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泛音,D、G调的5是不是都用内弦三指?泛音在弦上位置是固定的吗?

地主139013636


1.D调(1 5弦),在二胡音准仪上第12排孔位上就存在两个泛音“`1 `5”;

2.F调(6. 3弦),在二胡音准仪上第12排孔位上的两个泛音是“6 `3”;

3.G调(5. 2弦),在二胡音准仪上第12排孔位上的两个泛音是“5 `2”。

......

上述泛音相对应于二胡内、外弦上的相应的音位,其音高分别比空弦音高一个八度。

利用泛音换把示例


上图是F调(6 3弦)从第二把换至第五把位的情况。换把的大致过程:

1、换把开始时,无名指向(6 3)外弦向下伸展,无名指要虚按在二胡“`3”音的位置上(相当于在实琴上手指虚按在琴弦的1/2处),它发出的音是比二胡外空弦高一个8度的泛音。

2、在实琴上是当泛音即将结束时,充分利用泛音延续发音的时间内,迅速地上行换至第五把位(即能使食指正确地按准“`1”这个音)。

注:在二胡上主要是练习1、3的按指到位。要取得实在的效果,一定要结合在实琴上练习。二、二胡的蟹行换把

“蟹行换把”犹如螃蟹横向行进一样,采用手指“伸缩”的动作完成换把,它是完全可以避去滑音或过渡音的一种高技术换把方式。“蟹行换把”可分为“手指压缩型”和“手指伸展型”两种类型。根据虎口移动的时间窗,每种类型又可分为“手指先行”和“虎口同行”两种。

所谓的“手指先行”是在换把的过程中,先将左手某个手指先行移到新的把位,而虎口暂在原位(即是手指先行的动作),等先行的手指到达所需的位置并开始按音时,虎口及其它手指迅速跟进到新的把位。所谓的“虎口同行”是在换把的过程中,虎口与手指同步。

以下是四种不同“蟹行换把”(上行),相当于在实琴上是C调(2 6)弦的换把模式。在四个图中可重点关注手指的伸缩方向及虎口移动时间窗的异同。

1.压缩类型(手指先行)


注:在换把的过程中,食指移动领先于拇指、虎口的移动动作。

2.压缩类型(虎口与手指同步)

上图为“虎口与食指同步”(食指向下压缩)上行蟹行的示意图。

注:在换把中,虎口与压缩的手指(图中是食指)同时移动到新的把位。

3.伸展类型(手指先行)


上图为无名指先向下伸展,蟹行的示意图。无名指先行向下伸展,虎口随后跟进。

4.伸展类型(虎口与手指同步)


上图为无名指伸展,上行蟹行的示意图。在无名指向下伸展时,虎口同时向下移行。

二胡泛音换把和蟹行换把技巧就介绍到这里,明天我说一说二胡半音和递进换把,以及二胡换把应该音准如何校正。


岩烽带你去旅行


应"地主139013636"邀答!

二胡泛音,D、G调的5是不是都用内弦三指?泛音在弦上位置是固定的吗?

这道题牵涉到好些原理,比如弦的振频原理,什么是泛音,泛音点的位置,泛音在曲中的运用等等。

凡是二胡发音为金属鸣响的,它的谐振共鸣很好,如果轻拉空弦,左手浮按琴弦下滑,就会出现一个个音位清脆的鸣响,这就是泛音,如果谐振性好的二胡,就能通过泛音的表现鉴别二胡的质量。

泛音和手指按的基音(实音)的区别,泛音的振频高,而实音的振幅大,音响大就会掩盖泛音,如果我们用手指分段阻碍它们的振幅,就得到不同的泛音。

在固定千斤高度时,你可以将弦从千斤到琴码之间分为I/2、1/3、1/4、1/5找到泛音点,我们首先要弄懂,泛音是从空弦弦长分段上找到的,它是固定的。

泛音是在固定处,比如内弦弦长的1/2处,拉《光明行》时不断D、G调转挨,当拉D调三指按为i,如转G调,三指不动即为5、

这种方法是原位不动,手指不动,转换调后,音高不变,只是变了唱名。

弦长1/2发出的泛音音量最响,往往曲中凡用到1/2音位时多奏成泛音,比如《良宵》,《月夜》,《控骆驼》,《江南春色》等曲多在弦中段用三指奏出泛音。

为什么要用三指?因为把位的指法要求正好是中把的三指直伸,也可移把滑指到中间位。

因为泛音有发音特别透亮,优雅,美妙,特殊的特点,在抒情曲中遇到在这个位置的音多处理成泛音。注音的知识很多,只有分述,才能讲得细致。



谢谢你的阅读🙏!


许科云


流动手指,并非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