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菠蘿不吃肉


不打仗時期,軍隊後勤雖然一樣要保障,但是難度不大,因為古代都喜歡搞“屯田”,那裡的士兵,不打仗的時候是農民,打仗的時候是軍人,這樣極大的減輕了國家的負擔。

而且國家的軍隊除了邊疆和要塞,很大一部分駐紮在經濟重鎮和產糧大區,因為軍隊的作用不僅僅只是對付外敵,更重要的是維護封建王朝的統治,保障封建王朝的運轉,而錢和糧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經濟重鎮和產糧大區駐紮重兵就很正常了。而這些地方不管是運輸糧食成本還是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消耗都比較小。

真正的用糧大戶是邊疆和軍事要塞,特別是邊疆的軍事要塞。

邊疆一般都是苦寒之地,就算是屯田,也沒用多少糧食,主要還是靠中央政府進行調撥。

古代沒有火車,也沒用高速公路,邊疆大部分地區也無法用水運、海運運過去,只能靠畜力,人力來進行長距離運輸。一千斤糧食真正運到前線時,可能就只剩下一兩百斤。

加上大量的軍隊進行集結,供應軍隊的後勤人員,車輛,軍械,牲口都大範圍大數量增加。

雍正、乾隆時期清王朝對新疆用兵,大量的糧草,藥品,被服,兵器和其他器械都要遠距離運輸到前線,軍隊的糧草,物資消耗要達到非戰時的10~20倍,比如糧草就需要從江南運輸到陝甘地區,然後再從陝甘地區運往前線地區,運到前線的一斤糧食,需要消耗十到二十斤糧食。

這也就是為什麼清朝與準噶爾部打仗曠日持久的原因,不管是準噶爾部還是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打一年仗,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休養時間,因為軍隊後勤跟不上。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歷來打仗打的就是銀子,打的就是糧草。不過打仗的軍人總是存在,即使不打仗他們也要吃飯,為什麼只有打仗才會消耗糧草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古代士兵不打仗的時候還會種田,減少糧餉支出又增加了糧食來源。

中國大多數王朝採用的是徵兵制,即寓兵於農,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農。他們按一定期限給國家服兵役,有的甚至還自帶衣糧,好處是免除自身徭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糧自然不需要朝廷來操心。兩漢的徵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類似於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作戰任務,軍隊在一個地方長期屯駐,則需要開荒種地、自給自足,即所謂軍屯制度。明朝的衛所制也類似於這種情況,正如朱元璋所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是古代戰爭戰線長遠,糧食運輸消耗量大,增加了糧食的支出。

古代運送糧食的非常不方面,漢武帝時期的漠北大戰,漢武前線的軍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五萬,而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 ,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後勤的人員比前方的人員都多,根據記載當時能有五分之一的軍糧到前線已經很厲害。《史記》記載,漢軍在西南糧食運輸損失的情況是“漢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鍾致一石。也就是說只有1%的糧食能到前線。

戰爭打的就是銀子,現在的戰爭更加可怕,一架殲-20造價7億人民幣,軍艦上面的近防炮一分鐘打出的子彈價值幾千萬,一艘航空母艦幾百億,一旦戰爭爆發,這些都是要經濟作為基礎。

雖然打仗耗費錢糧,影響經濟,但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帝國烽火


古代打仗,尤其是打秦趙長平之戰那樣的陣地戰、持久戰,後勤糧草供應往往會成為決定最後勝負的關鍵,動輒十萬、幾十萬的士兵每天消耗的糧草,可不是個小數目。

受古時候農業生產力限制,日常雞蛋、豬肉等富含蛋白質與脂肪的副食品供應較為缺乏,士兵們基本是就著鹹菜湯吃白飯。這樣的吃法一個青壯年每天可以幹掉2斤米,1萬士兵每天就是2萬斤米,10萬呢?20萬斤!

