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自省室——《道連·格雷的畫像》讀後感

最初瞭解到王爾德是因為他的妙語。“我愛人勝於原則,我愛沒有原則的人勝於全世界。”“人想要恢復青春,只消重複他曾經幹過的蠢事就行了。”等等諸如此類。彼時看見這些新鮮字句,好像看到了夏天裡洗得乾淨水靈的冰鎮車釐子。我想他真是一個妙人,洞察力強且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從裡面找到了許多被人從書中截出來得字句,有些甚至被人奉為座右銘。過去的我,多少也喜歡這些妙語。直到我讀完這本書,我才發現自己犯了個大錯誤,也明白了斷章取義是種多麼淺薄的行為。我覺得,這個出自於書中人物亨利勳爵的種種妙論,都不能脫離整個故事來看待。

靈魂的自省室——《道連·格雷的畫像》讀後感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名叫道連·格雷的美少年。他美到何種程度呢?皮膚白淨像是象牙雕塑,紅唇彷彿玫瑰花瓣,眼珠猶如藍寶石一般潤澤,一頭碎金的捲髮,以致畫家貝澤爾一見到他就深深愛上了他,崇拜他,認為他對自己的畫畫前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然後他們成為了朋友。道連順其自然地成為了貝澤爾的模特,畫家為道連創作了一幅自畫像——他稱之為一生中最好的藝術品。

而也是畫作完成的這天,道連遇到了畫家的另一個朋友,亨利勳爵。此人是一個玩世不恭,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的警言妙語和好口才讓他在上流社會左右逢源。道連也很喜歡他,亨利勳爵將自己有關青春、享樂、慾望的見解都分享給了道連。他對道連說:通過感官治療靈魂的創痛,通過靈魂解除感官的飢渴。

道連對著自己的自畫像作了一個祈禱,祈求讓畫作變老而自己永葆青春,沒想到祈禱成了真。道連在亨利勳爵的有意識引導下,放縱自我,耽於享樂,漸漸變得冷酷自私,最後因為想要毀去自畫像而死去。

靈魂的自省室——《道連·格雷的畫像》讀後感

這真是一個荒謬的故事。但作者在這個故事裡顯然是想要表達一些東西。

首先,我認為畫家、道連、亨利都代表了王爾德。道連是王爾德白璧無瑕的少年時代,而畫家和亨利則是德靈魂的不同面。畫家獻身藝術,嚴謹自律,恪守道德,亨利玩世不恭,視道德為無物。道連同畫家相處時,畫家極力想要保住他身上的純真,但道連被亨利吸引後,則墮入慾望的泥潭無可自拔。在畫家被道連殺死的那一刻起,道連就不可能再回到正途,他永遠也不可能擺脫亨利帶給他的影響。但是,在此,不能把亨利簡單地歸為任性的黑暗一面。對於道連的墮落,亨利要負直接責任,是他在道連處於內心掙扎的時刻,用他輕飄飄的言論為道連祛除內心的道德負擔。

再結合王爾德本人宣揚的理論“為藝術而藝術”、“唯美主義”,在書中可以看的出畫家對道連的崇拜是對藝術和美的崇拜。道連對西碧兒的愛也是建立在她美的藝術表演上的,但當西碧兒為他拋棄藝術後,道連立刻對她棄若敝屣。當畫家看到變醜的畫像時,也展現出毫不掩飾厭惡,間接刺激了道連的謀殺。對美的崇拜幾乎已成極端。

當道連想要毀去畫作時,他本人卻死於匕首,一來表明了藝術的神聖不可侵犯,二來道連死去時畫作和道連交換了容貌,道連得到了他應有的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很重的宿命論調。並不像亨利曾經宣揚的:我們從不見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讀完整本書來看,其中的妙語多少是真心,多少是諷刺,其實都已瞭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