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三亩地,种小麦玉米收入太低,怎样利用这块地让它收入更高?

巨鹿乡村小王


从今年看这种环境和政治因素来看,我觉得你还是再种一年玉米吧,今年的粮食肯定要涨钱,到秋后看如果还不行,你可以试着种点药材,我老家是安国的,我们这边种药材的特别多,有种桔梗,半夏,沙参,白芷,还有很多很多,一年的收成也很不错。你今年先考虑一下,实在不行秋后开始考虑种药材,种子和管理什么的我都可以帮到你,但你种的时候肯定要扩大规模什么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王腾小翊翊


三亩地的收获没有多少钱呀,个人的地也就7-8百快钱一亩地,要是承包的地一亩也就2-3百块把,这就是种玉米和小麦,要想收益高些,只有种些经济作物了,但是那是要技术的,有辛苦,我发现我们这现在种药材的多了起来好管理比种玉米和小麦效益高多了还好管理,销路吧也还可以,不过记得选好品种要,今年不防试试。





淡忘不了的记忆


长年在家的话推荐养蚕,但是要有差不多八十平方的地方来养,现在蚕茧二十五块左右一斤,三亩蚕树大概能养活一张蚕,一张养的好有130斤左右,二十天收获,一次三千块左右,就快吐丝那时需要的桑叶多,十五天前需要的人工不多,成本也便宜,消毒什么的,每期三百,利润可以,一年养十次,还可以做其他农活,每年夏天冬天砍一次桑树。

如果还有在附近打工或者不想出那么多人工,可以种桉树,每年施肥除草加起来三亩需要的人工,前两年不超过二十工,后两年基本不需除草,四年一收,亩不算人工收入六千,化肥除去,五千一亩,虽然不多,主要轻松。


飞嗨志


现在在农村除非你大面积承包士地种植,否则只靠三亩薄田,确实连维持生活都成问题,建议你弄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但要考虑相对的条件及知识:

一丶种植技术方面:

1、一般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利润较大,市场需求量多,销路顺畅,但要掌握相应的栽培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这样才能丰收高产,种植前应先请教方面的技术人员教导学习。

2、因为是大棚种植,对棚内温度、湿度、及光照要求及严,要时刻掌握,并做相对应调整,土壞检测、浇水等要求也相对较严格,都需具备有专业知识。




晓满g


家里有三亩地,种小麦玉米收入低,怎样利用这块地让它收入更高?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可想而知也不忍心撂荒,但土地按照现有种植模式产出又低,怎样才能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多年来农民久久思考而不得改变的窘迫困境。


已知的话题前提是,这是一块田地,而不是被划分开来的,那么对于整块耕地来说,想利益最大化还是有很多思路可以抉择的。但我很反感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现在急于变现的农民来说无异于空中楼阁般的画大饼充饥,比如说在这块田地建造大棚种菜种草莓的,建造棚舍搞养殖的,农民的现实问题是:手里没有更多可以输出的财力去支撑搞大棚和棚舍,而是想和种小麦玉米一样的投入,但又要比种小麦玉米收益更高一些。

那么这个比种小麦玉米“收入更高”的东西到底是个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是“经济类农作物”。但投入财力不能太高,太高的话农民是会放弃这种构想的,种地原本就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投资,你让农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恐惧感要更大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不种小麦玉米了,可以种花生、西瓜、土豆、菊花等,现在已经在农村司空见惯的经济类农作物,他们起码不会恐惧未知。大棚种植草莓、香菇等毕竟属于高投入的农业生产项目,不是随便搞得起的。


农田又分为旱地和水浇地两种,能种小麦玉米的,估计也不是什么条件很好的农村土地,地理位置不好,没有机井灌溉条件,属于那种望天收类型的农田。所以咱能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胡乱建议农民搞这个搞那个,就连基本的旱能浇涝能排都达不到的地方的农村土地,提太多可能性是会遗害无穷的。你要理想大,那么就要真的在土地上打机井、拉上电力、盖上看护房、搭建大棚,这一路算下来,有几个普通农民吃得消的?除非是村里集体搞的农业基础设施便利到地头。

