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先生被譽為中國山水畫一代宗師,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對中國畫和民族文化所起到的引領作用和貢獻愈加明確,李可染先生創造了中國山水畫極具個人風格的新樣式,這個改變源自於他深愛的傳統文化,源自於對自然和生活的感動。

“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精讀大自然與傳統這兩本書”是李可染先生的治學根本,他深悟傳統文化的本真,同時能精準把握其真諦,然而拓展中國畫的表現方式與視角則是他的最終目標,為此可染先生要走進生活融入自然,於是開始了1954同張仃、羅銘一起的江南寫生和1956年、1957年、1959年等行程萬里的寫生,期間不但創作了一批清新、生動、具有真情實感的作品,同時也開創了中國山水畫充滿生機的水墨新語言,這是李可染先生藝術人生的重要時刻,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意義。

2017年在李可染先生誕辰110週年之際,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特別企劃,與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聯合編輯出版《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將李可染先生的部分畫論及大量寫生作品集結成書。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全書分門別類,收錄大量李可染本人在繪畫藝術方面有深刻經驗體會的畫論和給學生上課的講義,系統表現了他的中國畫理念。還有李可染的大批山水寫生圖,大量李可染山水人物和牛圖等具有代表性的創作範圖,畫法精到,類型豐富,中西交匯,盡顯一代大家精深的繪畫功力,對當代學習研究中國畫者有很好的學習借鑑意義。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此書由李小可先生主編並撰寫前言,現將全文推送,搶先閱讀~


精讀大自然與傳統

文 / 李小可

“千難一易”是父親在1986年舉辦“李可染中國畫藝術展”時回顧一生藝術經歷的感慨。他認為一個藝術家的成功和個人風格的建立是需要條件的,條件具備才會水到渠成。所需的條件不是幾個而是多方面,這是一個需要終生積累的過程。“七十二難”、“廢畫三千”、“七十始知已無知”、“白髮學童”正是形容這個過程的艱辛。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書法《千難一易》


古今中外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家都是非常個人化的,其所選擇的特殊性藝術道路和態度決定了他們的藝術面貌。父親總結一生的藝術道路,提出要“精讀大自然與傳統這兩本書”,正如古人講“師造化”“師古人”。他13歲拜師徐州先賢錢食芝學畫,由此與中國畫結下了終生之緣。父親22歲考取林風眠在杭州創辦的國立藝術院(後改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研究生,受教於法國教授克羅多先生,學習油畫與素描。杭州藝專對東西方文化採取開放、多元的態度,是一個自由、活躍的治學環境,父親在那裡掌握了精準的造型能力,繪畫調性、色彩表現與畫面整體感的把握……五四運動的時代變革,給藝術學子們帶來對人生、時代、現實的關注與貼近,也給學子們敞開了一個更加寬闊藝術思考與選擇的空間。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月牙山圖》 1963年


父親認為杭州藝專的學習是對他藝術道路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環。但之後他並沒有選擇西畫,而是堅持中國畫水墨表現的藝術道路,併為此探尋了一生。四十年代父親在重慶提出對於傳統“要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要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他認為傳統是古今中外人類文明、智慧、經驗的結晶,掌握傳統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進去”就是要深入領悟其文化特徵、程式化、筆墨化、寫意化、意境的表現方式,研究與西方繪畫相比較的東方藝術表現的特殊規律。當時他畫了大量研究石濤、八大、石溪、吳道子等前人的作品,同時也創作了一批寫意山水、人物和牧牛的水墨畫,以領會中國水墨的表現特徵。而“打出來”則是要把傳統的藝術規律與藝術家個性和所處時代、自然相連接,作“透網鱗”,以實現對傳統的超越。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牧牛圖》 1947年


父親的水墨寫生始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當時產生一股虛無主義,出現否定、取消中國畫的思潮。認為中國畫不能適應新的時代,與西畫相比缺乏表現力等等。那時父親被安排教水彩,而李苦禪先生則給中央美院看傳達室。一批熱愛中國畫的藝術家們不安於這種逆境,主張重新走進生活和自然,去“精讀大自然與傳統這兩本書”。於是父親開始了1954同張仃、羅銘一起的江南寫生和1956年、1957年、1959年等相繼的寫生之途,這實際是一段為中國畫存在與發展的正名之途。他以“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的精神,開始探索如何通過寫生於自然和生活中發現新的審美境界來突破和拓展傳統,以藝術家的個人特旨建立特殊性的表現形式。在寫生的過程中,他並不是採用西方的寫生方式,也不是簡單地拿傳統的程式化語言去套用自然,而是站在東方文化的立場,採用開放的態度“像從其他星球來的人一樣”去敏銳的感悟自然,大膽地發現新的審美領域。把山水畫從古人的視角移向具有當代感的藝術家獨特視角。寫生中突顯藝術家主觀精神與自然生活深度的交流碰撞;更多地尊重自然與客觀世界帶給藝術家的新鮮靈感,從中尋找山水畫筆墨表現的新可能性;同時也審慎地吸納西方視覺經驗併為我所用。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書法《可貴者膽、所要者魂》


