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昨晚,我又哄娃睡觉了,看着孩子挂着泪珠睡着的样子,我真是恨死我自己了!”


电话刚接通,她就开始向我吐苦水:“昨天晚上哄娃睡觉,孩子哼哼唧唧,一直不肯睡,眼看就要过12点了,我突然感觉一股怒火升了起来。我将孩子抱起来,往棉被上一摔,一边摇晃他一边声嘶力竭地冲他吼:‘小祖宗,你睡啊!还不睡你想干嘛?’孩子用惊恐的小眼神看着我,愣了几秒钟后就开始哇哇大哭,我瞬间就崩溃了,抱着孩子一起哭,那一刻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我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妈妈。”


这已经是玲子第四次跟我说自己吼孩子的事了,前几次也是差不多的情形。看到孩子不好好喝奶、不乖乖睡觉、大半夜哭闹,她就觉得心烦意乱,忍不住吼娃。吼完又觉得愧疚,然后第二天又接着吼,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玲子深陷其中,却又觉得无可奈何。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说实话,我挺心疼玲子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妈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一心想把孩子照顾好,但又总感觉力不从心,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难道妈妈们是真的不想好脾气吗?或许,只是进入了养育倦怠期。


1.

对孩子发火,可能是养育倦怠


很多新手妈妈,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会感觉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就如同天使一般,恨不得把人世间最好的东西都给他(她)。但是接下来坐月子、哺乳期、冲奶粉、换尿不湿、端屎把尿……这些日常琐碎,简直就要把人逼疯,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又没有雇保姆,新手妈妈面对繁重的养育压力,就很容易情绪失控,甚至陷入抑郁状态。


闺蜜玲子就属于这类新手妈妈,她的宝宝刚满5个月,因为婆婆已经过世,自己的母亲要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无奈之下做了全职妈妈。这些新手妈妈其实非常不容易,一个人24小时连轴转,大部分时间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有时候蹲个马桶的功夫都得抱着娃,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着急上火,焦虑、失眠、掉头发……长期处在这种高压之下,妈妈们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耗竭。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在这种状态下,你可能会渐渐丧失那种初为人母的新鲜感,面对养育的责任感觉压力巨大,提不起精神照顾孩子,对“妈妈”的角色感到无能为力;看到孩子由最初的心生欢喜变成不耐烦,甚至是厌恶,对孩子开始情感隔离,要么直接把孩子推开,要么陪孩子时是“人在,心不在”的状态,缺乏积极的情感投入;

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是好父母,甚至不配做父母,经常为一点小的过失责备自己,觉的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如果你察觉自己有上述变化,就说明有可能进入了养育倦怠期,但也不要心急,只要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就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2.

妈妈“倦了”,不过是因为身心俱疲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产生倦怠感并不是个别现象,据一项研究表明:大约有8-36%的父母会出现养育倦怠的状况,以妈妈为主。


为什么会出现养育倦怠呢?


● 被“完美妈妈”的人设所困


奥斯卡影后查理兹·塞隆在影片《塔利》中饰演三个孩子的妈妈马洛,老大是女儿,8岁;老二是儿子,患有易怒症,幼儿园已经多次提出让孩子退学了;老三才出生,夜里要喂奶、换尿布,二十四小时离不开人……身材臃肿的马洛被育儿生活折腾得精疲力竭,濒临崩溃,但内心仍旧对孩子充满了愧疚感,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为了做一个完美妈妈,马洛幻想出一个夜班保姆,她年轻漂亮、体贴能干,简直活成了马洛的理想。到了晚上,一切照顾小宝宝的活儿可以全扔给漂亮保姆,马洛终于能安稳睡觉了,她开始化妆、跑步,给孩子们做丰盛的晚餐,而不是速冻披萨,甚至像其他完美妈妈一样为孩子烤蛋糕、开PARTY。


直到有一天,她开车冲进了海里。


“完美妈妈”终究只是一个无人可以实现的“人设”,太梦幻,也太遥远。


● 长期缺位的另一半


有媒体发布了一份《中国家庭育儿方式调研报告》,调查显示:3成80后、90后爸爸几乎没带过孩子。


同事小雪的老公就属于大男子主义“看到油瓶倒了,都不扶”的那一类,疫情期间,因为小雪自己父母回了老家,她一个人要独自带两个娃,要管老大学习、还得当老二的“三陪”,负责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从早忙到晚。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遇到大的不听话、小的生病哭闹,老公不仅不搭把手,还在一边冷嘲热讽:“平时跟我吵架不是挺行的嘛,怎么关键时刻连个孩子都搞不定?”


