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湖:“扶貧羊”帶來幸福生活


“去年6月份,村裡給我發了10只‘扶貧羊’,半年多的時間,10只羊變成了19只羊。預計下半年會增加到30只左右,我一定要把羊養好,爭取讓我的羊越來越多,讓家裡的生活越來越好。”3月27日,新疆博湖縣查干諾爾鄉烏騰郭楞村村民亞森·提力瓦力迪一邊給羊餵食草料,一邊高興地說。

亞森·提力瓦力迪家有4口人,是烏騰郭楞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村委會為亞森·提力瓦力迪發放了10只“扶貧羊”,有國家的惠民政策扶持,加上他自己能吃苦、有幹勁,縣農業農村局“訪惠聚”工作隊教給他的養殖技術,他都一一牢記、靈活利用,現在,他不僅將自己領到的生產母羊養的膘肥體壯,在他的精心管護下,小羊羔們也茁壯成長。

亞森·提力瓦力迪說:“有了扶貧羊,一隻變兩隻,兩隻變四隻,一隻一歲左右的羊至少值1000元錢,這回我家的生活更有盼頭了。在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幫助下,我們家通了自來水,蓋了羊圈,享受到各類補貼,妻子身體不好,看病住院費基本全能報銷,我還是村裡的扶貧特設崗衛生員,每月有固定的收入,生活有保障,國家的政策那麼好,我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讓我的羊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據瞭解,博湖縣查干諾爾鄉著力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功夫。2019年6月,積極爭取扶貧專項資金85.8萬元購買生產母羊660只,按每戶10只發放給敦都布呼村和烏騰郭楞村6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鼓勵和支持貧困戶大力發展養殖業,定期組織畜牧技術人員入戶進行養殖技術指導,扶貧方式由“輸血”轉變為“造血”。通過大羊生小羊,形成良性循環,貧困戶有了一項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進而實現徹底脫貧。

博湖縣查干諾爾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於裡木傑說:“這批發放的“扶貧羊”均已產羔,產羔率達105%。‘扶貧羊’產下了‘致富’為貧困家庭增收致富提供了基本保障,使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鄉畜牧獸醫站將指導貧困戶搞好飼養管理,讓“扶貧羊”真正變成貧困戶的“致富羊”。”(劉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