我的建议,种植模式可以是这样的:先种一季春瓜,瓜果类型可以锁定为西瓜、甜瓜,早熟的那种,那么下一季可以种蔬菜,晚熟的那种,这样可以确保一年还能收两季的经济类农作物,赶上农村市场瓜果蔬菜的空档期上市,能赚取的收益肯定要比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强的多,可能会是小麦条玉米的三倍以上。当然也可以是麦套瓜种植模式,先种一季小麦,小麦地预留大的行距间隙,用来套种夏秋瓜类,这样不过会影响机收麦子,应该问题不大。这种模式我认为比上一种更安全,小麦在我地是旱涝保收的庄稼。


放下无谓的幻想,因地制宜地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来搞这个三亩地的规划,同时也要切合自己的经济实力,俗话说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的,比如在北方大棚种植南方火龙果项目,一般人干不来,也别去伸这个头,作为一个农业类基层实践者,我可以很负责任地提出以上建议。


农村老俗话


种粮食作物收益低已是人们公认的常识了。家有3亩地,种植什么收益高?方式方法多多,就看适合不适合你做了。这里多少涉及到个人的人手和资金问题,有资金就好办,需要人可以聘用,需要物资可以买。有三条建议供参考。

一、已经明确了,千万不能种植常规大田作物,尤其是玉米小麦,收益低是人间真理了。种3亩地,一辈子能填饱肚子都算不错。甭想有任何发展,没有“钱”途。

二、可以种植瓜类、红薯等。这类作物不需太大的资金投入,偶尔忙时,聘几个帮工,不是多大的事。可以种东、西、南、北瓜、香瓜、甜瓜,甚至黄瓜,再就是红薯。

现在人们都讲究生活质量,咱且不说吃货多不好听。瓜类效益都比种玉米小麦翻几番。红薯收益更看好,目前市场上烤红薯每斤5元,而且畅销不衰。3亩地产量不求最高,收2万斤吧,烤熟缩脱10%~20%,还能落下16000斤左右x5=80000元,比种玉米小麦强数十倍。

三、扣保温大棚。根据自己经济实力,扣1~2个棚,把三亩地都扣成棚更好,问题是投资大费人工。可以扣1~2个棚,其余剩的地仍可种植红薯等。

大棚可以种植反季错季蔬菜瓜果,大棚种植,人们都不陌生,效益是杠杠滴,你再和几个超市建立起供销关系,销货有保证,另外还可以自己或聘帮忙的到集、会头上去销售。说真的,这几年大棚种植户,都发了。一个大棚每年收益3~5万,是很正常的事。

另一个可以种药材,这个也是高收益的。问题是,需和药材公司或制药单位建立供销关系,这个对一般人来说难度极大,不好办。仅供参考了。主要能把以上两点,或某一个项目做好,就相当了不得了。打拼经营几年,车、房、儿孙娶媳妇都不是问题!祝你成功!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目前种植粮食作物,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低的,从社会效益而言,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三亩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家里人的基本土地,应该说,不用支付租金,如果从劳动力需求来看,一个劳动力足以满足其需求。

从种植角度来看,目前效益显著的作物,主要还是蔬菜瓜果和一些特种作物;从养殖业的角度来说,家畜家禽都是活口,天天要吃,目前养殖的风险越来越大,一般人不足以承受疫情、病害、饲料、市场价格等带来的巨大风险。

因此,从今天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从事一点园艺作物种植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种植哪些作物,是需要和当地的市场要加一结合,并适当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研判,并不是所有的蔬菜瓜果都能赚钱的。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个人比较熟悉的甜瓜、西瓜种植,首先要了解市场,什么时候是价格高的时候,你在这个时候可以种出来吗?其次要看看市场需求的品种,有啥样的种植要求?你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和技术?

如果大体上认为可以入手,再仔细的考虑投资和风险。这样应该就不会盲目跟风或者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了!

