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旱季长达半年,动物们是怎么过的?

紫色偶然43


在许多非洲国家,只有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当食物和水变得稀缺时,非洲大草原上的许多动物选择迁徙,寻找更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年一度“大迁徙”,在这场生存斗争中,数百万只角马、斑马和其他羚羊成群结队地涌向平原,追逐着雨水,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

每年有近200万只角马、20万只斑马和其他羚羊聚集在一起,开始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北长途跋涉,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寻找季节性的牧场和水源。他们的旅程以顺时针方向运行,行程约2900公里,旅途中充满了危险,每年估计有25万只角马在途中死亡。

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当接近五月底的时候雨季结束,地面变干时,大量的动物开始从塞伦盖蒂平原北部进入塞伦盖蒂南部。五月是角马交配的季节,雄性角马会为求偶展开激烈的战斗,在发情的过程中,一路向西进入西部走廊,穿过格鲁米提河,旅程继续进行。而七月后牛群向塞伦盖蒂平原的北部进发,渡过马拉河,从8月到10月都呆在北部的马拉河地区,根据当地的降雨进出肯尼亚。11月,这些动物会从塞伦盖蒂东部迁徙回到塞伦盖蒂的南部。

迁徙动物过河时尤其危险,成群结队的鳄鱼和河马聚集在坦桑尼亚的格鲁米提河和肯尼亚的马拉河上,在这两个重要的过境点,大迁徙的动物都要面对汹涌的水流和潜伏的鳄鱼。而突然出现的丰富食物同时也会吸引一群草原食肉动物,狮子、豹子、鬣狗和野狗跟随动物群,猎杀落单和年幼的猎物。


科学闰土


非洲主要有四种气候类型,首先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次,位于刚果盆地两侧的区域,也就是南北纬10°至20°左右的区域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非洲位于赤道东部的东非高原地区也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再次,在以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区域,分布有热带沙漠气候,其中位于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最后位于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区域,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从降水的角度来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不存在旱季,而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旱,也不存在旱季一说,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是其雨季,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旱季,但是也基本上没有半年之久。那么,存在旱季长达半年的气候类型就是非洲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集中在夏半年,主要是由赤道低气压带带来,而冬半年多受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是旱季季节。非洲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

也就是说,非洲绝大多数热带草原气候区域的降水是由赤道低气压带带来的,而赤道低气压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我们可以把赤道低气压带看成是一个洒水壶,它移到哪里,哪里就有降水,而它移走之后,就会面临漫长的旱季。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为了得到水源,只能跟着赤道低气压带(降水带)进行迁徙,从而形成壮观的场景,当然也有的动物,比如鳄鱼等就在旱季进入漫长的蛰伏时期,等待雨季的再次到来。


地理沙龙


非洲大草原之所以会形成半年的旱季与雨季,在我看来是因为神秘莫测大自然(天)旨在抑制大型食草性动物而予以自然平衡的一种努力!

众所周知,食草性动物繁殖力极强,仅凭有限食肉性动物的相克不足以使非洲大草原生态平衡(也许在生态平衡的时代并不存在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于是自然生态的失衡才促成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似乎并不奇怪!

至于“非洲的旱季长达半年动物们是怎么过的?”当然,此提法太过宏大,很显然难以巨细,重点讲首先威胁到数量庞大的大型食草性动物,如角马、斑马等。这些数量庞大的大型食草性动物面对生存威胁,与其说是“大迁徙”,倒不如说是“天物感应”的必然反映,在这反映中不难发现自然法则是何等地残酷?!这种往返的大迁徙,也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自然平衡之法则又是何等地不可思议!关于其它动物,由于数量有限,像食肉性动物可以捕获小型肉食者,而小型动物面对广阔的草原即使干旱也能勉强维持生存。毕竟任何动物均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吗?……

呵呵!这仅代表个人的一种看法,当然我会浏览众多友友们的回答,仅此而已!


李太元391


非洲大陆上有三种气候,它们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如论是哪种气候都带着一个“热”字,而且除了热带沙漠气候以外的地区的气候一年大都分为干、湿两季。

在非洲大陆上,最大的草原当属塞伦盖蒂大草原了。它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我们常说的非洲大草原一般就是指塞伦盖蒂大草原。


在塞伦盖蒂大草原上也分为干湿两季。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五月属于湿季,这个阶段的动物们非常幸福,雨水充足草木茂盛。

但是,到了每年的五月中旬以后,干季来临,所有的草木开始枯萎,动物们赖以生存的水源逐渐减少。

此时,为了生存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不得不迁徙了。这个时候,数以百万计的食草动物纷纷踏上了征程,它们的目的地就是塞伦盖蒂大草原西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



在迁徙的过程中正是草原上大多数食草动物繁殖的时间段。因此许多幼崽就在迁徙的路上出生,但是大部队不会停下脚步,因为族群要尽快寻找食物和水源,况且许多食肉动物也紧随其后的在迁徙的路上。

所以留给刚出生的幼崽的时间不多,那些出生无法站立或者有缺陷的幼崽就会被抛弃在迁徙的路上。

随着动物的迁徙,非洲干旱的情况加剧,到了七月中旬,塞伦盖蒂大草原的西北部也成了干旱地区,所以动物们不得不再次踏上征程,它们会来到面积只有塞伦盖蒂大草原十分之一的肯尼亚马塞马拉大草原上暂时休养生息。




在马塞马拉大草原上,上百万只动物在这里渡过三个月左右。

到十月中旬,塞伦盖蒂大草原再次迎来雨季,而面积只有塞伦盖蒂大草原十分之一的马塞马拉大草原显然不能满足如此多的动物生存,因此,动物们再次踏上归途。

历时半年左右,阔别家园接近半年之久的动物们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故土。

所以在干旱的季节,动物们是通过迁徙来渡过这段艰难的日子的。


猎奇动物社


造成的影响就是 东非动物大迁徙,尤其是大自然的恢弘巨制——天国之渡。百万野生动物大军,浩浩荡荡从坦桑尼亚塞伦盖地国家公园,向着肯尼亚马塞马拉国家公园进发。全长3000公里长征中跨过马塞马拉河的画面,举目世界,屈指可数,亲临现场的人无不激动地浑身起鸡皮疙瘩,燃起最原始的敬畏生命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