如此巨大數目的日消耗量,對國家的糧食供應能力可是巨大的挑戰!而且,這裡算的僅僅只是人吃的糧食,還沒加上軍中馬匹嚼的呢。漢武帝為打敗匈奴,不惜好馬喂精糧,軍馬吃的可都是黃燦燦的粟米,馬吃的可比人多,又增添一筆不小的糧食供應。

海量的糧食,完全由內地產糧區運往前線邊區,再強的國力也吃不消啊!於是,從漢朝初年開始,朝廷就出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商人、平民等民間力量參與去往邊境的運糧活動。

但即便如此,邊境糧食依然吃緊,為啥?因為遠距離運輸的成本實在太高,效率又實在太低。

古代有句話,叫“千里不運糧”。後勤輜重部隊裡的人和馬,來來回回在路上的日子,也要吃糧食吧。運個幾十上百里地還好說,運去100斤糧食,除去沿途押解人馬吃喝,也還能剩下個七八成,可要是走上千把裡,估計糧食運到軍營的時候也就沒留下多少了。

因此在大多數時期,古代軍隊的吃飯問題,基本還是要靠自己解決,怎麼解決呢?彆著急,咱中國人到哪裡都能想辦法種地。

早在漢末三國時期,諸葛亮為出祁山討伐魏國,就組織過士兵和無地流民,在漢中地區開墾土地種田打糧食。那時候的士兵,沒有現代這麼高的職業化水平,平常不打仗的日子,就挽起褲腿下田種地。

這樣的糧食生產模式,叫“屯田”,有些類似於今天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由軍隊士兵種地的叫“軍屯”,換成無地流民或遷移百姓又叫“民屯”,說起來相同的意思就是這塊地已經被我們佔下種地、蓋房子了,是我們的地盤。

既能防守邊疆,又不需要從內地費心費力運糧食過去,這樣的軍隊實在是是太好了!

南北朝、隋唐時期的政府,大多實行閒時為農、戰時為兵的“府兵制”,不僅節省了糧食,甚至就連作戰馬匹也由士兵自行準備。比如,花木蘭去往軍營報到前,就四處張羅“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室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

朱元璋更是對這種自給自足型軍隊喜歡得不得了,因而在全國各地以衛和所為單位設置“軍戶”,並且配備相應的土地、水塘、山林等生產資源,基本做到了明朝版的南泥灣開荒。

小時候餓過肚皮的朱元璋看到這幅情景,樂呵呵地說:“我養兵百萬,卻不用消耗民間一粒糧食。”

然而,明朝的這套制度運行到後面逐漸面臨解體,以軍戶為主體組成的軍隊越來越缺乏戰鬥力。這也難怪,你朱元璋就能保證軍戶家的孩子代代都是打仗的材料?要是連兒子都生不出,生的都是女孩呢?

於是,以當兵領工資的職業化軍隊成為了主流,如此一來國家又得花錢給糧食養著幾十、上百萬的軍隊,以及這幾十、上百萬軍隊背後上千萬數量級的軍屬,財政負擔也就響應地日益加重。

國家豢養職業化軍隊,一旦打起仗來,兵馬開赴邊疆,那麼後勤輜重運輸就又回到了老問題上,運輸成本太高、運輸效率太低。

參與軍需運輸的民夫、牛馬脫離農業,就不再向外生產、輸出糧食了,轉而反過來要國家拿出糧食來供應他們。這一來一去國家三年的存糧,可能也就只能支撐戰時一年的消耗,所以打戰耗費糧草,就是這麼來的。


劇透歷史


其實並不是非戰時不消耗糧草,而是戰時的糧草消耗速度太快了。

司馬遷曾經說過:“糧草不夠多,就切記不能和敵方打持久戰。”

