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人间词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人间词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游览的过程,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古木成荫,又乘带篷的船,暗示了春来天暖,并会有风雨。

“杖藜扶我”,实际是“我扶杖藜”。说藜杖扶着我,将杖拟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及我同藜杖间的感情。

虽然年纪老了,但游兴很浓。

其实在乘船途中,他已经在欣赏春天美景了,现在又徒步游赏,可见春天景色的迷人。

人间词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

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

“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

“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

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

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

人间词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人间词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南宋和尚。志南是他的法号,因他出家做和尚,故叫僧志南,俗姓待考,能诗文。

志南的生活状态已无史可考,在当时文坛的名望也没有像“中兴四大诗人”、“二泉先生”诸人那么大。

但就凭借这短短的一首诗,以及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人间词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人间词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