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默庵詩存》偶得


讀《默庵詩存》偶得

默庵先生遺像


讀《默庵詩存》偶得

再版《默庵詩存》


《默庵詩存》是我們縣內從清末民初保留下來的一部私人創作。我在閱讀中雖然遇到的文字和典故障礙頗多,但總算是斷斷續續讀完了。俗語說,開卷有益,偶然之間的收穫也還不少。

《默庵詩存》中有一首《癸亥七十自壽並示家人成一百四十韻》的五言古體長詩,敘述了他的整個身世,從中獲知了默庵先生的生平簡歷。他是本縣羊角塘人,生於清代咸豐四年(1854)年。1860年發矇入鄉塾,到15歲時熟讀四書五經。1884年參加院試中秀才,獲第一名;1887年經考試補廩捐貢,經考核舉孝廉方正;1888年-1895年,遊學嶽麓書院和兩湖書院。期間,兩次參加鄉試落榜,曾回鄉主修夏氏族譜,歷時兩年。1902年重回武漢謀職,因不合己意而歸。1903-1914年,先後擔任培英堂高小教師、校長,省垣忠裔中學、江西安福高小、駐省湘西、西路學校、亞新學校、益陽各中小學、本省優級師範教師,安化第二高等小學(原濱資學院)校長。1915年-1919年,任安化縣勸學所總董(即勸學所所長)。1919年開始編輯《安化詩抄》。1920年卸職歸裡。1928年11月因病去世,享年75歲。

夏默庵先生的一生沒有擺脫封建社會一般文人的命運,經歷了求學、投考、落第三個階段。其弟夏德潤(幼安)在序言中說:“先生當清季,以諸生困舉場二十年,又十餘年清亡,年已垂六十”,其意是說,夏默庵先生在六十歲以前的主要經歷基本是在科舉考場中砥礪磋磨,清末民初才正式專心於教育工作,卻垂垂老矣!

讀完《默庵詩存》,獲知他生不逢時。他生活在清廷政府任人宰割、忍辱求和、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時代,是中國近史上最動盪、最衰弱、最黑暗、最屈辱的時代。比如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74年日本派兵侵佔臺灣;1894年的中日甲午之戰;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1912年的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護法戰爭、張勳復辟、軍閥混戰等等。

默庵先生寫了不少反映當時現實的詩,代表作有《無題詩》:“河山一局為樗蒲,知道中原板蕩無。民怨起於屠狗輩,官邪成自牧豬奴。家無積蓄休查酒,邑有流亡孰繪圖。閒坐小窗尤未已,偶翻文苑讀潛夫”。有《前清雜記詩》的第二十二首:“魏絳和戎未可疵,中華勢已不能支。東鄰本有兼併志,試看全權被刺時。”;《民國雜記詩》第十九首:“世亂年荒事事非,問君冤死共悲唏。消除內亂功難沒,更有何人勸賑饑。”。《無題詩》的意思是:國事已成了一盤近似遊戲的棋局,社會政治黑暗,人民痛苦,動盪不安;民亂與官邪是因為執政者是屠狗之輩或者賭徒(牧豬奴);老百姓家無存糧,當官的不必下來查煮酒、行敲詐,城鄉都有流亡的人群或餓殍有誰來關注!我閒坐小窗之下悲情難已,偶然地翻開《後漢書》隱者王符著的《潛夫論》,抒發心中的不滿和憤慨。

後面兩首詩,一是寫的是1995年和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他借用晉國的魏絳勸晉悼公與戎敵求和的典故,揭示當時日本早有併吞中國之心,馬關條約的簽訂是因為國力衰敗,不能把罪責完全責怪於李鴻章;民國雜記第二十九首是緬懷夏山的詩,夏山是羊角塘人,追隨革命,與當地土豪劣紳針鋒相對,遭到財主惡霸的疾恨,僱請兇手將其暗殺。在上述詩作中,夏默庵先生關心國事,憤世嫉俗、憂國憂民之心溢於言表。

打開《默庵詩存》第三頁,有一副默庵先生的遺像,攝於民國甲子(1924)年,時年七十歲,他自題一首詩附於背面:“自童而冠,其色愔愔。自壯而艾,其氣森森。日月幾何,而老駸駸。鬢眉未改,湛然霜雪之交侵。噫嘻,汝之貌已數變矣,而幸未變其心。”其詩的大意是:我從童年到青年,其樣子悅色和顏。從壯年到艾年(50歲),樣子端莊嚴肅,浩氣凜然。一生的時間太短啊,象快馬疾馳,一晃老了!我的鬢眉被霜雪交侵,很清楚地染成了白色。哎吔,容貌雖然已有多次變化,但慶幸那顆心呀,一直沒有變!