以乾隆在位時期攻打緬甸為例,1萬滿兵、3萬漢兵和各類馬匹10萬計算,10個月的糧食需要42萬石,清朝時期1石等於10鬥,1鬥等於12斤。

意思就是說,這4萬的士兵和10萬的馬匹在10個月內會消耗糧食25200噸。

由此可見戰爭對糧草的需求量有多大,而且這還只是計算士兵的消耗量,實際上運輸糧草的後勤部隊本身也會消耗大量的物資。

輜重隊自身消耗

由於交通和科技的限制,導致古代行軍打仗需要強大的後勤隊伍來提供糧草、衣物和軍械等各種物資,所以出征的隊伍中非戰鬥人員的比例是很高的,一般可以達到五分之三。

史書上常常提及的十萬大軍,真正有戰鬥能力也就四萬左右。佔比如此之高的輜重隊自身也消耗著物資,這才容易導致糧草不足。

非戰爭時期軍隊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古代有一種特殊的農業生產方式叫屯田,由官府負責組織經營,安排士兵和屯民耕作官田,採取大面積耕作的方式和利用先進生產工具。

可以集中人力和物力生產大量的糧食,足夠滿足非戰時的軍隊糧食需求。唐朝時期,藩鎮使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起到很大的功勞,節度使的軍隊就是通過屯田實現自給自足。

但到了後期,節度使的權力也一步步擴大,逐漸形成割據一方的局面。

減少糧草運輸過程的消耗

為了減輕糧草,就必須儘量減少部隊中後勤人員的比例,為此古人想了很多辦法。

例如秦始皇專門修建“秦直道”通往甘肅,宋朝時期在北方修建了運河用於運輸、明朝朱元璋在北伐時,為了縮短運糧路程,直接在松亭關大寧會州修了糧倉。這些方式都是為了降低糧草在運輸過程中損耗。

遊牧民族的特殊補給方式

蒙古帝國曾經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馳騁亞歐大陸,其中後勤補給方式有很特殊,他們將牛肉切細後曬乾,裝進羊胃袋裡,行軍途中通過肉乾和水就可以解決吃飯問題。

此外,遊牧民族還會攜帶馬和羊等牲畜,這便是移動的糧倉,不必依靠龐大的後勤補給隊伍,大大減少糧草的消耗。

兵力的消耗和補充

戰爭一旦打響,除了快速的物資消耗,士兵也會出現大量傷亡,兵力的消耗需要補充,所以需要遠遠不斷提供新的兵員,就需要增加徵兵量。

農民中年輕的勞動力就會被抽走,這會嚴重破壞農業生產,這無疑是釜底抽薪,所以非到不得已的時候,將軍都不會選擇打持久戰,一般都會選擇速戰速決。


正一品貴妃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中國古代,每當要舉行大規模的戰役,首先需要保證的自然是士兵的後勤供應,一旦後勤供應跟不上,那麼無需敵軍動手,自己的士兵就會先行潰敗。那麼大家可能就會感到好奇了:這些士兵和軍民平時也是要吃飯的,為什麼只有在打仗的時候才會消耗大量的糧草呢?

這就要從兩個方面說起了。首先,中國古代邊防軍隊自古就有“屯田”的傳統,無論是西漢的漢武帝、漢宣帝還是三國時期的曹操,他們為了保障軍隊的糧食供應,規定士兵們平時不打仗的時候也不能閒著,要在邊疆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實現自給自足,這樣一來,平時不打仗的時候士兵就和普通的農民沒有什麼兩樣,因此平時士兵們的口糧自然輪不到國家來供給。

但是到了打仗時期就不一樣了,這些士兵就得扔下手中的鋤頭保家衛國,這個時候不僅大量的農田要被撂荒,並且國家所要消耗的糧草也會急劇增加,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糧草的話,中國古代王朝向來是不敢輕易和其他國家或者少數民族開戰的。

其次,中國古代由於交通運輸落後,因此運輸軍糧的成本也很高。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如果朝廷要從江南的富庶之地押送一車糧草到北京,那麼國家就必須實現準備兩車糧食,其中一車要作為押糧的士兵的軍糧,到了最後朝廷可能會發現,本來要運輸的糧食可能還抵不上路上押糧的士兵所吃掉的糧食。

