时的、具体的表扬。渐渐地,一一可以不用妈妈时刻陪在身边,待在活动现场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完全放松地待在场地中,可以和其他伙伴一起互动。偶尔一一会调皮地假装跑出去,我示意爸爸妈妈不管他,看他会怎样,结果每次跑不多远他就会一扭头,笑着再跑回来,乐此不彼。有一天,一一妈妈给我发信息说 :“一一周末去了两次儿童乐园都没有哭,还是自己主动进去的。今天带去亲子游泳也没有哭(上一次哭得稀里哗啦),我感觉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慢慢变强。”一一的这种改变,用了3个多月时间。

关于一一妈妈的焦虑情绪问题,我们通过SCL-90和SAS、SDS量表测量及访谈,综合评估她为中度焦虑、轻度抑郁,其主要原因是她对孩子现状及未来的担心、工作和照顾孩子的取舍两难,以及常和一一爸爸争吵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在一一妈妈的焦虑情绪处理上,我做的主要工作是认真聆听。听她讲述她为家庭、为一一做了什么,经历了哪些辛酸和其间的心路历程,以及发生的变化。经过几次入户之后,我请她给工作、家庭、一一、自己按她心里认为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经过这些以后,再一次入户的时候,一一妈妈说,她的焦虑问题应该解决了。她先和一一爸爸共同协商了家庭责任和分工,时间互补分配,又和合作伙伴协商尽量在家办公,做出了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兼顾工作的安排,虽然对事业会有影响,但因为工作和照顾孩子不能平衡引发的焦虑被缓解。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一爸爸的理解和努力,爸爸表示愿意和她一起面对,这让她很开心。到这里,这个案例的心理康复阶段性结束。

观察者说

这个案例中,心理干预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工作。

孩子需要来自家庭的支持,特别是0~16岁的特殊青少年儿童,家庭温馨、父母关系和谐会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样,家长也需要心理支持。家长从觉察孩子不一样到接纳孩子的不一样,最终能坦然地陪伴孩子康复训练,需要很长时间,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孩子一天天长大,摆在眼前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精神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担忧等,让整个家庭再难有欢声笑语。有的家长扛不住,选择了逃避,特殊儿童家庭的离婚率是高于普通家庭的,有的家长由于长期的压力变得焦虑、暴躁或抑郁,有的更是时而焦虑时而抑郁。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孩子由于身体原因引发的自卑、沟通障碍、行为、情绪等问题,以及家长因此引发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全方位关爱和辅导,共同开展心理支持工作是必要的。案例中,一一妈妈的焦虑、抑郁是特殊儿童家长存在的最普遍的两种情绪,程度不等,可以根据情况,通过量表评估、电话咨询、入户辅导、主题讲座、亲子活动等方式提供专业支持,问题严重的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案例中,一一妈妈的情绪问题还不算太严重,因此我们主要通过聆听的方式让她释放情绪,效果不错。

另外我想说,要用平常心对待。这里说的平常心分两个方面,一是特殊儿童及家庭的平常心 ;二是社会的平常心。特殊儿童及家庭的平常心,对孩子自尊、自信品格的养成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要对孩子的康复结果有合理的预期,既不放弃又不过分期待。这样的心态对孩子、对整个家庭都是有益的。社会大众也要保持平常心对待残疾人及其家庭,为他们营造宽容、平等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这是对残疾孩子及其家庭最大的支持和爱心。

不要让心理干预成为你家庭生活的盲区!速看!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残疾孩子的康复是全方位的,心理工作者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在心理康复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全面康复训练,才能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就像案例中的一一,虽然通过心理方面的专业支持,他能够缓解在人多场合的紧张情绪,但发育迟缓的问题,还需要其他专业康复手段支持。


作者单位:北京市润达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名词解释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J.Wolpe)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以交互抑制和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为基础,融合了操作条件反射的正性强化和自然消退原则。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方法是用放松取代焦虑。

来源:《中国残疾人》2019年第10期



残友之声是一个讲述草根儿残疾人及公益达人故事的平台,内容模块分为图文静态和短视频动态。通过全网平台发行,让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的温情、正能量、为生活拼搏的故事,“接力爱心 传递幸福”。

残友之声于 2020 年发起征稿:

题材内容需积极、正面、自强、励志、感动、共鸣的草根儿残疾人或者是公益达人,让我们将接触到的每一位残友以及从事公益活动的每一位公益人的真实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呈现,用书籍和新媒体的载体加以传播,令更多的人得到心灵上触动,生发出更多、更美的关注弱势群体的公益人来,让我们的声音传播得更快、更广,更有影响力!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不要让心理干预成为你家庭生活的盲区!速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