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猪场里有猪得了非瘟,猪全部都会死吗?为什么?

用户4929026712017


猪场里有猪得了非瘟,猪不会马上全部死掉,很多是被活埋处理才死掉的。也就是说,猪场有猪得非瘟,最后都会全部死掉。



我们先来了解猪瘟发病的表现:

1、猪瘟发病初期:猪只表现懒散、精神沉郁、目光呆滞、不爱进食;  

2、猪瘟发病前期:猪只全身皮肤泛红、体温升高至40~41℃;


3、猪瘟发病中期:猪只皮肤潮红、呼吸急促、耳缘发绀、喜卧;  

4、 猪瘟发病后期:猪只不运动喜欢卧睡、驱赶不动、后肢/腹部发红、耳朵发绀、拉便带血,最后慢慢死亡。

所以我们想要减少猪瘟带来的损失,就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猪场有猪得了猪瘟,猪场的猪会出现以下情况。

1、猪场有猪得了猪瘟前期症状,很多养殖户只把它当普通流感有打退烧针。。第一针是会有不错的退烧效果,一般打针后2-3个小时采食量就会部分恢复,病猪会起来吃食,养殖户就以为猪瘟得到了治疗。其实等退烧药药效过了之后还是会再次发烧,这时再打第二针就会有两种可能,一种猪温度没降下来不久就死去了;还有一种温度降下去了,猪也正常吃食了,但过不了几天就死去了。



2、猪场有猪得了猪瘟死去了,但还有很多猪没有死去。虽然这些猪还活着,但以前感染了猪瘟,必须处理,只能拉出去挖坑活埋了,虽然看着很残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综上所述,猪场有猪得了非洲猪瘟,最后都是会死掉的,不能留活口。


目前,非洲猪瘟还得有有效疫苗能解决,但我们可以根据非洲猪瘟怕高温,怕干燥,怕碱性三个弱点来预防猪瘟疫情的发生。

1、保持圈舍清洁,每日及时清理粪堆,猪舍内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保暖及适当饲养密度,给猪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2、经常用强碱消毒液给猪场消毒,减少猪瘟病毒的生存与传播。


3、提高猪免疫力,提高猪群机体免疫力是预防猪瘟的有效方式,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在饲料中添一些能提高免疫力的药剂,同时让猪平时多运动。

4、对于养猪场需要严格控制猪场工作人员、运输车辆和易感染动物的出入,进出养猪场时应该要进行严格消毒,避免携带病毒导致猪场发生疫情。

5、尽量室内养猪、避免和野猪等有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的毒虫接触叮咬。定期检查猪,一旦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6、不要给猪喂养发臭发酸的泔水剩饭,也不要喂垃圾等有害食品。


7、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如果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要及时将所有生猪进行扑杀并深埋,这是目前唯一的防治措施。

在猪瘟有效疫苗还没研制成功上市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方法来预防猪瘟疫情的发生,减少猪瘟疫情带来的损失。

以上就是小欧个人看法,觉得小欧说的有道理点赞关注转发一下,也欢迎你留言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孤狼小欧


猪场一但得了猪瘟如果及时发现,还是能挽回不少损失的,本人经历几起非瘟,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猪场存栏四千九百头育肥猪,元月17号进苗,2月中旬有一头死亡异常,技术员解剖后发照片给我,我疑似非瘟,第二天带测试盒去测,结果阳性,由于一栋有六百多头,老板舍不得处理。而且其它猪只没有异常,老板放松警惕了,结果十多天后这一栋控制不住了,五月二十七号清场。由于猪场另一边在建设五月初完功,和发病圈舍中间建一隔离墙。六月三十号上一栋六百六十头,老板让我进场指导。七月八号又上一栋六百六十头,七月十四号发现第二批进的一头猪苗异常,立即进行隔离,猪舍带猪消毒。第二天测试盒检测为阳性,立即把病猪埋掉,全场包括新猪舍没有上猪的都彻底消毒,场内猪舍外全部用农药喷洒一次,猪舍带猪用双用脒喷洒,一周后猪舍内再用一次。七月十七日用荧光pCR检测病舍六头猪四头阳性。然后这栋十八头全部埋了彻底消毒,八月三十号采十头,荧光pCR检测全部阴性,期间处理四十二头。但保住了六百多头仔猪。第二例为有一户关系不错,十月八号要进猪苗一千头,其中还存栏一千头,十月六日打电话说有一头猪生病,问了情况后感觉有点怀疑,让他把猪处理掉,第二天派人去采样,结果有三个阳性。八号的猪苗立即取消,然后按照方案执行,但中间又处理掉一头。目前猪群正常,今天又采样了,还没有检测。但从目前反馈的生产情况看应该正常,不喜勿喷,这是本人的亲身经历,目前还住在上边猪场,准备最近一千二百多头猪出栏后,再回去。