根據漢武帝時期的記載,為了給衛青和霍去病輸送軍糧,漢武帝募集了14萬民間戰馬和10萬士兵專門用於輸送軍糧,而軍糧在路上的損耗也是很大的,一般情況下來說,能夠有20%的軍糧能夠運送到軍隊駐地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對於古代山路更加難走的蜀中一代,糧食的損耗更是超乎想象,據《史記》記載,當時西漢為蜀中一代輸送糧食,消耗100石糧食最終也只能送到1石,也就是說只有1%的運輸效率。

因此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一場戰爭所消耗掉的糧食可能是難以估量的,並且這些糧食大部分還不是被駐軍士兵所消耗掉,大部分都是被運輸糧食的士兵給吃掉的,因此“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確實是阻礙古代戰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難關,直到近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達,在運輸途中所消耗的糧食成本才被大幅度地壓縮了。


完顏翠花


這個問題應該是受影視作品影響太大,一般的說法是戰爭費的是錢財,並非僅僅是糧草,糧草僅僅是戰爭消耗的統稱。

正如你題目所說,即使不打仗士兵照樣吃喝,所以糧草消耗的增加並非戰爭的最大成本。糧草的運輸成本的的增加、損耗是糧草成本增加最厲害的內容。與今天的運輸不可同日而語。就拿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來說,有個說法是淮海戰役的勝利是百萬人民用手推車推出來的。別忘了我黨參戰人員僅60多萬。可見運輸的成本之高。

戰爭的消耗有多大?為什麼沒錢就不敢打仗?沒錢確實打不起仗,漢朝經歷了6代皇帝,且有文景之治的盛世的積累,當漢武帝與匈奴開戰後,不得不採取鹽鐵官營的方式來增加國家財富,以支持戰爭的繼續。

我們以清朝的綠營兵為例子,在平時不打仗的時候,1個綠營兵步兵月薪1.5兩白銀,1個騎兵月餉2兩白銀。

然後每個月還有3斗大米作為口糧,勉強維持最簡單的生活。在康熙時代1擔米是5錢白銀,還是可以勉強維持家庭生活的。但是一旦要打仗那就不一樣了。要多出來2項開支。

1個是俸賞行裝,1個是鹽菜口糧,也就是說1個是額外的獎金,另外1個是額外的營養補助。清朝規定一旦開拔,綠營兵要發行裝一個騎兵10兩白銀,1個把總,千總50兩白銀,1個守備100兩白銀,直到1個提督500兩白銀。

出發以後,1個士兵一個月要額外有1.3兩白銀營養補助,1個把總是一個月1.5兩白銀,1個參將是4.2兩白銀。

經過計算,1000名綠營兵出征,再加上30多名軍官和隨徵武舉一個月需要7000多兩白銀。等真打起來,還要繼續增加白銀,攻城,破陣,守城,奪舟等等,都有額外的賞銀。

一旦打仗就有傷亡,那就又需要額外的白銀支出了。陣亡1個步兵撫卹50兩白銀,陣亡1個騎兵撫卹70兩白銀,陣亡1個千總撫卹150兩白銀,陣亡1個參將撫卹500兩白銀,一直到陣亡1個提督撫卹800兩白銀。

但是如果是在戰爭當中病故,那麼補貼也會有,就是會下降到1個士兵補貼16兩白銀,提督補貼200兩白銀。所有陣亡和病故士兵的家屬,還可以繼續領取這名士兵一半的軍餉,還有那每月的3斗大米。一直到孩子16歲以後,或者妻子去世為止。

而後士兵在戰場負傷,那麼這些小兵可以根據情況,得到三個等級的獎勵,20兩,25兩或者30兩白銀賞賜。這還沒有計算武器,火藥,運輸等等開支。如果有十萬綠營打幾年仗,再傷亡慘重的幾次,確實朝廷的經濟壓力就大了,可以說是打一仗窮十年。

以上是人員的開支,另外一項就是戰爭物資的消耗,武器裝備的消耗就不在多說了。


九曲青溪


民以食為天,是人都要吃飯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在古代一般來說,和平時期只要沒有嚴重的自然災害,一般是不會缺糧的,但在戰爭時期,只要一打仗,似乎就會缺糧草,這是為何?難道古代不打仗人就不吃飯嗎?


