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道士,揚言自己九月九日飛昇,當天10萬人圍觀她“成仙”

導言

成仙得道、羽化昇仙,皆是虛無縹緲之事。現代社會,羽化登仙后,有“燈紅酒綠、花天酒地”嗎?若沒有,昇仙有何用?地上蘇杭,勝似人間仙境!

但對於不少古人來說,成仙了道是絕對存在的,甚至不少人為之付諸行動。不少人從小就接觸經學,這類人被說成與佛教、道家有緣,長大後,必然是一方大師!

23歲女道士,揚言自己九月九日飛昇,當天10萬人圍觀她“成仙”


心灰意冷、墮入空門

不難發現,即便現在,信教的人依舊不少,各大寺廟、道觀中依舊有人唸經誦佛,追求心靈的通達。但是這並非求“長生”,而是求知!但在古代,這就完全不一樣了,就單單說求仙之事,秦皇漢武,作為其中的代表,花費畢生之功,傾盡全國之力,只為長生、不為昇仙,這是為何?

因為人世間繁華,割捨不掉!而那些求仙的人,無不都是想要脫離人世間的。就好比王家之女王燾貞,年僅23歲,就因“昇仙”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神仙,算得上古代勞苦人民最後的寄託。王燾貞生於古代,又是女子,受的苦難也就多些。加之王燾貞年幼多病、生有疥瘡,因此並不受父母喜愛。

23歲女道士,揚言自己九月九日飛昇,當天10萬人圍觀她“成仙”

王燾貞年幼不學女紅、不讀《四書五經》,彷彿野草一般,肆意瘋長。有人或許會說這樣不是挺好,學一點其他東西,思想通達一些,總歸還是不錯。可惜,這是封建社會。就算王燾貞不學女紅、不讀《四書五經》,也沒有多大機會接觸到更多解放思想的書籍。頂多,就接觸瞭如《金剛經》等道家、佛教的典著。也正是這份特殊的遭遇,為王燾貞之後墮入空門埋下了引子。

王燾貞想要擺脫現有的枷鎖,想要求仙問道,求知玄黃之術,可是家中還是給王燾貞安排了一門親事。但在王燾貞沒過門前,未婚夫徐靜韶就病故了。父母不喜、未婚夫早亡,王燾貞求知之心變得更加強烈!

23歲女道士,揚言自己九月九日飛昇,當天10萬人圍觀她“成仙”


墮入空門、漸生厭倦

王燾貞本就不受父母喜愛,如今未婚夫早亡,王燾貞自然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最終王燾貞歸於深山。守節三年、自此出家,法號“曇陽子”

不曾想,王燾貞修行還真有所成就。不少人慕名前來,加之其王家之女的身份,不少人與之攀附,其中不乏文人墨客。

23歲女道士,揚言自己九月九日飛昇,當天10萬人圍觀她“成仙”

一時間,王燾貞成為眾人口中的“仙姑”,認定王燾貞有成仙之機。王燾貞自幼知曉典籍,雖不曾修習百年,卻頗有成效,不少文人墨客紛紛拜訪,與之相互交流。

既然他人斷定王燾貞能羽化成仙,若是再來一點契機,羽化昇仙也就順理成章了。果不其然,在王燾貞日夜思索下,腦海中幻想之事出現在夢中。王燾貞不曾勘破知見障,還以為這就是“仙人託夢”。

夢醒之後,王燾貞向門下弟子宣佈,將要於當年九月九日飛昇。事情傳開,當地居然聚集了十萬人來看。那麼,王燾貞真的昇仙了嗎?

23歲女道士,揚言自己九月九日飛昇,當天10萬人圍觀她“成仙”


捨棄一生,獻身神學

王燾貞始終脫不得俗,畢竟朝廷、民間,都對這位王家之女異常關注。既然做不到完全通達,也就生出些許厭倦。王燾貞聲稱自己厭倦了,稱自己修仙修的差不多了,將於九月九日飛昇。

而在九月九昇仙的前一天,王燾貞再一次來到徐靜韶墳墓前,沉默無言、靜靜思考。在一番緬懷、思考中,王燾貞絞發於此

次日,也就是九月九這一天,十萬百姓真看到了王燾貞“飛昇”(丹藥中毒身亡),讓當時觀看人驚歎萬分,是又哭又拜,持續數日才結束。

王燾貞一生,與經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年幼初學,就表現出極具的聰慧;之後出家,更是有所成就。此番種種,最終捨棄生命,也被視作為神學獻身。對於王燾貞而言,這或許就是最好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