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樂的郵票年冊

郵票定位冊是指按照發行時間或者編號順序將郵票插放位置固定的郵票冊,與貼票簿類似,但郵票不必貼放,而是插放入固定位置上的護郵片中。有不帶郵票圖、帶黑白圖譜、帶彩色圖譜等種類。插票頁一般還印有郵票名稱和發行資料介紹。

中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製作郵票定位冊,有郵票年冊、數年合冊及專題冊等。在郵票定位冊中,由於郵票年冊將中國郵政一年所發行的郵票全部收錄其中,並且具有物美價廉的特點,因而受到集郵者的青睞,從中獲益匪淺;即使是非集郵者也喜歡收藏它,使之成為了最大眾化的收藏品。


這些年以來,由於郵票市場一直沒有什麼起色,特別是絕大多數編年郵票都處於打折的狀態,挫傷了廣大集郵預訂戶的積極性,使得收藏郵票年冊的集郵者大幅度下降。在網絡迅猛發展的今天,集郵愛好者人數的減少乃是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

筆者以為,收藏郵票年冊應該更多地審視它的文化色彩,不宜將其能否升值作為收藏的先決條件。 中國郵政每年發行的郵票大約在30套左右,其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育、教育等一系列題材,其內容豐富多彩,而郵票年冊就是完美展現這些內容的微縮景觀,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我國在一年當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可以說是一部濃縮的動態百科全書。

郵票年冊插票頁都印有郵票名稱、發行時間、志號、設計者、規格、齒孔度數、版別、印製廠、背景資料等信息,它對於收藏者瞭解某一事情或者事件的來龍去脈無疑有著莫大的幫助。

比如說,2008年在我國汶川地區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地震、我國非常成功地舉辦了北京奧運會、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所有這些都可以在當年所發行的郵票中予以展現,每當我們翻開2008年郵票年冊欣賞郵票之時,往事都歷歷在目,為我們國家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而感到驕傲自豪。


寓教於樂的郵票年冊

“齊白石”小型張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郵票年冊中每一套郵票所記載的東西,都是值得我們回味的,有的東西甚至是難以忘懷的。 郵票年冊最早出現於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80年的郵票年冊,因為當年發行的“庚申猴”、“齊白石作品選”、“京劇臉譜”、“風箏”、“桂林山水”、“荷花”套票、“留園”等郵票現都已成為新中國郵票中的經典品種,尤其是人見人愛的“庚申年”郵票,其它所創造出的5萬倍的升值幅度,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由於1980年、1981年、1982、1983年和1984年這四年郵票年冊的價格相對較高,特別是1980年郵票年冊的價格更是超過萬元元,建議暫時選擇放棄,初次涉及郵票年冊、且集郵知識貧乏的收藏者更要分清主次,因為稍有不慎就會給自己帶來較大的損失。

收藏郵票年冊雖然是一項不錯的文化活動,但也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這是無法迴避的,可以先從價格低廉的編年郵票年冊入手,也就是以2008年郵票年冊為起點一步一步往前推,邊學習邊總結經驗,這樣不會給自己造成什麼過重的經濟負擔,只有這樣或許才能帶來某種愉悅感。


筆者以為,收藏郵票年冊之時一定要仔細查看關鍵性郵票的品相,所謂關鍵性郵票就是對郵票年冊價格起著重要影響的郵票,有的品種甚至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比如說,“庚申猴”郵票的價格為4000元,其價格佔就到1980年郵票年冊價格的一半左右。

關鍵性郵票在郵票年冊中所起作用的情況,在JT郵票年冊中尤其突出,比如說,1981年郵票年冊中的“紅樓夢”小型張;1982年郵票年冊中的“益鳥”和“遼代彩塑”小型張; 1983年郵票年冊中的“西廂記”和“仕女圖”小型張等品種,它們的價格決定著郵票年冊的核心價值的。因而這些關鍵性郵票的品種乃是至關重要。


收藏者在購買JT早期郵票年冊的時候往往會貨比三家,這無疑是非常可取之策,但也不能一味地向價格過低的郵票年冊傾斜,甚至逢最低價必買,以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其實不然;如果其價格過低的話,其關鍵性郵票的品相必定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也就是大家經常所說的一分錢一分貨,這種情況在JT精品票中表現的極其明顯。

雖說編年郵票年冊價格基本都在100~200元之間,相對於早期JT郵票年冊的價格低得多,但是收藏者同樣不能掉以輕心。比如說,2006年郵票年冊中的“運動項目”(1)郵票;2007年郵票年冊中的“競賽場館”郵票;2008年郵票年冊中的“奧運開幕”郵票等品種就存在著將其原票換成用不乾膠郵票的情況,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又比如,2005年郵票年冊中的“吉祥物”郵票是5圖連印,如果斷開,其收藏價值必定會受到影響,這一細節也一定要特別注意。(周鳳遲)


寓教於樂的郵票年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