当另一半长期不在丈夫和父亲的位置上,得不到理解与关爱的妻子被迫“丧偶式育儿”,在自己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还得照顾孩子,身心疲惫在所难免。


●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我刚生完孩子,成为新手妈妈的那段时间,因为亲妈还没有退休,婆婆离得远,身体又差,老公因为工作原因频繁出差,我的社会支持系统几乎完全瘫痪,那段时间感觉压力巨大,经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整个人疲惫不堪,看着一堆家务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就心烦意乱。


对新手妈妈而言,“社会支持系统”中核心的部分就是自己的父母、伴侣。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不帮年轻人带孩子,新手妈妈会因为得不到情感支持与育儿帮助而承担更大的压力,也就更容易产生倦怠。


3.

倦怠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我的一位读者在后台留言——


“那是个寒冷的早晨,我迷迷糊糊地刚睡醒,正打算给儿子端尿。当我刚抱起孩子,他显得很烦躁,一边蹬腿、一边哭闹,我耐着性子抱住他,足足等了好几分钟,儿子死活都不肯尿。我无可奈何,又担心把孩子冻着,只好把他放回床上。


当我刚把孩子放下,在小心翼翼替他盖好被子的那一瞬间,他突然“尿”了。我伸手一摸,床单、被褥湿了一大片。那一刻,我整个人气爆了,感觉不可抑制的愤怒喷涌而出。我抱起孩子,将他翻过身来,放在大腿上,狠狠地揍他的屁股。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我一边打孩子,孩子一边哭,他越哭,我就感觉越愤怒,但是当孩子转过头来,我发现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满脸的鼻涕、泪水,心一下子就软了,抱着孩子嚎啕大哭!”


试想一下,这位妈妈如果不是在看到孩子眼泪的那个瞬间,猛然清醒过来,真的无法预料妈妈的情绪失控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


所以,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倦怠情绪,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积极应对——


①在吼孩子之前,先让情绪“冷却”下来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了“冷静期”这个概念,当你忍不住想要对孩子大吼大叫时,试着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做几个深呼吸,慢慢放松下来,然后给自己两秒钟想一想:我为什么会这样?我的想法符合事情的真相吗?或许这些想法只是我的理解,而不是事情本身?


“冷静期”可以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个缓冲时间,不至于因为情绪失控伤到孩子。


②学会适时放手,寻求帮助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全年无休的“超级保姆”,而是需要一个有生命活力的母亲,在他难过的时候给与他共情,在他高兴的时候陪他一起HAPPY.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对不起,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所以,我们不妨“狠心”一点,在状态低迷的时候,偶尔把孩子扔给老公,在周末给自己放个假,约闺蜜吃顿饭、逛逛街、看场电影、喝喝茶。


③接纳自己不完美的事实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妈妈,我们逼着自己去做那个满分妈妈只会让自己更焦虑,让孩子更痛苦。


曾奇峰老师说:“做一个好母亲其实也很简单,多为自己活着,把自己变成一个轻松快乐的人——是母亲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所以,成为一个好妈妈的前提不是要为孩子尽心竭力地付出,而是要先学会爱自己。爱自己的前提就是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这个生命个体的局限性,甚至接纳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种种过失。


在养育孩子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上,妈妈们难免遭遇那些黑暗时刻,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就能走出困境、重遇光明。


作者:木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咨询师,自媒体写作者,一枚终身学习的妈妈。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国民心理健康网

国家级心理服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