蒙城生态养殖


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可以有两个维度来分析。如果你是一个守规矩的人,猪场里一旦有猪得了非洲猪瘟,猪全部都会死,因为非洲猪瘟是一类动物疫病,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猪场里的猪必须全部扑杀。由于非洲猪瘟是没有疫苗可防、无药可治的传染病,为了控制传染源,初期甚至连猪场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猪都要求扑杀。换言之,不但这个猪场的猪都要死,就连3公里内的猪都要死。

如果你是一个相对灵活的人,猪场里有猪得了非洲猪瘟,猪不一定全部会死。关键是第一时间果断拔牙。比如发现猪异常死亡,第一时间用非洲猪瘟快速检测卡检测是否病因为非洲猪瘟,如果是,马上把本栋猪舍内的猪全部扑杀,然后全面消毒,同时密切观察其它猪舍的情况,一有异常,果断扑杀。现在非洲猪瘟病毒的毒力有所减弱,根据一线的生产经验,不少猪场通过果断拔牙、带毒生产保住了不少猪。

当然,如果发现有猪得了非洲猪瘟,但你的动作缓慢,拔牙不果断,范围太小,效果就会比较差,很可能大部分猪还是躲不过这一劫。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畜牧大集网


若猪场里有猪得了非瘟,猪全部都会死吗?为什么?

按照目前的政策是这样的,发生非洲猪瘟,只要是经过官方确诊的,就必须要全部扑杀,即便是有些没有非洲猪瘟症状的,也要扑杀,所以,目前来说是这样的全部会死的。



经过拔牙的猪,不一定都会死亡的

其实在临床实际中,通过一些养猪朋友发馈的情况来看,早期拔牙处理及时,是可以保住一大部分猪只的,死亡也不是很高的。但是有一些非洲猪瘟早期发病的症状和一般的发热性疾病是一样的,所以会被当做一般的疾病去治,打过后会有一部分猪,在体温退到正常以后,吃料,但是随后又会出现不吃,而且温度会下降,这个时候死亡会很快的,这个时候非瘟的一些特征性的症状就会显现,此时非洲猪瘟病毒,已经在整个猪群中传播开来,错过了最佳的拔牙时期,也会造成全军覆没的情况。




我是兽医小卢,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务三农,立足养殖,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资讯,实用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兽医小卢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病毒大部分都是属于非洲猪瘟病毒强毒株感染,一旦猪场有非洲猪瘟发病猪,那么这个猪场所有的猪几乎都有伤亡。



先简单了解一点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是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的传染病,病毒传播能力强,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跨界传播能力,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主要因器官出血而死亡,因为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是一种大的双链DNA病毒,病毒侵犯猪的淋巴和免疫系统,最为典型的剖检症状是脾脏肿大到正常脾脏的几倍,全身淋巴结出血,后期心脏,肾脏,肺,心脏都有严重的出血。

