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初见左宗棠,为什么认定西定新疆,非他莫属?

林则徐,了解近代史的人对他一定不陌生,他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官居一品,出任过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等要职。林则徐因为带领官民进行了虎门销烟活动,被誉为民族英雄,又因为主张向西方学习,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初见左宗棠,为什么认定西定新疆,非他莫属?

林则徐

不过今天的主角并不是林则徐,而是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左宗棠,据史料记载,林则徐和左宗棠第一次见面长谈后,曾经预言西北边疆问题将来要靠他解决,那么林则徐何出此言呢?他为什么这么看重左宗棠?

很多也许不了解虎门销烟之后的林则徐,这里有必要先交代一下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的境况。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凭借着舰船大炮很快就取得了优势,道光帝认为是林则徐挑起了事端,于是将他革职查办,之后林则徐一直处于流放贬谪和再起用状态。

林则徐初见左宗棠,为什么认定西定新疆,非他莫属?

道光二十九年秋天,林则徐乘船途经长沙。11月21日,船停靠在湘江岸边。林则徐这时候的官职是云贵总督,已经64岁的他年弱多病,获得恩准回家乡调养。

之所以要停留在长沙,是因为林则徐的好友胡林翼向他举荐了一个叫左宗棠的人。此时的左宗棠尚且名不见经传,连份正经工作都没有,用现在话说,就是大龄待业青年。但他的这位同乡,林则徐的好友胡林翼对他的才识赏识不已。于是他给林则徐写了一封举荐信,在信中对左宗棠极为赞扬,称赞他“近日楚才第一”。

林则徐初见左宗棠,为什么认定西定新疆,非他莫属?

左宗棠

而年老的林则徐正在寻找一位可以继承遗志的人,看到好友如此推崇左宗棠,于是他决定一定要和这位后生见上一面。

这一边,其实左宗棠对林则徐的威名也是仰慕已久,林则徐当年虎门销烟的举动得到了许多爱国者的尊崇。据左宗棠所说,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时,他的心情是“仆之心如日在公左右也,忽而悲,忽而喜,尝自笑耳”,其对林的情感可见一斑。

于是在林则徐抵达湘江后,正在湘阴东乡柳庄的左宗棠火速赶去会面。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大概也是最后一次。当65岁的迟暮英雄初见37岁壮志未酬的布衣百姓,二人一交谈就是整整一夜,后人称为“湘江夜话”。

林则徐初见左宗棠,为什么认定西定新疆,非他莫属?

湘江夜谈塑像

远大的目光,对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共同担忧,让林左二人相见恨晚,国事、疆土、列强甚至是家事,整整一夜,他们无话不谈,可以说是“双方就时局深入交换了意见”。在这样的一夜推心置腹交谈够,林则徐断定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后生将来前途无量。

在临别之际,林则徐谈起了对西北边疆的看法, 分析沙俄对新疆的威胁,认为日后新疆之患患在沙俄。他认为能解决西北边疆问题的一定是眼前这个后生——左宗棠(“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于是他将自己收集的关于新疆的各种资料都交给了左宗棠。

林则徐初见左宗棠,为什么认定西定新疆,非他莫属?

左宗棠收复新疆剧照

二人会面短短一年之后,林则徐便逝世了,左宗棠在给他的挽联中这样写道: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泽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怀着无尽沉痛的同时,左宗棠也迎来了自己有国有家的为官生涯。二十年后,左宗棠力排众议,出兵收复了新疆,也奠定了自己民族英雄的地位,算是应验了林则徐当初的预言。

林则徐初见左宗棠,为什么认定西定新疆,非他莫属?

左宗棠收复新疆塑像

犹记得当年湘江夜谈,林则徐称赞这个后生“诧为绝世奇才”,左宗棠则认为林则徐是“天人”,真可谓英雄惜英雄,结果总算两不相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