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这样的场景和友情还有吗?

原标题:人生有些场景当真一去不复返了

2011年初夏,为了心中的迷梦,我在江南小镇随意找了一份活计,便开启了又一年的奋斗之程。

记得有一天上午,我正在车间忙碌着,就在伸手去装夹毛坯时,突然一声“段弟兄”打断了我手中的活计,回头一看,原来又是大腹便便、文俗兼具的姜弟兄。他又来看望我这位落魄的弟兄了。他多次到来引起了车间主任的注意,领导很快走过来,开口便说:“你这位朋友不错啊!老是过来看你,还真蛮有心的。”姜弟兄很快给领导递上一根香烟,两人闲聊起来,我便继续忙活了。

现今社会,这样的场景和友情还有吗?


回想2011年整个夏天,虽然工作上劳累些,但生活上蛮是热闹且富有情趣。那位姜弟兄隔三差五地骑电瓶车来到鹿山工业园看望我,在职工宿舍与我一番畅聊后,便邀我下馆子。在饭桌上,我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尽情把酒言欢,畅谈人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姜兄一边吟诵着陶潜的诗,一边抒发着心中久久不灭的“桃源情节”。吟完陶诗后,他又兴奋地给我讲起《瓦尔登湖》的故事。我静静地倾听着,深切感受到他那份渴望体验田园生活的强烈愿望。

从他的言辞里,我又分明觉察出他对爱情和女人的向往,内心深处对繁华都市、世俗生活依旧有着深深的依恋。可以坦白地说,田园和女人对来他来说,是一个矛盾体,非常令他纠结。酒足饭饱后,我们俩点燃香烟,大口吸起来,尽情享受着这份似醉非醉的快意。

在混迹车间的几个月里,除了与姜弟兄多次欢聚外,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几位来自天南地北讲义气的同事。他们为了生计,或者为了心中的一个愿望暂时落脚江南小镇一隅。

我和姜弟兄与他们都有过交谈,也曾为他们不凡的人生故事而啧啧称赞。

现今社会,这样的场景和友情还有吗?


夏去秋来。杭富大地的雨季也频频而至了。几场秋雨过后,天气便转凉了。此时我又像往年一样从苦累的劳作中彻底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理想了。当得知我又辞掉活计时,姜弟兄来寒舍探望我的次数更加频繁了。也许他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就在一次饭桌上,他欢喜地说出了心里埋藏已久的计划——体验田园生活,还邀我一同去体验。他说,他有一个亲舅舅就住在富阳山区的荒山野岭里,而且一个人生活了二三十年,让我尽管放心,生活所需的物品他早已购置好,就等我一句话了。看到姜兄如此执着,我便爽快地答应了。他看我答复得如此干脆,显得非常高兴,便叫我明天就动身。

我至今清晰记得,我和姜弟兄赶往山野的那一天旅途是非常愉快的。他骑着电瓶车载着我,我手里拎着鸡、鱼等蔬菜。沿途我们经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江南小山村,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岭。江南山野的风光确实太秀美了,树木是那么葱绿,河流是那么清澈蜿蜒,畅游其中真是灵心的享受。此刻我才体悟到,怪不得这位兄弟如此钟情山野。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驰骋,我们便来到他小舅的居处了。

现今社会,这样的场景和友情还有吗?


在登上水坝的那一刻,很快一片清澈的库水闪现在我的眼前。姜弟兄在敲了敲小屋门,半天不见人应答。过来一会儿,一只黄狗从沿着湖边的小路慢悠悠走下来。看到姜弟兄,欢快地摇起尾巴来。姜弟兄猜想,舅舅肯定上山了干活了,便叫着我顺着小路寻觅。大约走了不到一里路,很快一阵阵鸡鸭鹅、狗吠的叫声划破了山野的沉寂。鹅群像受了惊慌似得四处逃窜,栓在草棚下的狗发疯似地吠叫起来。眼前的这一幕着实让我感到惊奇,有点不敢前行了。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位衣衫褴褛、腰里挂着镰刀、肩膀上扛着柴火的老人缓缓从坡上走了下来。姜弟兄一看是小舅,便赶紧迎了上去。舅甥二人,一路闲聊起来。

到了小屋后,姜兄的小舅给我们倒好茶水后,便去灶火忙碌了,姜兄也忙着清洗鸡、鱼。我四处打量着,看看眼前的山水,逗逗黄狗,感悟着别样的生活。晚饭过后,我们便在水坝的草地上燃起了一堆篝火,温着烧酒,一边尽情畅聊,一边尽情享受着山野里的空气和月色。那一晚,我和姜兄彻夜未眠,聊了许多奇异的故事……

山野小住几日后,又到我们返回闹市的时候了。姜弟兄拍了拍肚子,一脸满足地说:“这么多年来,总算了却了一个心愿,我也做了一回陶渊明。后面单位可能要安排我去泰国务工,愿我在异国他乡能了却另一个心愿。也祝愿段弟兄今年能实现考业梦想。”

现今社会,这样的场景和友情还有吗?


回到闹市后,我继续耕耘着自己的理想。而姜弟兄一个月后便去泰国了。

人生多辗转。到2013年秋天,在姜弟兄电话里的几次邀请及缘分的牵引下,我从青海格尔木一路辗转到故乡,在故乡带着村里的一位伙计再度奔向大杭州了。漂泊杭萧的那段时日里,让我们三个年龄相仿、境遇相似的弟兄们再度聚集一起。在姜弟兄租赁的寒舍里,我和村伙听着他的泰国故事,他听着我们的故事,三人彻夜长谈,仿佛有说不尽的话语。

欢聚的缘分总是短暂,2014年开春,姜弟兄便回到了富阳老家了,留下我和村伙在杭萧一带为生计穿梭着、挣扎着……浮生多变。当后来交心的弟兄们各奔天涯时,这样的欢聚人生场景很难再有了。如今的我们也许都在各自的角落里为生活忙碌着,放眼浮华世界、闹市街头,很难再遇把酒言欢、畅谈心志的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学会努力精致地生活外,人生还要遭受精神世界的长期孤独。也许,这也是“后现代社会”的普适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