中國古代的軍隊分為義務兵和職業兵,在一個數千年來以農業為基本的封建社會中,所謂的義務兵其實也就是普通的農民服兵役,有仗打時就組織起來打仗,沒仗打時就回家種田,該幹嘛幹嘛。

義務兵在中國古代佔了絕大多數,而且義務兵的存在的時間相當長,直到現在,仍有義務兵,比如武裝警察部隊。

所謂的職業兵,就是以當兵打仗為職業,除了當兵打仗和參與軍事訓練,其他的事啥也不幹,比如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武卒、秦國的秦銳士,還包括漢朝的北軍五校,以及唐宋時期的國家常備軍,這些都屬於職業兵,以當兵為職業。

在年代越久遠的古代,義務兵越多,義務兵與職業兵的最大區別在於:不打仗時,義務兵的糧食不需要國家提供,由個人自行提供,反正也是農民,自給自足,只有義務兵打仗時,糧食才統一由國家提供,而職業兵無論是不是打仗,糧食都是由國家提供的,因為他們以當兵為職業,除了當兵沒有其他謀生手段。

再加上古代打仗時,大多數都是義務兵,比如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基本上都是各國的農民,也就是義務兵在打仗,國家要這些義務兵打仗,就得提供糧食給他們吃,而不打仗的時候,國家不需要提供龐大的糧食,所以一打仗就會缺糧,這是打仗缺糧的一個重要原因。

國家提供糧食和個人自行籌備糧食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原本是人人吃飯的,但國家一下子提供這麼多的糧食靠的還是糧食的生產量和從民間徵稅而來的糧食,這個數量是非常大的,一旦籌備不到足夠的糧食,就會缺糧,另外就算從民間徵糧,百姓也是要留一部分糧食作為口糧的,不可能全部交上去。

這裡的意思就是說,原本糧食是平均下來每天都要吃的,有的可能等到收糧後才有,但一下子要在戰爭時期拿出這麼多的糧食,是有困難的,就會缺糧,所以戰爭一般都發生在收了糧食之後的時間裡,如果戰爭打到其他時期,就會缺糧,沒糧食了就自動結束戰爭了。

舉一個例子,就拿戰國時期的秦國來說,就算戰國時期的秦國有2000萬人口,如果發動一支5萬人的軍隊打仗,以單個士兵一人一天吃2斤米來算,5萬人一天的口糧是10萬斤,如果要打一個月的仗,那就需要糧食300萬斤,如果要打一年的仗,就需要糧食4800萬斤。

以秦國當時的主要耕地面積關中平原與成都平原加起來算,估計有1.1萬平方公里,合計1650萬畝耕地,按戰國時期每畝的平均產糧量230斤/畝計算,秦國一年能生產糧食約379500萬斤,秦國有2000萬人口,不管打不打仗都要吃飯吧,就算每人一天吃2斤,秦國一年生產的糧食攤到每個人身上只有190斤左右,算下來平均每個人只能維持95天,也就是三個月時間左右。

以上是秦國不打仗時的糧食消耗量和換算到人口上的產量,這還不算天災時的損失和運輸時的損失,要知道戰國時期可是經常打仗,5萬人的軍隊出戰那都是小戰爭了,秦國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人出戰,那糧食壓力就會更大。

比如長平之戰,秦國投入了至少50萬的兵力,趙國也投入45萬軍隊,這麼多人在前線打仗,一天消耗的糧食產量都是一個天文數字,50萬人打仗一天的糧食消耗就是100萬斤,長平之戰打了一年有餘,光是糧食就消耗了36500萬斤,這還只是前線消耗的糧食,後方的留守人員同樣要吃飯。

