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為什麼在春秋戰國行不通?

三文愚


通俗講, 無論什麼學說要想真正發揮作用,都要看當時有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用,而統治者是否採納一種學說,也要視其是否符合自己的統治需要,是否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使自己的國家強大。在春秋戰國那個時期,諸侯爭霸,幾乎無統治者不想富國強兵以稱霸中原。然而儒家學說在那個動亂爭霸的年代,無法符合統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思想主張以法治國思想,樹立統治者的權威,對於整頓社會秩序、發展生產力非常有效,比如秦國通過法家代表商鞅、韓非子的改革,迅速發展壯大,蠶吞六國,統一中原,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秦始皇會繼續採用它。 春秋無義戰,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繁多,但都不是義戰,周天子是想推行孔子的儒學,但他沒有這個能力,而任何的文化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當時各國真正的統治者是各國的諸候,而這些諸候,強的想併吞弱的,弱的在千方百計防範滅亡,那裡還能接受孔子的儒家學識呢?一旦到了統一的前堤下,統治者要維護自己的地位,又想起要人們來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天下,就又開始尊孔了,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和諧號專列


盛世治學,亂世強權,本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天下大亂之時,別說儒家思想,就算馬克思思想也未必可以力挽狂瀾๑乛◡乛๑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而百家爭鳴的時代背景,就是群雄並起,天下分崩離析。

就如各大諸侯割據一方,諸子百家中,儒釋道法墨縱橫,也是各有各的信眾,各自形成一方勢力。在當時,沒有微信沒有手機也沒有互聯網,有理論有主張不是發個朋友圈就可以公告天下的,無論什麼學派,想要發展壯大長成氣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當權者營銷自我,把自己那套推銷給有權力的人。而當權者為什麼要聽你的理論學說?自然就是要對治理國家有所幫助。說到底,無論什麼學說,歸根到底都只是上層組織統治下層百姓的工具。

春秋時期,諸侯雖然各據一方,但天下還是周天子的,此時各地即便是暗流湧動,但還是相對和平,用一套理論去穩定民心就是當時上層想要的局面,也促成了諸子百家的茁壯成長,此時而言,儒家理論還是相對受用的,很多百姓,特別讀書人是很信奉儒家學說的忠孝仁義孝悌廉,統治者也樂於看到天下臣民安分守己...

但始終人的行為除了有禮法的約束,更多的還有慾望的驅使。

天下由治到亂只是時間問題,即使聖賢輩出,也只能保朝夕,而未能逆大勢。

太平盛世,文人可以當道,但是改朝換代,歷史更替,卻從來都不是文人用嘴皮子說出來的~~~


蕉蕉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在於恢復周公的禮制,也就是周禮。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是希望恢復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從而保障社會的穩定。因此,這就使得孔子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反侵略性、反兼併性。

孔子在魯國曾經也做過官職,孔子在做官期間,從來沒有主張去討伐、侵略過哪個國家。

然而,春秋戰國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也就是周公開創的以禮治國的一整套政治制度,面臨瓦解。

春秋戰國時,周天子已經沒有能力去捍衛國家的統治秩序,於是各諸侯國紛紛坐大稱霸,這就必然帶來諸侯國之間弱肉強食。

於是,各諸侯國之間互相征戰,成為常態。

可以說,春秋戰國是舊的周禮土崩瓦解,新的統治秩序正在締造,當時的中國也正在從邦聯制邁向中央集權制。

在這種情況下,孔子當時主張的儒家思想與時代趨勢是背道而馳的,所以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貫徹。

其實孔子的儒家思想從誕生以來,長時間沒有能夠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一直到西漢武帝時,儒生董仲舒對儒家思想作了比較大的調整,使得儒家思想裡面除了保留孔子提倡的仁政,禮治等核心思想外,還揉合進去了君權神授等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有利於國家統治的穩定。

基於此,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從此以後,儒家思想才成為中國統治階層的正統主流思想。

至此,從孔子集成儒家思想,到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成為國家的主流正統思想,中間經歷了400年左右的時間。


李子說書


在春秋戰國時代,因為各個霸候分割了周朝的土地,每個霸候的野心勃勃,都想用最快的速度去掠奪他國的土地,而最快最捷便的力量,就是武力豪奪,,而孔子的儒家思想講究的是仁義,禮讓,剋制情緒,避禍免法之類,安定社會,長治久安的教育思想,是要經歷數十年幾代人,甚至更久遠才顯成效,這些諸候霸主哪裡等得及呢,所以有的諸候明知孔子儒家思想能治國興幫,也棄之不用,甚至圍困孔子,不讓他遊歷,就是此理。


