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如此优秀,我却如此糟糕

今天偶尔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人不能太闲,说只有忙起来才可能成功,看完之后对比了一下自己,发现我就是那个太闲的人。对比一下身边的人,突然发现别人是那么优秀,自己却是那么的差劲,我时常在想,如果我离开现在的工作单位我还能干些什么?想来想去得出一个结果,那就是我什么都不会 。追究其根源就是自己太过放纵,太过安逸,大学还没有毕业就签了工作,三大运营商之一,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还不错。所以,当我签完工作之后就再也没有了紧迫感,五月末离校,然后六月在家闲玩了一个月,七月入职。

在公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实,每天八小时的班,周末双休,在公司的技术部门也是闲的发呆,下班回去就是打游戏看小说,这就导致了我从19年的7月到现在为止关键的技术什么都没有学到,有时都不敢想自己还能干些什么。眼看着身边的同事各自有个各自的专业特长,而我却是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人。我想我如果不是校招正式工或者工作在国企单位估计早就被炒鱿鱼了。之前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意识到之后没有一点点行动,有的只是愧疚感和决定痛改前非的几分钟热度,然后一如既往。看,我是如此的糟糕,有甘心自己别人眼里显得太差,只能来找原因,思来想去我觉得以下两点原因是关键。

现在的窘迫不是我们的错,但是十几年后的穷困潦倒就是我们的错了,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亲手造成的。也许到时候会说这就是命,命里本该如此。对,命这个借口是我所见过的最难以反驳的借口,至今为止我已用过了不知多少次,每次都用的那么自然那么合理。我们不妨回头想想,从记事开始,眼看着同龄人中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会说他们家庭条件好,比不来,是我们命不好,没有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遇到家庭条件差不多但是学习好的我们就会说他们是怪胎,脑子好没办法,看,这又是命不好,命中没有一个好脑子;当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的时候我们也会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似乎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当我们渐渐地把客观原因推脱给命时,就会发现一切都是这么的顺其自然,好像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们没有什么错,错的好像只有命。

有多少人在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来充实自己,或看书来陶冶性情,或运动来增强体魄,或学习来提高技能,又有多少人在把本该用来学习或者工作的时间用来刷段子打游戏看小说,很不幸,我就是后者,貌似已经习惯了混吃等死和毫无斗志。明明也知道应该利用现在大好的时间来学习用以提高自己,可是很多时候就想问我去学什么?我能学什么?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可笑的是我曾经还一本正经的劝说过别人要多学东西,使劲提高自己,可我自己呢,现在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也不再想花心思去学些新的东西。反正就是混日子。同样,有些时候我也曾彻夜无眠,原因很简单,我知道这么混下去早晚有一天要完蛋,虽说被开除的可能性不大,但同样升职加薪的可能也不大,再想想自己现在的工资水平,什么时候才能买房买车找对象啊,什么时候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题似乎无解,拿我现在的收入怎么都解不了这人生的一元一次方程。

人家说动以养生,静以修心,我也曾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但是都没有付出过行动,唯有这次觉得在不付出行动人生或许就这样马马虎虎地过了,有段话说得好:20岁的贪玩造就了30岁的无奈,30岁的无奈成就了40岁的无为,40岁的无为奠定了50岁的失败,50岁的失败酿造了一生的平庸。可能现在行动已经有点晚了,但有些事却是逃不掉的,人生这条路不管你怎么走最终是要走完。既然别人领先于我们,我们唯有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这年头谁还没有一个梦想了,但是梦想的背后需要的物质的积累,脱离现实的梦想叫幻想,还记得那个曾经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人吗,她依然没有逃过生活的苟且。我想她并不是败给了诗和远方,而是败给了现实。也有个朋友曾说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变得才华横溢。虽然说的有些片面,但是我不否认。

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所具备的能力也必须越来越多,十年前我没听过扫码付款,今天我没听过谁不知道扫码付款。社会在变,你不变?社会难道会认识你?我想跳出这苟且的生活,去追寻诗和远方,所以我不能低头认怂放弃,别人优秀就让他们优秀好了,从现在起不再认命,让自己动起来,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是儿时的梦想或者年少轻狂时说下的大话,去尝试一下,只有去尝试了你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只有不断尝试才能积累经验并且锻炼执行力,纵观古今凡成大事者皆是行事果断,执行能力强的人,反正我是没听过哪位成功者是婆婆妈妈的。所以趁现在去搞点事情,搞成了咱君临天下,搞不成咱收获人脉经验,反正只要做了就有收获,不做是毫无希望。生活了这么久,不要轻易说放弃,放弃了就败了,坚持才有赢得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