第二個影響缺糧的因素就是運輸。古代打仗不可能都在城池裡打仗,還有大量的野外作戰和長途跋涉到別國作戰,如果打仗的路途遙遠,就面臨糧食的運輸問題,古代的交通極不發達,有時候有糧食,也不能及時運輸到戰場上,也會造成缺糧。

比如諸葛亮的北伐之戰,是從益州運糧到漢中,再從漢中運到前線,這中間要經過非常難走的蜀道,翻越八百里的秦川險地,大部分地區都沒有路,而是完全靠人力肩扛挑著走,運輸難度可想而知,諸葛亮數次在前線作戰都因為缺糧而撤退,很多時候是因為糧食運輸不過來,而不是沒糧食。

當然,這種受制於地形導致運輸不便而缺糧食的情況雖然不是普遍的,但也是存在的。

第三個影響缺糧的因素就是損耗。糧食也是有損耗的,各種損耗,有天災人禍的損耗,也有運輸損耗,也有戰爭損耗。

比如因為自然災害導致的糧食損壞,這一類也許比較少,但是像運輸過程中的糧食損耗和戰爭糧食損耗就比較多了,糧食從儲存區運到前線,那可不是一項小任務,古代運輸糧食的交通工具有牛、騾、馬等,還需要大量的運輸民力,不管是牲口也好,民力也罷,都是要吃糧的,而且損耗還不少,跟運輸路程遙遠成正比,路越遠,損耗越大。

再一個就是戰爭損耗,戰爭中經常會有糧食被敵人燒掉了,比如官渡之戰,曹操燒了袁紹存在烏巢的糧食,雖然曹操自己都缺糧,但是為了戰爭的勝利,毫無猶豫地燒了敵人的糧食,這個損耗也是比較大的。

第四個影響缺糧的因素就是打仗後沒人種地了。

義務兵原本就是種地的農民,更是一家一戶主要的勞動力,現在都去打仗了,如果正好趕在農忙時期,那就沒有人種地了,家裡留守的婦女兒童即使能種,也無法跟青壯年勞動力相比,糧食產量就會大幅降低,嚴重缺糧。

正是由於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才導致古代一打仗就會缺糧,而且越是持久的戰爭,越是缺糧,不打仗的時候,國家不需要大規模籌備糧食,自然也就不會缺糧了,即使真有天災人禍缺糧了,大不了開倉救濟一些災民,也不至於會有缺糧的情況,除非特別嚴重的自然災害,不過那是極少出現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不一樣,古代很多兵,平常不打仗時都是自給自足的,一,就像現代的退伍軍人,平常在家裡可以種糧種菜,養雞養鴨養豬,或者做點別的工作賺錢,總之吃喝不愁,有戰事了才會召回戰場去的,即使是現役士兵,平常除了訓練之外,有些士兵也是要幹些農活的,比如種地養豬養雞,到戰場上就沒法種地養雞了吧?二,就像杜甫《石壕吏》裡寫的一樣,一家三個兒子本來就在家種地的,雖然有地主壓榨,但一家人吃喝還是能保證的,安史之亂戰場沒人了抓壯丁把人給抓走了,這下想種地也種不了了……,為什麼到了戰場上糧食消耗得那麼厲害?比如某個戰場上有二十萬士兵,每人每天吃四兩糧食吧,一天也得八萬斤糧食,一月不得二三百萬斤糧食,這糧食不都得靠後方支援嗎?