默庵先生的這個自我表白,表現了他一生的操守與堅持,儒學思想在他的頭腦裡已經深根蒂固,他“守死善道”,任何世俗的變化也不能改變他的信念,始終堅守青松般的操守和竹節般的風骨。

先看他的一首小詩,即《前清雜記詩》第四十三首:“人間名利豈無心,按劍投珠日正陰。早慕關西清白吏,敢於貧受四知金。”詩意是人處在世間不可能沒有一點名利之心,但如果以明月之珠暗投在你面前的道路上,卻沒有不按劍而斜視的。我早就欽慕東漢關西楊震的清廉品質,我哪裡能因為貧窮而接受別人的賄賂!詩後還有一段註釋:宣統元年正月,村子裡有一個人被人誣陷,先生為他寫一篇辯狀,那個人送給他一筆酬金,先生拒收,且怒而斥之。

另外,默庵先生有多首詩寫他“求職”的經歷,若干標題或註釋都寫了“不合而歸”四個字。“不合而歸”就是“道不合,不相與謀”、“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武漢的梁師節庵太守是默庵先生的好朋友,也給他安排了工作,因為道不合,也辭職回了家。他有詩云:“此骨非諧俗,焉能變骳骫(píwuí骨頭彎曲狀)。絕交豈惡聲,行矣不滰米(jiàng,將泡過的米濾幹)”。詩句的意思是:此骨頭與世俗不能和協,怎麼也不能使它變得彎曲。君子絕交豈能說人家的壞話?還是回去吧,不要去把泡過的米濾幹了!默庵先生以陶淵明自比,我認為比陶淵明的傲骨還硬幾分。

我反覆閱讀了《默庵詩存》原版的《序言》和《跋》。《序言》是他的弟弟德潤所寫,其中有一段敘述:“時學說日益壞,自任本邑學務,與山西宗聖會人相討論,往復齗齗(讀yín,和悅而能盡言之貌)種教之事,無慮數萬言。由是三湘之外,四海之內,多知先生為道德中人。”這“數萬言”即是默庵先生對當時教育的論述,當時有廣泛的影響,可惜沒有傳世,但從理論上反映出他對教育的貢獻。

他桃李滿天下,原版《跋》的作者鄧壽荃便是他的門生,對默庵先生感恩載德,表現出誠摯的熱愛與敬佩。他稱讚默庵先生“耆年碩學,著述頗豐,時罕甚匹”,並具體介紹了默庵先生編輯《安化詩抄》與編印《默庵詩存》的有關情況。

《默庵詩存》中有幾首寫編輯《安化詩抄》的詩,如《民國雜記詩》第二十首:“浮江東下漢陽西,荒草連天望欲迷。江上巋然孤館在,壁間猶認卅年題。”有註釋為“記甲子(1924)為籌印安化詩抄事,重赴湖北鸚鵡洲,寓二都賓館。”第二十三首:“漫漫滄海四橫流,國學沉淪大可憂。手定叢抄初付梓,九鄉文獻祝千秋。”亦有註釋:“記(1925年)七月初詩抄始印成也。”此時默庵先生已年逾七十。真如序言所說:“先生獨矻矻窮山,經營撰箸,其用心亦甚勞 矣!”

《安化詩抄》開始編撰於安化勸學所任期內,至書印成歷經七載寒暑,精選了安化清末民初時賢的作品,歷史空前,居功至偉!

至於《默庵詩存》的印刷頗費周折。原稿共四卷,前二卷由默庵先生好友陳鄂魯編輯,後二卷由其弟夏潤德編輯,印刷《安化詩抄》時默庵先生不同意同時印刷出版,原因是自己缺錢,也不同意擅用印刷《安化詩抄》的經費,認為那些錢來源於公私捐助,不能假公濟私。鄧壽荃認為既要有《安化詩抄》,也不能缺老師的《默庵詩存》,便甘願出資作為《默庵詩存》印刷的全部費用,才得以把《默庵詩存》附在《安化詩抄》的後面同時出版問世。

2020年3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