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這10萬罰單有點“冤”,只因被查實向1輛無資質網約車派單

國內的疫情正在過去,衣食住行等各行各業已經在逐步恢復,網約車作為人們出行的重要工具,也開始趨於正常,司機們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作為網約車行業最大平臺的滴滴出行,一面正在著手準備防控相關的安全標準,同時也在加強宣傳穩定司機隊伍,希望和滴滴司機一道迎接即將到來的旺季。畢竟在很多乘客心目中,獨自乘坐滴滴會比坐公交地鐵似乎更加保險,網約車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

滴滴這10萬罰單有點“冤”,只因被查實向1輛無資質網約車派單

然而令滴滴不願面對的是,各地對於網約車的監管正在趨嚴,平臺嚴格清退無資質網約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無證滴滴司機,也許很難再有機會分享下一個旺季了。近日,在當地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下,滴滴不得不在德陽、廣元等地暫停向不合規網約車派單,其他城市面臨的線上線下檢查也多了起來。前不久,上海交通部門專門約談了滴滴出行、美團出行、享道出行等網約車平臺,除了落實防控責任,同時也再次要求各平臺不得向無資質網約車派單,一旦查獲,將被予以嚴懲,直至暫停互聯網服務和下架App。

滴滴這10萬罰單有點“冤”,只因被查實向1輛無資質網約車派單

這樣的場合對滴滴而言是熟悉的,又是無奈的。自從前年的兩次滴滴順風車安全事件之後,各地因為網約車合規而引起的約談就不斷,僅上海在去年就開出了上千萬的罰單。即便如此,滴滴依然不願意立即清退不合規的司機和車輛,他們不想看到乘客打不到車,更不想看到這些司機跑到競爭對手的平臺上去。然而這一次的情況似乎有所不同,疫情造成訂單大幅減少的狀況還沒有結束,滴滴在很多城市的訂單已經不足以提供給合規司機,一些無證司機最近甚至主動選擇暫停接單。這個時期,正是滴滴清理無資質車輛的大好時機,或許滴滴真的暫時不會給無證車輛派單。

滴滴這10萬罰單有點“冤”,只因被查實向1輛無資質網約車派單

不過事實總是無情的。就在3月23日,上海交通部門組織了對滴滴和享道兩家網約車平臺的“回頭看”現場檢查,不但發現兩個平臺在防控措施上都有執行不到位的地方,滴滴還因為被查實向1輛無資質網約車派單,再一次領到了10萬罰單。

滴滴這10萬罰單有點“冤”,只因被查實向1輛無資質網約車派單

一些網友認為滴滴這10萬罰單有點“冤”,因為只是查到了一輛無資質網約車。實際上這正是監管部門線上線下相結合抽查的一種新模式,監管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能做的只能是抽查,查到一輛就證實了違規行為。在監管部門看來,只有嚴懲每一起違規行為,才能增強網約車平臺自覺合規的積極性,主動停止向無資質車輛派單,否則合規的進程就可能繼續僵持下去。

滴滴這10萬罰單有點“冤”,只因被查實向1輛無資質網約車派單


但是從以往的經歷來看,這樣的高額罰單仍然難以讓滴滴“就範”。尤其是像上海這樣對網約車需求較大,而合規車輛嚴重不足的城市,滴滴如果放棄不合規車輛,無異於放棄自己的市場主導地位,潛在的損失可能更大。因此,如果只是繼續開罰單,很難徹底解決網約車合規的問題。怎麼辦呢?或許到了該轉變管理思路的時候了。一個方向,根據市場容量,降低司機和車輛合規的標準,把一些不合規的合規化;另外一個方向,為各網約車平臺統一設定清退期限,到期如果再發現向無資質車輛派單的,懲罰的力度可以再“猛”一點,直接停止互聯網服務或者下架App。

究竟是該向左,還是該向右,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