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律”的距离

前段时间,衡水中学疫情期间的作息时间表引发热议。从早上5:30起床晨读,到晚上22:00结束一天的学习任务,16小时的学习时间,包含了4节网课、7套练习题训练及纠错。


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律”的距离

(图:衡水中学疫情期间作息时间表)


在这种学习强度下,还得全靠自觉,实在让人肃然起敬。

受疫情影响,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开学仪式,同学们通过网络方式观看。明德实验学校的校长鲁江在开学仪式上说:“生活中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对的,而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果危机发展到了极点,就是转机的开始。”


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律”的距离

(图: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鲁江)

由于疫情的影响,学生们只能在家进行自主学习。但是能不能把这次的“危机”变为“转机”,就要看在这个时期里,是不是足够自律。当你停下休息的时候,别人还在努力奔跑,就这么一点点的变化,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最终你只能望着原本一起奔跑的人那个遥远的背影。


01 |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面对疫情期间的网课,有人挂着电脑打游戏;有人躺在沙发里盖着被子看体育老师卖力地教运动;有人在屏幕前坐没两分钟就要起来找吃的、喝水、上厕所……

可是,也有人用几根树枝作支撑、一块胶布做挡蓬,在网络信号更强的户外进行学习;有人在阳台上蹭邻居家的网络学习,还没有地方可以坐,常常一站就是半天;有人家在寒冷的高原上,由于学习的地方无法烤火,每天手脚都冻僵,甚至长了冻疮……即使是面对这么恶劣的学习条件,她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律”的距离

(图:站着上网课的学生)


机会向来只会被有准备的人抓住,而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做好准备。很多时候,你以为你与身边学霸的差距是“智商”,其实是日复一日的“自律”。


02 | 优秀的人,都犹如苦行僧般自律


提起蔡徐坤,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还是停留在那个在屏幕前略微紧张地说“特长是唱、跳、rap、打篮球”的男孩子。他出道的时候大多数路人其实并不看好,甚至一些“黑料”一度被顶上热搜。

一位记者在采访蔡徐坤之前,被许多同行告知:这是一位极度自律的艺人。


全网“黑”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他流量最大的时候。但是他并没有趁机到处接综艺节目捞钱,而是沉下心来,默默磨练自己的唱跳、舞台表演。近期热播的《青春有你2》频频上热搜,担任青春制作人的蔡徐坤也因为自己高情商的待人处事方法、专业的点评让人刮目相看,收获一批“路转粉”甚至“黑转粉”。就像他自己在节目中对学员说的:“不要急着回应所有声音,你的作品是舞台”。

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律”的距离


蔡徐坤曾在采访中表示:

“每天起床,我都会想清楚今天要干什么,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每天睡前,我会回顾今天的工作,有什么地方是做得好的,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

“我必须克制自己,让心态平稳下来,如果太浮躁,就不能脚踏实地做音乐了。”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一个与自己先前印象中不一样的人,没看到的是他为了扭转别人的看法背后付出的努力,和那份对于音乐理想的自律和执着。

自律的人不一定优秀,但是优秀的人一定自律。


03 | 奇(zì)迹(lǜ),写作奇迹,读作自律


如果说奇迹有迹可循,那一定是自律留下的。

《风雨哈佛路》中的女主角莉丝,为了改变命运,爬出自己犹如泥潭般的生存环境,开始了自己漫长而艰难的求学之路。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把地铁站当家……最终靠着自己强大的自律能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并且申请了全额奖学金,踏进了哈佛校园;

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律”的距离

《肖申克的救赎》主角安迪,遭人诬陷,在被判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余生的情况下,也没放弃希望。他每天用小鹤嘴锄挖洞,挖了20年,最终从洞里成功逃脱;


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律”的距离


《人生果实》是一部日本的纪录片,在豆瓣得到了9.5的高分。纪录片讲述了一位日本建筑师和他的妻子,因为对现代公寓的密集型居所不满意,二人在城市一隅打造了一处,犹如桃花源的二人居所……

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自律”的距离


有人说,真正的自律,不仅是在面对生活时的自控,更是一个人骨子里永不言败的精神自律。

所谓的奇迹,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日复一日地坚持做一件普通的事情。

距离高考只有76天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收获,就看剩下的日子里,能多大程度地自律。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再咬咬牙鼓励自己。

人生没有捷径,但是通往成功的“官方道路”里,一定有一条名为:自律。


(注:部分图片资料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