浮萍奇嘯


儒學的政治理念要成立,是需要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穩定的、溫和的政治框架。

亂世當行殺伐。殺伐不是目的,而是恢復或重建這個秩序。

儒學在治理理念方面的悖論也在於此,儒學需要一個穩定而溫和的秩序,但儒學本身卻是建制派,希望的是在現行秩序框架內實現儒學的人文理想。所以,儒學自己建立不了這個秩序,所以才有後世的被獨裁的皇權所利用。但獨裁的皇權是私天下,而儒學的理想是大同、是天下為公。將天下為公的理想建構在私天下的秩序上,這就導致了儒學的異化。

儒學是夫子所創立,而夫子少也賤,其後的儒家骨幹弟子也多為寒門出身,富貴點的都破門而出去了法家那。所以,儒學本身是沒有自己的國家治理經驗的,而是將自己所熟悉的鄉村小共同體的經驗直接拔高到國家治理層面。

其實呢,題主的問題,是好事。我反覆說,儒學代表的是我們種花家的理想主義,後世儒學消化吸收法家而成為國家治理指導思想之後發生了什麼情況大家也都知道了,當理想淪落為實際政治中的利益纏鬥之時,也就是我們這個偉大文明動力喪失的時候。

但這又是儒學的一個悖論,儒學是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但儒學的價值指向又是人世間、又是民眾福祉,是必須經世濟民的。

正如我曾經指出的,作為儒學的理想人格,君子是垂範、是以身正天下,是要以理性來剋制氾濫的慾望和情感。但儒學的出發點與價值指向卻是仁,仁者愛人,君子的動力本就是對這家國無比的熱愛與不捨。所以,儒門的君子就不是自動均衡穩定的,而經常處於一種緊張、糾結與衝突中。

當然,從沒有什麼一勞永逸、從沒有什麼畢其功於一役,或許也正是這一個又一個悖論,才歷經兩千餘年,而儒學能仍有其永恆魅力所在,儒門的君子仍能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和張力。

放在大歷史的角度看,對於我們這個經歷過太多風風雨雨的古老文明來說,什麼理念、什麼思想根本不值一提,不滅的精神、不熄的動力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儒學內在的這種種矛盾結構,反而重要的多。





儀涵


很明顯,儒家要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就是要求向權威臣服、造集權於世。按理說各國國君理應喜歡這套理論才是。可孔子偏偏不招人待見,因為他所倡導的君君臣臣中的君並非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國君。在孔子心裡只有天下、只有天下之君——周王。在他眼中那些國君們才是君臣中的臣。包括他的祖國魯國和魯國國君及魯國國家人民政府,在他看來魯國那隻不過是天下的一小部分,魯國國君和魯國政府也只不過是天下政府天下之君的打工者,根本不是他“忠君愛國”思想中要忠要愛的對象。況且眾所周知的,孔子也從沒提過什麼“忠君愛國”,如果非要總結個什麼的話,他提出的也只是“忠君愛天下”。魯國在他眼裡也更是家鄉而不是祖國。 孔子以為,周王應該是這個權威,現在的很多人也這樣認為。可週王自“誕生”的那一天起,他就沒想到要做一個極權式權威。他的誕生,是為了除不平主正義。商王亂天下促周王生,周王除商王,天下平,正義復,周王主之。 孔子總結了“詩,書,禮,易”,總結來總結去沒總結出個無為而治,沒總結出個自由平等,卻讓他向老聃學會了個“無中生有”。這個“無中生有”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平白把一個“無為而治自由自在的”好名聲讓給了老子。老子幸甚,牽個妞西遊去瞭,哦不,是牽頭牛去瞭。帶個妞不如牽頭牛?不像道家作風。可誰又知他到底是帶還是牽,抑或都有?——得,又跑題。 不幸的是,各國諸侯在珍惜且維護爭取自己權利的同時沒有尊重他國的權利,忽視了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力量平衡乃和諧制約之本,於是造成了武力濫用、貪慾擴張妄圖鯨吞天下蒼生之權利。其直接後果是不但自己的利益無法維繫,更給嬴政這個西荒宵小之徒可乘之機,讓他打著結束天下戰亂解放蒼生於水火之大旗、行獨裁天下之不恥之實。天下從此再無自由再無詩書,蒼生盡失天下成就一家之國。國中自此不再屬百姓千姓萬姓,天下於是隻有一姓姓嬴姓劉姓李姓朱姓XX姓XXX。 我懷疑老子見孔子之後那無奈的西行是穿越了小亞細亞途徑美索不達米亞、最終到達了古希臘。



colorchina


引言:

儒家思想自從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儒家思想主張“仁治天下,克己復禮”,自從西漢時期至今一直被人們所遵從。那麼為什麼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不被遵從呢?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之間相繼出現你徵我伐的動亂局面。這個時期,同時也是文化極為鼎盛的時期,文化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學說和門派,例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史稱“諸子百家”。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在諸子百家之中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門派。

孔子主張個人要“克己復禮”,君王要實行仁政,並且恢復周朝的禮樂制度。孔子為了宣揚他的思想,周遊列國。但是他的思想好像都不被列國君王所認可,以至於諸侯國的君王們都對他避而遠之。用今天的話來說,孔子周遊列國是到處面試,到處碰壁。其實,孔子的思想在當時的社會只能算是一個理想,因為他不符合當時的社會實情。

那麼,為什麼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當時行不通呢?

