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01

西北小县多次获殊荣,她什么来历?

这是大西北黄土高原里毫不起眼的地方,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屡屡震惊中外。对于她来说,1998年是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小小的她竟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还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2002年,中宣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庄浪精神——再造一个秀美山川》报告会。如果说登上人民日报让这个小小的她被更多人知晓;那么这个报告会,则让全世界对她刮目相看。

随后,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十多个国家都派出了考察团,这些专家啧啧称赞:“这是庄浪人民在黄土高原上精心描绘的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简直是世界奇迹!”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她,究竟是谁?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02

蔓延在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梯田

这个她,不是个体,而是甘肃庄浪县。庄浪县在甘肃省中部,六盘山以西,海拔高度在1405~2857米之间。庄浪本是黄土高原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县城,因为庄浪梯田一举成了全世界瞩目的明星,后来还诞生了庄浪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看吧,眼前这梯田一层层,由高向低铺陈开来,从这座山蔓延到那座山。四面八方都是山,山连着山;漫山遍野都是梯田,梯田挨着梯田……放眼望去,视线里除了广袤的天,就是无边无际的梯田。这景象是何等壮观?这气势是何等磅礴?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那一片片井然有序的梯田里,因地制宜种有苜蓿、麦子、玉米、土豆、果树等各种农作物。虽还未到生长旺季,但不少农作物已在地里冒着油油的绿。这鲜艳的绿色和朴实无华的黄土地形成巨大反差。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梯田脚下若隐若现着一栋栋农家小院,房前屋后莫不妆点着繁茂的绿树。仔细听,风中还传来鸡鸣狗吠的声音。这景象让我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一条盘山公路沿着山蜿蜒逶迤开来……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其实,中国的梯田有很多,如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脊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等等。平心而论,这些梯田都很美,若要在审美的角度比高低,庄浪梯田并不占优势。那么,庄浪梯田就不美吗?不,她当然美,但她的美,更多在于其精神之美,在于那段艰苦卓绝的沧桑历史……

03

40万人经34年,黄土沟壑变成梯田王国

庄浪境内除了群山,便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那时的庄浪是个不折不扣的贫困县,经常水土流失,遇旱地裂,逢雨泥泻。当地顺口溜“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麦子长得像马毛,一亩难达100斤”唱出了无尽的心酸。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物极必反,穷则思变,穷怕了的庄浪人终于开始反思。1964年,庄浪人决定要把这片贫瘠的大地建设成梯田。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40万庄浪儿女,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黄发还是垂髫,一个个挥着铁锹,推着手推车,在这黄色深沟里挥汗如雨,夜以继日。人们挥动铁锹的声音,骡马的嘶鸣声,手推车吱呀吱呀的声音,相互交杂在一起,仿佛一曲有力的黄土地大合唱,盘旋在那个时代的上空。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据当地人说,修建梯田累计移动的土方高达2.76亿立方米,堆成1米的长堤,可以绕地球六圈半。在那个特殊年代,没有机器,纯靠人力移动土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说是蚍蜉撼树,但她们偏偏做到了……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从1964年开始,一直到1998年,40万庄浪儿女,凭着一双手、一把铁锹、一辆手推车,历经34年的开垦,终于把贫瘠的千沟万壑改造成了绿色梯田王国,再现了当代愚公移山的感人画面。当地人乐呵呵地告诉我,昔日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终于成了过去式,摇身一变成了保土、保肥、保水的三保田。

40万庄浪儿女,用34年造100万亩梯田王国,一举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04

结束语

在那个年代,对贫困县庄浪来说,甚至对全国来说,要把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变成梯田,简直就是一个天方夜谭似的笑话。但一贫如洗的庄浪儿女,不仅把笑话变成了神话,还把庄浪精神、庄浪经验推向了全世界……这样的庄浪梯田,怎能不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