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江西廣昌縣具有種植白蓮屬子蓮,因以採收蓮子去皮通心加工成通心白蓮故俗稱為白蓮和澤瀉的悠久歷史和傳統習慣,是著名的中國白蓮之鄉。廣昌縣白蓮種植始於公元676到679年,至今已有1300a以上的歷史。如今,全縣白蓮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7300hm²左右,是我國最大的通心白蓮生產種植基地,農民40%的收入來源於此,白蓮已成為全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廣昌縣澤瀉種植始於清道光年間,至今有近200a歷史,目前常年種植面積約667m²,是全國三大澤瀉種植區之一,以生產地下球莖作藥材為主。澤瀉花薹俗稱澤瀉梗富含澤瀉醇、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價值高,烹飪後清香、爽脆、口感獨特,是一道營養保健的特色菜餚。為進一步提高耕地複種指數,增加白蓮種植綜合經濟效益,筆者充分利用蓮田秋冬季閒置期,集成熟化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在基本不影響蓮子產量的情況下,每667m²可產菜用花薹約100kg,增收2000元左右。

詳情如下: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1育苗

1.1苗床準備:育苗地應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高的田塊。整地前排幹水,每667m²施入腐熟農家肥1000kg左右或菜枯餅75kg,深耕細耙,達到田平泥爛。苗床起畦,畦寬80cm、高約15cm,成龜背形,溝寬40cm左右,最後每667m²施入三元複合肥20kg,並用釘耙攪拌使肥料與表土混合均勻,再用木板趟平床面。2~3d後,待表層泥土稍幹,再灌水浸泡苗床1個晚上即可播種。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1.2播種

篩選上年秋季繁育的飽滿優質種子,用40%福爾馬林80倍液浸種5min,再用清水洗淨晾乾備用。一般育苗用種量約為0.8kg/667m²,播種期為7月下旬8月上旬,選擇陰天或晴天16院00後播種。播種前把水放幹,用畦溝淤泥把苗床低窪處補平後,把晾乾的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再用竹掃帚輕輕拍打苗床,將種子壓入表土層。播種後為防止蚊子幼蟲及水蚯蚓紅絲蟲為害,每667m²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2~3kg,再用98%噁黴靈到藥2000倍液均勻噴施苗床預防病害。後在苗床上用竹片架拱棚並覆蓋遮陽網,遮陽網距苗床高20cm左右,隨著幼苗生長逐漸提高到50cm左右。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1.3苗期管理

播種後3~5d內,傍晚時分灌野跑馬水冶,薄淹苗床,第2天清晨排水,僅保持畦溝內有水,利於種子發芽、長根,也可防止白天水溫太高燙傷種子。幼苗出土至3片葉片包括子葉後,苗床應保持淺水層,以不淹沒苗心為宜,下雨天要注意排水。當幼苗長至3葉1心時進行第1次人工除草、間苗,留健壯苗除弱小苗,保持幼苗間距3cm左右,5葉1心時結合移栽進行第2次除草、間苗。期間可根據幼苗生長情況噴施0.3%磷酸二氫鉀液葉面追肥1~2次。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2大田移栽

2.1套種田選擇:宜選用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強、背風向陽的蓮田作套種田。

2.2移栽前準備:9月上旬將蓮田水放幹,留泥皮水,把已採收蓮蓬節位的蓮葉蓮梗、無花立葉、老葉及受病蟲為害嚴重的葉片全部拔除清理掉,僅留較大花蕾、幼蓬及少量蓮葉,每667m²施入腐熟廄肥150kg、複合肥20kg,人工淺耕平整,做到田平泥爛。每667m²用茶籽餅粉3~5kg或6%四聚乙醛顆粒劑0.5kg拌15kg細沙土,均勻撒施殺滅福壽螺。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2.3移栽種植

苗齡達35~40d便可移栽,移栽適期為9月上旬,選擇無病蟲害、根系發達、5葉1心或6葉1心的健壯苗,在陰天或晴天上午起苗,起苗時要連根帶泥,當天起苗當天移栽,晴天移栽宜在16院00後進行。移栽時保持淺水層,密度5000株/667m²,株行距33cm伊40cm為宜,每穴1株,以淺栽不倒苗、水不沒苗心為準。同時,每移栽6~7行預留1條管理通道,寬約為40cm。

2.4查苗補缺:移栽4d內要進行田間檢查,發現有浮苗要及時栽好,倒伏苗要扶正,缺苗應立即取苗補栽。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3田間管理

3.1科學管水:移栽後7d內,田間保持泥皮水,有條件的可灌流動水,有利移栽苗成活。若遇大雨天氣,應提前加深田間水層至7~9cm,雨後恢復泥皮水,並做好扶苗工作。移栽7d後至花薹抽生期若遇寒潮,晴天白天可灌淺水以利提高水溫,夜間加深水層保溫。

3.2除草和除側芽:澤瀉移栽生長到一定時間後,少部分植株會從基部長出側芽,消耗養分,這時應結合除草及時抹去澤瀉基部的側芽。一般移栽25d後第1次除側芽,45d左右再除1次。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3.3合理施肥

移栽15d後開始施肥,以後每隔15d施1次,連續施3次,肥料以45%以上的三元複合肥為主,第1次和第3次施用量均為10kg/667m²,第2次施用量為15kg/667m²。也可根據植株長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液葉面追肥1~2次。花薹誘導移栽30d左右時,可噴施1次促花劑,促進澤瀉抽生花薹,一般每667m²用農用赤黴素10mL對水40kg均勻噴施。

3.5病蟲害防治: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及生態防治方法控制病蟲害,生產綠色無公害澤瀉花薹。在實際生產中,為害澤瀉的病蟲害主要有白斑病、蚜蟲、銀紋夜蛾及斜紋夜蛾。白斑病可用30%苯甲窯丙環唑乳油12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黃板誘殺或用36%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防治,銀紋夜蛾和斜紋夜蛾用殺蟲燈或性誘劑防治,或用25%滅幼脲懸浮劑1500倍液防治。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4適時採收

澤瀉移栽於大田30~40d開始抽生花薹,40d左右10月上中旬即可開始採收。當澤瀉花薹露出部分達15~20cm採摘長度為35cm左右、花穗尚未展開為最佳採收時期。採收遵循先熟先採的原則,每天或隔天採收,採收時用食指沿著花薹莖稈插入基部並側向稍用力拔斷即可。採收時間以清晨為宜,採後及時上市銷售。澤瀉花薹採收期40~50d,一般至11月下旬結束。

子蓮套種澤瀉生產花薹技術,以及管理方法

結語: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