齊白石、黃賓虹兩位大師對中國畫發展大膽的突破與藝術實踐給父親以激勵。在寫生過程中,他大膽涉及水墨山水錶現多方面的新領域,畫了大量不同地域特徵的中外城市,《魯迅故鄉紹興城》、《夕照中的重慶山城》、《萬縣》、《略陽城》、《德國麥森教堂》、《德累斯頓暮色》……而這些特殊意境表現,無疑給藝術家提出了需要重新建構新筆墨造型方式的要求。如何表現不同風格的建築、樹木、環境的特殊意境,又要將複雜的環境歸納、統一起來,使其秩序化、筆墨化,既要突出特徵又含蓄概括。這不僅需要智慧,更要反覆實踐、研究其特殊性造型規律,才能使新語言形式完善起來,這絕不是一帶而過、粗略的視覺記憶所能解決的。父親把寫生作為一個發現、感悟和採集的過程,他如同一塊海綿貪婪地吸納和抓住每一個讓人動情的景色、物象:富春江、雨中西湖、桂林、蜀中,逆光的山水、園林重疊的縱深表現……。“鍾靈毓秀”父親從對大自然和生活中多視角的新鮮感中,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度去尋覓與其相應的新的筆墨表現形式,並採用多樣互補的方式,既有運用筆墨的直接對景創作;也有通過久坐靜觀來加深對自然生活、氣韻特徵的記憶;更用大量速寫來進行構圖和意境的素材積累,對山、石、樹、水、屋、人的結構造型深入地研究採集。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萬縣山水城》 1956年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德累斯頓寫生》 1957年


傳統中國畫完整經典的程式,給當代水墨表現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鑑,同時也容易形成一種無形的屏障,讓後人沉迷在筆墨趣味之中難以發現蘊藏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無限魅力。而有膽識的藝術家恰恰是要解決這個矛盾,運用傳統經驗以個性化的語言形式真切的表現客觀世界所給予的感動,建立具有東方文化特性的新筆墨語言,這也是對傳統最好的傳承。父親的寫生道路給傳統的水墨表現注入了大自然所賦予的萬變生機,拓展了中國山水畫的審美空間。

每當我看到觀眾站在父親寫生畫前久久不能離去時,我相信他們看到的絕不僅僅是高超的繪畫技巧和完美的畫面,更多的是他們能感受到藝術家對大自然、祖國山河所懷著的那顆火熱、敏感的心靈,以及對東方藝術赤誠不懈的靈魂……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錢塘江遠眺》 1956年

2017年是我父親誕辰110週年,赴德國寫生六十週年。1957年,我父親同關良先生經前蘇聯赴民主德國訪問,在俄國和東德的美術館他第一次看到大量的西方名畫;父親在德國期間創作的數十幅寫生,呈現了傳統中國水墨新的表現方式,這些作品也成為他在藝術探索和中國畫推進與變革之路的一個重要節點。所以,在這值得回顧與紀念的時刻,李可染藝術基金會與上海美術出版社聯合編輯,將父親的部分畫論及大量寫生作品集結成書,讓讀者更加全面瞭解他的藝術發展的重要脈絡與精神。父親的諸多寫生作品已為藝術工作者和愛好者們所熟悉,他的畫論也被社會廣為流傳,有些已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和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如:“東方既白”“可貴者膽、所要者魂”“在精微”“獅子搏象”“不與照相機爭功”“求十不成回到零,不要三四五六七”“老年不作攔路虎,青年不作拆橋人”“山川鄉國情”“為祖國河山立傳”“峰高無坦途”“實者慧”等,這些簡潔樸素的“畫語”對後輩的藝術之路及人生方向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父親他飽含著對國家民族和傳統文化無法割捨的愛;懷著對中國文化能夠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的殷殷期盼,他一生的精力與情感都投入到民族文化事業之中,將實踐所積累的經驗留給後人,毫無保留的把一生奉獻給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李可染《山水清音》 1988年


非常感謝孫美蘭、夏碩琦、萬青力、張憑、李松、吳休、黃潤華、李寶林、王超、李行簡、張步等許多弟子們,從五十年代即開始記錄、整理,期間雖歷經各種社會變革和困難,但一直堅持不斷收集,使父親的畫論得到較為完整的保存,給後人更深入研究和學習的機會。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父親母親,並祝願民族文化的不斷髮展與強盛,實現父親“東方既白”的期許。

2017年4月 於北京




【新書推薦: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此書彙集了李可染先生融通中西的山水繪畫理念

與美術教育思想體系的文章

收集大量李可染先生經典畫作

以及教學過程中保存下來的珍貴寫生稿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

著者:李可染

編者:李小可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開 本:889x1194 1/16 12印張

版 次/印 次:2017年5月第1版 、第1次

書 號:ISBN 978-7-5586-0245-0

定 價:¥98.00


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官方網站

www.likeran.com

李可染藝術基金會藝術庫提供李可染先生近千幅作品的信息,同時作品庫在向社會徵集、鑑定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擴充。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官方網站(www.likeran.com)希望成為書畫愛好者研究、收藏所必備的重要工具。如果您喜歡,請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官方賬號”關注我們,或直接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