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喜欢林徽因的诗,还是徐志摩的诗?为什么?

猫咪猫咪小猫咪


喜欢林徽因这位美女加才女,喜欢她的才华,也喜欢她的性格。

润杨喜欢称林徽因为建筑师。林徽因的主要成就在建筑学方面,她著书立说。她参与设计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诗歌是林徽因的爱好,虽然她是民国时期最璀璨的女诗人,但是文学不是她的主业。《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奠定了林徽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从诗词的角度,更喜欢徐志摩的诗。

虽然不大喜欢徐志摩这个人,但是喜欢徐志摩的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徐志摩的诗给人一种白描的画面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美人一低头的温柔,美得令人的心都颤巍巍的。

与这样的美人分别,没有相约归期,只是道一声珍重!以后便不会再见!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噢,沙扬娜拉!

喜欢徐志摩一句话“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灵魂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生命都是一树一树花开,留下了绚烂的一抹色彩。


润杨阆苑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晚》,读到这首诗,我就醉了。细腻、纯真,令人心醉。再读一下她的《仍然》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徐志摩喜欢她的质朴纯真,金岳霖崇拜她温暖如春,而真正为她发狂的则是她的伴侣梁思成。林徽因初学写诗,却让梁思成爱不释手,如痴如狂。到底林徽因施加了什么魔法,竟让一向都很理智的才子也为之心潮澎湃。

《一串疯话》是梁思成先生最喜欢的一首诗,当年他向林先生求婚时即用这首诗起兴。结婚后梁思成有一次问新婚妻子,“为何选择了我?”林徽因却语气舒缓地说,“答案很长,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了吗?”

相比徐志摩,林先生的诗更值得细品。






时尚风品设计师


一方面,每一个人写出什么类型的诗,喜欢什么类型的诗,以及喜欢什么事物、人物,都是与这个人的性情、生活经历、生活品味密切相关的。从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来看,林徽因的爱情温馨浪漫,我更倾慕林徽因这样的爱情;从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性情来看,徐志摩睿智、潇洒、多情的诗人,现而林徽因的性情可以说是现代版的“林妹妹”,从性情上看我也更喜欢“林妹妹”那种类型。当然,也从我个人的性情看,也与林徽因相似,也渴望像林徽因一样得到自己想期望的爱情。

另一方面,完完全全从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诗歌来看,毋庸置疑,徐志摩在诗歌上的天赋和造诣要高于林徽因,即便如此我也更喜欢林徽因的诗歌多一些。徐志摩诗歌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而林徽因诗歌意象的丰富性与多义性,情思的客观化与知觉化,唯美形式与颓废精神的契合,集感性美、知性美、意境美、理性美与一体。

我是文萤之,我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分享给您, 希望您喜欢。


丽娟日记vlog


没有徐志摩哪会有林徽因!

徐志摩,他就是为诗而生的。他对文字的把握,对诗歌意境的塑造,非常人能及。他感性,追逐自己的内心向往,为爱不顾一切,和林徽因擦出火花后,不顾世人的目光,抛妻弃子,勇往直前。然而在他的诗歌《偶然》中,却表现出了那么的理性、随性,没有一丝的牵强。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首诗让多少分手的恋人吟诵、品味啊!很难想象写这首诗的人会为爱而狂。

林徽因其实也是一位才女,她在艺术上的造诣,对建筑设计上的建树也是登峰造极的。本来女人都是感性的,而林徽因的理性常常让我为徐志摩鸣不平。你已然投在了他的波心,怎么会不留下痕迹?你说他是人间四月天,可是你又选择了静美的秋季?当然这个选择对于她的人生来说还是非常正确的,没有梁思成,估计她在建筑设计方面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只是这么理性的人还是别写诗吧。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诗,感情是炽热的,然而就一个“水字”而已。


春也君


提起徐志摩的诗,肯定想起他那首《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民国时的才子,徐志摩代表着当时的浪漫主义思想,他对林徽因的感情也全部表达在了诗句里,鲁迅先生就评价过他的诗句,说徐志摩写出的情诗太肉麻,什么“啊呀,为你,我要死了”,真是尴尬至极。

同样作为民国才女的林薇因,自幼饱读诗书,十六岁时被她父亲林长民带着到欧洲游学,她的这段经历使自己不仅吸收了西欧的文化艺术的精髓,丰富了自己的见识,而且这期间的经历也使林薇因形成了坚韧、独立、理智的性格,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啊!


追风的大哥


如果抛却徐志摩的风流韵事暂且不谈,如今的我更喜欢的还是林徽因的诗句。无关孰优孰劣,不过人生态度使然。

如果说徐志摩的诗是秋日里的狂风,呼啸而过,满怀激情;那么林徽因的诗句便是三月的桃红,独自开放,清新淡雅。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记忆

林徽因的诗如微风般,轻轻拂过你的波心,漾起点点涟漪,也许没有大的水花惊起,但那漾起的圈圈波纹却延伸的越来越远,绵远悠长,直至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又如品茗般,初尝也许含有淡淡的苦涩,但细细回味时又有些许的回甘,这份细腻的微甜在舌尖跳动,惹得人引起无限遐思。

在最美最温柔的夜,望着悄然绽放的娉婷的花,嗅着野荷的香馥,独赏那每一瓣静处闪着星光的月明。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本是写与自己儿子的诗句却被后来当做爱情的诗,抛却这一无用暂且不谈。此刻的林徽因不仅仅含有些许温暖的情意,更有希望与母爱在心头荡漾,带着一种母亲特有的慈爱与期许,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美好希冀去展望明天的光艳, 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含情脉脉的注视着水光浮动着期待中的白莲。

这首诗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结合,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哭三弟恒 ——三十年空战阵亡

然而不为多少人所知的是,看似柔弱的林徽因,内心却掩藏着英雄般的爱国豪情,当弟弟于空战中阵亡时,林徽因用一别于往日的文字写了这首简单却壮烈的时代的诗,将自己的悲愤熔铸成点点血泪,肩负起弟弟沉默的光荣。在抗战时期,林徽因为保护残存的古建筑遗址,与梁思诚一道四处奔走,只为延续中华的传统文脉。建国之后,又为国家的建设建言献策,展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与担当。


这样的林徽因,你怎能不爱?


国学菌


个人来讲,我还是更喜欢古韵风的诗词,尤其是苏轼,黄庭坚和毛主席的诗词,因此林徽因和徐志摩的诗我都不太喜欢!


切游且悟—拒绝入坑


我只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


醉眼观花


个人比较喜欢林微因的诗,她是民国的四大美女之一,她参加过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林微因她是集建筑师、诗人、作家、教师、等等于一身的传奇女子。

她在建筑以及文学上,都得到了后世人的认可与赞赏,她的成绩是令人骄傲的。她文学上代表作,也是很多人喜欢读的之一,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想必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脍炙人口的。

很多人说她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其实是对她不够深入了解。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可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梁思成,还深深的伤害了徐志摩呢?


诺米家杂货铺


两个的诗都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