  • ⑴ 孔子主張“民為貴,君為輕”,倡導君王要實行仁政,寬以待民。春秋戰國時期,老百姓的生死存亡根本不被君王重視,在那個時代,君王才是至高無上的。孔子的仁政思想,主要是君王通過輕徭薄賦來達到廣納民心的作用。但是這一項,極大的觸動了以君王為首的貴族利益。因為在封建時代,貴族們都要通過對百姓的徭役賦稅來維持自身統治。

孔子給他的弟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他看見一個老婦在山野裡哭泣,哭的非常傷心。老婦告訴孔子,他的丈夫被老虎吃了,他的兒子被老虎吃了,現在全家就剩下他一個了。孔子問老婦人,你為什麼不搬離這裡呢?老婦人告訴孔子,外面的苛政太厲害了,搬出去的話活不了的。孔子告訴自己的弟子們:“苛政猛於虎也”。

在這樣一個敲骨吸髓的時代,孔子主張輕徭薄賦,愛民如子,這樣的主張統治者能接受嗎?

  • ⑵ 孔子主張“以德報怨”,這在春秋戰國時期是非常理想化的。俗話說“春秋無義戰”,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征討,對每個國家而言都沒有正義的戰爭。如果這個時候,有哪個諸侯國希望通過以道德來感化對方,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 ⑶ 孔子主張的“禮”過於繁瑣,有這樣一個說法,周禮三千,涵蓋了婚喪嫁娶等等禮儀。這樣繁瑣的禮儀,對生產力和人們創造力是一種限制。傳說,孔子必須穿規定顏色的衣服,就連待客時自己所坐的方位,都必須分毫不差。周禮更是等級森嚴,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等級的禮樂,不然就是僭越。而春秋末期早已是禮崩樂壞,諸侯們早已摒棄周禮的等級制度,開始公然使用更高等級的禮樂。而此時的孔子,卻主張恢復周禮,恢復尊卑有序的秩序,這對於諸侯們來說是不能答應的。

因此,儒家學說不適應春秋戰國時代的國情。春秋戰國這樣的大爭之世,需要的是一種短時間能夠見效的制度,而儒家思想卻需要千百年文化上的浸潤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春秋戰國變法主要以法家為主,而儒家學者雖然也參與國家的治理,但是並沒有受到重用。但是,儒家學說雖然沒有在春秋戰國大行其道,但是卻形成了一種文化氛圍,對民眾起到一定的薰陶作用,這對漢朝推行儒家學說奠定了基礎,更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意識形態。

我是一觀瀾,一個用心寫作的歷史愛好者,我會用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位讀者,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支持我!

聖恭安


儒家思想雖初生於春秋時期,但我們人類對任何事物、思想等認知都結過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初生(誕生),檢驗,確認,最後接受這樣的過程,儒家思想雖初生於春秋時期,到戰國時期就是一個檢驗的時期,這個檢驗時期一直延續到楚漢相爭才得以確認,在西漢時期最後被接受,並由董仲舒加以完善延伸…就說近代的純電動車也走過類似歷程,從初生到消失到重新發展。


劉摯仙老夫子


儒家倡導仁愛治國!春秋爭霸各君王的內在政治思想是法治律令霸治安國安邦,方能縱橫春秋時期之八方天地!因此,“儒治方略”大多得不到各諸侯王的支持!“儒治方略”比較適合天下已定,黎民安居樂業,這樣的社會環境!所以儒家思想未在春秋時廣為傳播!


三界遊童


戰爭動亂年代,能活著就不錯了,哪來的閒情逸志談天說地,文化的興起發力都是靠在和平時期的潛移默化未雨綢繆的發力弘揚。到拼到最後養兵千日戰至生死存亡之際,方知國家在平時文化薰陶出來,代表民族精神的救亡精英們(如毛澤東、周恩來),才是一個國家的救命稻草,誰的國家文化強,誰的民族救命稻草就會多,民族就能永遠不滅。所以文化是護城河,是城牆,要靠平時高築,戰時已來不及了,只能用來救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