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黃河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母親河,自古以來就被無數文人墨客用各種形式來讚美,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下:”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描繪黃河壯觀景象的詩句。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自古以來,有關黃河的典故傳說也是不計其數,和黃河有關的風景名勝也是非常多。在陝西韓城以北30公里有一處名為龍門的地方,在這裡就有著人們熟知的關於黃河的故事,相傳,這裡是大禹治水所開鑿,所以也被稱為“禹門”或“禹門口”。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在《禹貢》中有這樣的記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水經注》中也記載:“龍門為禹所鑿,廣八十步,巖際鐫跡尚存。”這裡的龍門就是“一登龍門”的那道龍門,但是說起龍門,人們更多能想到的卻是那“鯉魚躍龍門”的故事。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禹門口地處陝西韓城和山西河津北部的高山峽谷出口,以龍門為界,上游黃河被約束在高山峽谷之間,愈接近龍門,河床越窄。當黃河來到禹門口時最窄處僅僅40米左右,奔騰的黃河受到峽谷約束,當河水來到禹門口處突然轉了一個大彎。在一陣翻騰喧囂之後,從上游飛落而出,跳出龍門,河水頓時一瀉千里,那氣勢是非常壯觀的。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黃河流過禹門口之後,河床就陡然變寬,由不足40米猛增到幾公里寬,奔騰的河水也就變得平靜下來,緩緩流動,瀰漫浩淼,一下子安靜下來,河水也變得開闊壯觀。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在龍門下游處有一座鐵索大橋、一座鐵路橋及一座公路橋,三橋毗鄰而建。這裡也是黃河上最短的龍門大橋,還是陝西與山西的分界線,從陝西韓城上橋不到5分鐘便能抵達山西河津。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黃河龍門峽谷的兩岸,高山壁立,好像用利斧所鑿,岸邊龍門山,因形如筆架,又叫做筆架山。古時曾流傳鯉魚躍龍門的神話:每年三月冰雪消融時,有黃河鯉魚自百川清海遊集龍門之下,競相跳躍,一年之中,能躍上龍門的只有72尾。一登龍門,雲雨隨之,天火燒其尾。登不上者,點額曝腮。這就是鯉魚與龍門的傳說,由魚變龍雖然機會渺茫,但是也是魚魚奮勇爭先啊。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黃河龍門段每年十二月初渡口就會結冰,到了次年三月驚蟄時冰消,黃河在春天有時會發生凌汛,就是上游河冰解凍造成的,黃河在此時冰消奔流的景象也是十分壯觀的,這也是當地韓城八景之一的“禹門春浪”。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從黃河龍門大橋向下遊走,還有一處“禹門抗戰烈士紀念碑”,據說是為了紀念1938年12月發生在這裡的禹門戰役所立,據說當年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八師的290多位將士在這裡抗擊日寇最後壯烈犧牲。

秦晉之間有處波濤洶湧的黃河峽谷 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在這裡

黃河在古代更多的是不可逾越的天塹,但是在今天它也在造福著人們,黃河水也會變得越來越清澈,不過龍門盛景卻依然美麗,你來過這裡嗎?如果見過這裡的景象不妨留言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