因为非洲猪瘟是病毒性疾病,使用抗菌素也是无效的,打破非洲猪瘟唯有靠疫苗,和猪场自身强大的生物安全体系才能做到。


我国出现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是在2018年的下半年,自从非洲猪瘟来到我国后,全国各地的生猪养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生猪的产能也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其实不光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再发达的养殖业,一旦有致病性的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都将会引起猪的严重发病,健康猪群也几乎全部会发病,且大量死亡,因此非洲猪瘟对于生猪养殖而言是全世界公认的头号杀手。


猪病课堂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是怎样的,反正我们猪场是没有一个活的,当然还有些没有发病。只是在确诊为非洲猪瘟以后,全都被无公害处理了。有些养殖户说他们的猪感染非洲猪瘟以后幸存了下来,当然是真是假咱也不知道。根据目前的观测,只要感染非洲猪瘟的猪是没有幸存的。因为有些病毒可以潜伏的时间很长,即使有些生猪感染了发病了,有可能在那些没有发病的猪体内继续潜伏两个星期左右。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

并不是说所有的感染非洲猪瘟的猪他都会死亡,我们猪场里面5000多头猪一夜之间倒了一半,那肯定还有剩下一半呀他们必定也被感染了,为什么没有同一时间死亡?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类型不太一样,这5000多头猪让我们厂里面的员工拖了两个星期,猪场是单体栏,虽说是去年10月份以后,生猪也发胀了,很难拖出去。


①超急性型:这种类型的生猪来不及反应直接在猪圈里面就死亡了,我们那个厂里面就是这样的,5500头的母猪场,第2天去养猪的时候一夜之间倒了一半多,剩下的还有存活的。

②急性型:这种类型表现为高热、食欲减退、皮肤出现大面积的出血,妊娠母猪流产等,有些两个星期了还不见死亡,然后慢慢的就开始越来越严重,最长一个月才会死亡。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养殖户说他们家的猪感染非洲猪瘟以后存活了下来,你当然没有见过他死,因为你已经把它给卖了。你让他再活下去,他肯定还会死。

③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这种类型它的感染性并不是特别的强,主要是针对于猪的免疫器官造成损伤,这种类型也会死。其实并不是这个病毒造成死亡的,是因为他摧毁了猪的免疫系统,后期一个稍微的碰伤有可能也会造成死亡。死亡率比较低最低只有30%左右,这一种当然是不太可能死亡的。


最典型的一些症状:他们的耳尖基本上发红,全身随处可见渗出性的出血、斑红、紫红色随处可见。

肯定是有那么一两头猪幸存下来的,但是现在不管你能不能生存下来,只要发生了非洲猪瘟里面全部的生猪都要扑杀,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养殖场,因为他们有补贴、力度比较大,有资金、基本上进行无公害处理以后、再加上一些保险和补贴不赔钱,因此他们处理也比较积极。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可以明确的是,非瘟目前不会所有发病猪群的100%死亡。

这里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简单处理,不做严格的隔离

如果猪场不管不问,使非瘟自然传播。经过许多猪场的实践,我们发现,猪场死亡率会较高,一般情况下,如果致死率及发病率很快,猪群会有5-15%的耐过率。

耐过的猪一般都是感染过非瘟(高热、厌食,但一般发展不到便血,身上出血等症就恢复),最终康复的猪群。这类猪群就存在非瘟的特异性抗体,一般不会再次感染。

但是一般的猪场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损失。




第二种情况:坚持隔离、消毒等措施

如若条件允许,猪场能够很好的做到及时的隔离,根据非瘟的接触性传播特点,做有效的隔断、合理消毒、适时的提升免疫力等方式来杜绝其感染其他猪群,这样做的猪场较多,处理效果也有很多成功的典范

上图: 野猪感染后也并非全部死亡



总结:

对付非瘟的方法,依然是拒之于大门之外!怎么做,就要看各位猪场自身情况了。

万一疑似感染了非瘟,心态放稳,非瘟传播速度很慢。根据目前的传播发病特点,先制定合理有效的可实施办法,要有信心,一步步来,仍然能够将其控制到一定范围内


知猪先生


猪场里有猪得了非瘟,猪不会马上全部死掉,很多是被活埋处理才死掉的。也就是说,猪场有猪得非瘟,最后都会全部死掉。

我们先来了解猪瘟发病的表现:

1、猪瘟发病初期:猪只表现懒散、精神沉郁、目光呆滞、不爱进食;  

2、猪瘟发病前期:猪只全身皮肤泛红、体温升高至40~41℃;

3、猪瘟发病中期:猪只皮肤潮红、呼吸急促、耳缘发绀、喜卧;  

4、 猪瘟发病后期:猪只不运动喜欢卧睡、驱赶不动、后肢/腹部发红、耳朵发绀、拉便带血,最后慢慢死亡。

所以我们想要减少猪瘟带来的损失,就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猪场有猪得了猪瘟,猪场的猪会出现以下情况。

1、猪场有猪得了猪瘟前期症状,很多养殖户只把它当普通流感有打退烧针。。第一针是会有不错的退烧效果,一般打针后2-3个小时采食量就会部分恢复,病猪会起来吃食,养殖户就以为猪瘟得到了治疗。其实等退烧药药效过了之后还是会再次发烧,这时再打第二针就会有两种可能,一种猪温度没降下来不久就死去了;还有一种温度降下去了,猪也正常吃食了,但过不了几天就死去了。

2、猪场有猪得了猪瘟死去了,但还有很多猪没有死去。虽然这些猪还活着,但以前感染了猪瘟,必须处理,只能拉出去挖坑活埋了,虽然看着很残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综上所述,猪场有猪得了非洲猪瘟,最后都是会死掉的,不能留活口。

目前,非洲猪瘟还得有有效疫苗能解决,但我们可以根据非洲猪瘟怕高温,怕干燥,怕碱性三个弱点来预防猪瘟疫情的发生。

1、保持圈舍清洁,每日及时清理粪堆,猪舍内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保暖及适当饲养密度,给猪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2、经常用强碱消毒液给猪场消毒,减少猪瘟病毒的生存与传播。

3、提高猪免疫力,提高猪群机体免疫力是预防猪瘟的有效方式,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在饲料中添一些能提高免疫力的药剂,同时让猪平时多运动。

4、对于养猪场需要严格控制猪场工作人员、运输车辆和易感染动物的出入,进出养猪场时应该要进行严格消毒,避免携带病毒导致猪场发生疫情。

5、尽量室内养猪、避免和野猪等有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的毒虫接触叮咬。定期检查猪,一旦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6、不要给猪喂养发臭发酸的泔水剩饭,也不要喂垃圾等有害食品。

7、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如果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要及时将所有生猪进行扑杀并深埋,这是目前唯一的防治措施。

在猪瘟有效疫苗还没研制成功上市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方法来预防猪瘟疫情的发生,减少猪瘟疫情带来的损失。

以上就是小欧个人看法,觉得小欧说的有道理点赞关注转发一下,也欢迎你留言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V爱世界


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非洲猪瘟疫情信息来看,有的猪场发生疫情后,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有的猪场死亡率相对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问题的关键在于猪自身非特异性免疫的强弱。防控非瘟,保护易感动物、坚持“养重于防”也是关键一环,目前国内的猪群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在做好生物安全措施的同时,还应重视猪机体本身抗病力,减少发病率,这是大家容易忽视,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后期,非瘟如果无法快速在我国彻底根除,机体适应非瘟病毒以后,病毒快速致死猪只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少,猪是有可能在感染的情况下存活下来的(与当前猪感染蓝耳病病毒原理类似),当然,前提是猪抗病力要比较强。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猪的抗病力,预防猪重大的疫情呢?个人在这里仅提一点:就是大家一定不能贪的小便宜和不能省的钱,不能在行情低迷的时期选择廉价的饲料而忽视了饲料营养,从而导致猪机体免疫力低下。


天天最新猪价


我个人认为目前条件下非瘟可控可防不可治,温热症,促排,可用宽肠的方法。千万别用泄,容易死亡。后续细菌继发感染,才让这个病的症状多样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