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元謀縣:鋪築鄉村振興“幸福路”

春回大地,熱壩元謀生機盎然。一條條寬敞平坦的公路如鑲嵌在大地上絲段延綿展開,沿線遍佈飄香的瓜果蔬菜,一路將幸福生活延伸到全縣22萬群眾的心坎裡。

“過去出行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如今是‘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條條公路通四方,太方便了。”說起家鄉交通條件的鉅變,涼山鄉那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肖建洪感嘆不已。那迪村居住的大都是“直過民族”傈僳族。去年,村委會實施了4條鄉村公路硬化,打通了進村入戶道路,為群眾實現脫貧致富奠定了重要發展基礎。

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有傈僳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55戶5460人,大多聚居於生存條件惡劣的姜驛、江邊、涼山等偏遠、高寒山區,道路不暢嚴重製約了群眾發展積極性。近年來,聚焦“直過民族”脫貧,元謀縣找準致貧“根子”,組織實施一批“直過民族”自然村公路硬化工程項目,目前已累計投資5207萬元,實施自然村通硬化路項目42個115.71公里,全面打通了直過民族群眾的脫貧致富路。

聚焦產業發展,元謀縣創新“農村公路+產業”模式,投資1200萬元,實施全長13公里的元謀縣城-平田鄉(元平路)項目。該路段比老路縮短22公里,在方便沿線2萬多群眾出行的同時,還帶動了沿線特色產業發展。以受益最大的平田鄉為例,該鄉依託元平路,立足自身區位和資源優勢,以建設“萬畝葡萄千畝甜橙”為目標,著力打造旅遊觀光采摘長廊,發展100畝以上蔬菜種植基地16個14000畝、產值1.12億元,發展葡萄種植基地7個6000餘畝、橙子種植基地10個2500畝、產值達1.5億元。

圍繞“美麗鄉村路”助推旅遊發展,元謀縣還將公路建設納入景點、景區建設規劃,以公路為線串起各個景區、景點,全力打通全域旅遊的交通脈絡。

目前,當地已投資9.71億元,實施紅色旅遊路、鳳凰大道等5個重大項目。以鳳凰山元謀人世界公園為中心,輻射平田旅遊觀光采摘長廊、物茂土林(AAAA級景區)、新華浪巴鋪土林的旅遊大環線圈初具規模。

“水泥路直接通到家門口,路越來越好走,種的蔬菜可以隨時拉到縣城裡賣,來縣城打工也方便,日子越過越幸福了。”對交通變化給生活帶來的好處,涼山鄉那迪村委會的貧困群眾連連點贊。

目前,元謀縣通鄉、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率達100%,“網絡全鄉、四通八達、出行便利、貨暢其流”的農村交通環境日漸成型,服務鄉村振興作用日益凸顯。

雲南網通訊員 段衛麗 楊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