如果对甜瓜种植有兴趣,请查阅本人以前回答的相关甜瓜栽培方面的问题和解答,如果有必要可联系我,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瓜农之友马博士


不知提问的您是哪里人,我以本地农村来说,现农村村民靠种地的收入真的太低,我们这里农村村民已不种小麦了,收成不行。现种玉米的人还多点,有部分村民是种来自己吃的,我们这里主产水稻、玉米、红苕等。

我们先来算一下种植玉米收入:正常情况下每亩1100-1600斤,我们以1400斤为例,市场价以1.5元毎斤,收入约2210元亩;需投入种子、农药,化肥,劳动力等支出约1300元,剩余也就910元,你家3亩地,合计2730元。

种植小麦收入:正常情况下每亩800-1100斤,我们以1000斤为例,市场价以1.2元毎斤,收入约1200元亩;需投入种子、农药,化肥,劳动力等支出约720元,剩余也就480元,你家3亩地,合计1440元。

要想提高土地收入个人认为:一是可以生态养殖,养殖些土鸡、鸭、鹅等养殖,可以提高收入;二是可以种植一些珍贵的药材、水果和一些有特色的农作物。如:天麻、板蓝根、白术、蓝莓、猕猴桃、葡萄等,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可以提高收入;三是可以利用土地建一个农产品加工厂,收购当地村民种出来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可以提高收入;四是可以流转村民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科学种植或养殖,可以提高收入。以上是个人想到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是本地农村规模种植。


甜城小事


要想靠这三亩地发家致富,看上去真的是不可能的。种植作物吗?如果三亩地能翻身,那么那些种田大户早成世界首富了。

不过,田少有田少的好处,可以随机应变,可以及时调节,可以根据市场选择合理利用。

我们村去年进行土地结构调整,大家都把田土改成养龙虾,有位叫小坤的他就把自己家的三亩地全部盖成大棚,种植的是大家都知道的蘑菇。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只有且仅有小坤才赚钱了,且赚得让别人眼红,才三亩地,去年小坤纯收入达到了60000元。

怎么做到的呢?

他们种的蘑菇,是一排排的,可以码二米高,不要以为那二米高的蘑菇种是用来出产蘑菇的,其实不是,他是把种制出来,因为蘑菇是一包一包的

然后以每包原料带种卖给各家各户,这样一来,也就是把他的三亩地扩大到了几十几百亩,让千家万户都在帮他种蘑菇。

我家也买了,放在家里,天天看到蘑菇在长大长高,想吃也是随手摘来。

所以要想让三亩地增加收入,就必须要有聪明才智。


我家农村的


现在土地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收入实在太低,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耕种土地的成本随着社会物价的不断翻涨,而农民生产的农作物价格持续低迷,二者严重失衡的实际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但是,有些农民工又因家里走不出去,只能耕种土地。那么,农民如何才能提高限有土地的收益呢?乡村关中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发展经济作物,或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或许是出路。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

现在种植小麦、玉米的收入太低,那就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相应的经济农作物,如栽植优质红薯、种植豆类、果树业、发展反季节蔬菜、大蒜、辣椒等农作物品类。这些产业在当前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经济效益不错;田间管理好,最起码一点,其收益比种植传统粮食作物高出不少。切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等作出选择,发展相应的经济农作物。

第二,转换土地经营思路。

既然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收入低,本身土地数量少,那就积极转换土地经营思路,可参考当地其他人种植的品种,走访周围其他农村,考察发展其他农作物的品种项目。但是,我们必须说明的是,转换土地经营思路只是其中的一个办法,因为仅仅只有三亩地,那就要流转其他农户的土地,发展大片作业;或者作业管理完这三亩地,趁农闲时间发展其他副业,比如养殖鸡鸭鹅,猪羊等,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现在农村耕种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土地的收益实在太低,这是根本原因。但要打破这个魔咒,需要农民亲自想办法;在当前农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现实情况下,如果一家人专门耕种三亩地,是根本无法顾及一家人的生活。那么,就要多想办法多经营土地,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农作物,这是当前守在农村耕种土的农民比较良好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