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延安,一直是幾代人心中的革命聖地。從小就聽著延安的故事長大,直到不惑之年,才來到延安走一走,看一看。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巍巍寶塔山,清清延河水,讓我們致敬的是延安是中國革命聖地,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1937.1.13-1948.3.23),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我是2014年到的延安。到了延安,先是買張地圖,然後按圖索驥,能看到革命聖蹟一一走過。

寶塔山、楊家嶺、棗園是我們最耳能熟詳的地方了。

寶塔山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寶塔山(維修中)古稱嘉嶺山,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稱作寶塔山,是革命聖地延安的重要標誌和象徵。寶塔始建於唐,現為明代建築。寶塔山圖案常出現在人民幣和勳章上。(入內登山需門票)

寶塔山下摩崖石刻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鳳凰山革命舊址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1937年1月毛澤東、黨中央到延安後的第一個駐地,中央領導也在此居住。毛澤東在這裡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反對自由主義》等著名著作。1938年11月,日軍飛機首次轟炸延安,延安舊城受到嚴重毀壞。中央和毛澤東等領導同志隨即遷往延安城西北楊家嶺。

楊家嶺革命舊址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中共駐地,位於延安城西北2公里處。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央機關在此居住。指揮抗戰敵後戰場、領導瞭解放戰爭,領導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於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在大禮堂召開了黨大。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1946年8月,毛澤東在楊家嶺窯洞前的小石桌帝,會見了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針對當時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診斷。

王家坪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棗園革命舊址是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於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這裡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後改名為“延園”,“延園”為當年康生所書。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毛澤東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禮堂等工程,環境嘈雜,毛澤東等領導人和中央一些機關搬到棗園居住,1942年又搬回楊家嶺,1943年毛澤東等領導人又陸續搬住棗園。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棗園後溝的西山腳下,出席了因燒炭而犧牲的普通戰士張思德烈士追悼大會,親筆題寫輓詞,並發表了著名講話《為人民服務》。

棗園革命舊址西500米處有《延安保衛戰》的實景演出。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清涼山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萬眾矚目清涼山(陳毅)。位於延安城東北延河對岸,隔河與鳳凰山、寶塔山三足鼎立,遙遙相望,歷來為延安第一名勝。(進入需購票)山下有中央在延安時期的新聞及出版單位舊址。建有“延安新聞紀念館”。(需購票)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延安革命紀念館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原名延安博物館。位於延河東岸,距城1公里處,建於1950年1月,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1973年6月遷往王家坪現址,郭沫若寫的館名。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延安的革命聖蹟很多,有些地方缺乏維修沒有開放,有的地方普通人難以找到。如今的延安,已經是中等規模的區域中心城市了。

陝北信天游:來到延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