荒村釣叟


打仗,拼的就是後勤,雖說在一場戰爭中,往往會有一場大決戰,決定戰爭雙方成敗與否,但,擁有良好後勤的一方往往能夠笑到最後,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後勤補給,前線將士才能有戰鬥力,也更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短期戰爭看決戰雙方將領的能力,軍隊的戰鬥力,但長期戰爭,毫無疑問就要看戰爭雙方的後勤補給了。

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軍隊就已經分為了兩種,一種是職業兵,另一種則是義務兵。簡單來講,職業兵就是每天就負責參加軍事訓練,等有戰事了,就開始奔赴前線打仗,沒有事的時候就訓練,這種兵的戰鬥力自然高,但卻費錢,畢竟,不管當兵的打不打仗,每天都是要吃飯的,特別是在古代生產力底下的情況下,這種無意義的消耗更是會導致國家財政壓力大增。

北宋朝廷的職業兵就不少,但說實話,雖說數目不少,但其中許多都是虛報的,而且朝廷撥下去的糧餉很多都沒有發放到士兵手上,百萬雄師的北宋朝廷,卻可以被女真人輕易擊敗,數目虛報是一方面,士兵忠誠度不足是一方面,軍隊戰鬥力弱也是一方面。

當然,能夠養的起這種數目的職業兵,也只有宋朝了,宋朝是封建時代最富庶的王朝,也只有有錢了,才能夠養的起兵,雖說這些兵沒什麼戰鬥力。

另一種則是義務兵,這種兵在明朝初期表現最亮眼,朱元璋就曾經試圖將全國軍隊都換成這種兵制,簡單來講就是閒時士兵參與農耕,就像是個普通農民,等到戰爭開始,這些士兵則穿上軍中,奔赴前線。

如此一來,閒時,不需要為這些士兵提供糧餉,只有在戰事緊張的時候,才需要讓這些士兵奔赴前線,如此一來,一打仗也就特別耗費糧草。

除了一打仗吃飯的人就多了,打起仗來,後勤運輸也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

每一次打仗,基本都是發生在國界線以外的地方,以中國地大物博的程度來看,想要將國內的糧食發放到邊疆,距離不可謂不遠,距離遠了,直接導致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古時,一到打仗的時候,不僅僅是前線的士兵需要吃飯,負責運數糧食的人也得吃飯,而且天高路遠,想要將糧食運過去也是一件難事。

每次打仗,剛開始的時候,國家都要往邊界線瘋狂運數糧草,為的就是能夠在開戰以後緩解糧草壓力,當然,如果打仗的時間久了,不管提前準備多少糧草都是不夠用的。

運輸成本的增加是躲不開的一個問題,更何況,國庫如果空空如也,也沒辦法為前線準備糧草,畢竟,參加戰爭的義務兵,在開戰以後是不參加勞作的,種地的人少了,吃飯的人多了,後勤人員也得吃飯,如此一來,不管怎麼打,只要打仗,糧草問題都會成為最嚴峻的問題之一。


魏青衣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打仗花費的糧草比平時的多,要知道打仗行軍,包括行軍佈陣,所耗費的糧草不計其數,試說古代糧草是有多麼重要。

你們自己算算看,如果軍隊有五萬人馬,每天損耗的糧草得有多少,就算一個人一天兩頓,五萬人加起來的糧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戰爭也不會一時半會就可以結束的,所以就有了一句古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就說明糧草對軍隊的重要性了。



這還只是五萬人,如果要涉及到幾十萬兵馬,想想看這得需要多少糧草?怪不得當年官渡之戰,曹操這一方糧草將要耗盡,卻差點大敗,幸好敵方袁紹的謀士許攸連夜投奔曹操,並告知打敗袁紹的方法,就是襲擊對方的糧草集中地:烏巢。而烏巢一場大火,就註定袁紹的大敗,這足可以看出糧草對戰爭的重要性,袁紹七十萬大軍,按理說,打敗曹操輕而易舉,可是火燒烏巢,頓時就讓他的大軍軍心大亂,最後一敗塗地。


我舉的這個例子不是想說明什麼,只想表達糧草對軍隊的重要性,人是要吃飯的,更別說打仗了,往往一場戰爭的勝敗,就跟糧草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