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47年到2020年:世界危機之下的個體該如何活下去

1


前幾天,北京,屋外的狂風大作,呼呼的,天空中的飛鳥都搖搖欲墜了…我莫名其妙的想到了1847年。


1847年這一年,在整個歷史的長河之中都特別值得濃墨。


勃朗特三姐妹在世界性的大危機中,艱難度日,靠寫詩寫小說來打發時間並以此賺取微薄的收入度日。讓她們沒有想到的是出自筆下的《簡愛》《呼嘯山莊》等都轟動了文壇世界……不幸的是,她們都早亡,燦爛的生命幾乎都戛然而止在30歲上下……但歷史上留下了她們的名字。同時,這一年,馬克思和恩格斯聯袂出手了……整個世界當時也處於翻天覆地的變化之中。


個體在時代的洪流中,既脆弱,也頑強。靠寫詩寫小說來排遣孤獨的勃朗特三姐妹就非常值得敬仰和懷念。她們才華橫溢,但也英年早逝。


1847年的8月,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出版。12月,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出版。12月,安妮·勃朗特的半自傳體小說《阿格尼絲·格雷》出版。

從1847年到2020年:世界危機之下的個體該如何活下去


相關的歷史史料是這樣記載的:


勃朗特一家居住在英國北部約克郡豪渥斯的鄉村。父親帕特里克·勃朗特是當地聖公會的一個窮牧師,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拮据。豪渥斯是一個苦寒又單調的山區,陪伴勃朗特姐弟們成長的,惟有茫茫的曠野和開著石楠花的沼澤地,這樣枯燥的環境中,能夠驅走乏味的文字遊戲,成為姐弟們靈魂的寄託。由於生活的悽苦,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在慈善學校度過了一段童年。因為學校裡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安妮和艾米莉的兩個姐姐先後患肺病死去,這給夏洛蒂極其沉重的打擊。此後,夏洛蒂和艾米莉就回到家裡,與弟弟勃蘭威爾和妹妹安妮一起自學。


為了生活,勃朗特姐妹先後離家出外當家庭教師,屈辱的生活激起了她們強烈的憤怒之情。夏洛蒂倍感歧視和孤獨,她憎恨家庭教師這個行當,兩次都只工作了幾個月就離開了。在艱苦、閉塞的生活中,勃朗特姐妹經常利用晚上的一點餘暇積極地寫作,作為對一天枯燥乏味的辛勞工作的一種解脫。尤其是艾米莉,她除了工作之外,還要承擔全家繁重的家務勞動,洗衣服、燒菜、烤麵包,為了隨時記下寫作素材,她在廚房裡幹活時,總是隨身帶著紙和筆,只要一有空隙,就立即把腦裡湧現的思想寫下來,然後繼續燒飯。


這一段時期,她們一直沒有停止創作活動。1836年,夏洛蒂把自己寫的幾首詩寄給了當時著名的桂冠詩人騷塞,不料騷塞竟認為文學不是婦女的事業,而且認為夏洛蒂沒有特殊的才能。他決不會想到,正是這個他認為沒有特殊才能的夏洛蒂·勃朗特在10年後會成為轟動英國文壇的作家。


勃朗特姐妹曾打算合力辦一所學校,可是印了招生廣告,卻沒有人來報名。這時她們唯一的弟弟勃蘭威爾由於環境的刺激,養成了酗酒的惡習,併為此丟掉了工作,成為家庭的負擔。


1845年秋季的一天,夏洛蒂偶然看到艾米莉寫的一本詩集,她深受感動,想到寫作也許是一條出路,於是,她動用了去世的姨媽留給她們的遺產,與兩個妹妹合出一本詩集。但是儘管詩寫得很美,卻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只賣掉了兩本。


這個時候,經濟危機來了。


2


1847年,英國爆發經濟危機並波及歐洲。被稱為1847年的歐洲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一次國際性危機,具體時間大體上從1846年延續到1848年。


這次危機由先後爆發的三種危機構成:先是1846年的農業危機;接著是1847年初的金融危機,“它阻礙了投資並使一整年的信貸枯竭”;最後是1847年秋天的工業危機,整個經濟進入蕭條。


危機爆發前,英國政府並非毫無覺察。1846年,首相皮爾看到了“愛爾蘭馬鈴薯歉收的陰影”,提出取消《穀物法》,這被認為是自由派的一個重大勝利,但由此造成的一個結果是為進口糧食花費了大量貨幣,使英國的黃金儲備外流。


而危機的爆發也與鐵路建設的瘋狂投機直接相關。鐵路時代開啟後,其優勢很快得到公認,“由於擔心失去自己的地位,每一個工業區都不得不建築自己的鐵路線,而且不計成本。從1836年起,倫敦股票交易所在這種不斷升溫的投機浪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鐵路建設的狂熱導致原材料漲價和股票投機,成為危機的重要推手。


恩格斯在1849年寫的《經濟狀況》中說到了英國這次危機(第三階段)爆發時的情況:


在1845年10月被各種事件擋住了的危機終於在1847年9月爆發了。信用掃地了。精力消耗盡了。英格蘭銀行不援助國內的銀行;這些銀行也停止了對商人和工廠主的信貸。銀行家和出口商開始限制自己同大陸的交易,而大陸上的商人也開始對欠了他們債的工廠主施加壓力;工廠主自然竭力想靠批發商來改善自己的境況,而批發商則壓榨小店主。每個人都力求靠損害別人的利益來擺脫困境,而商業危機的災難也就逐漸震撼了全世界,從倫敦西區的巨賈到最末一個德國小店主,無一倖免。


這是1848年2月24日以前的事!在1847年的最後四個月,英國經歷了最不景氣的日子。鐵路業的投機商破產了;在殖民地商品的貿易方面。從8月10日到10月15日,倫敦有20家第一流的商行相繼倒閉,這20家商行的資產總額為五百萬,所生股息約佔全倫敦的50%;而在工廠區,11月15日曼徹斯特的175家紡紗廠中充分開工的只有78家,11000名工人被拋到街頭。災難達到了頂點。


在法國,“民眾收入只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這使得麵包價格飛漲,以至於幾乎各地都拒絕再給麵包定價”,結果“人們不再購買服裝和其他物品,工人,尤其是紡織工人面臨失業威脅,而這又正值麵包漲價使獲取工資變得更為緊迫之時”。外國小麥,特別是俄國小麥的進口“打破了貿易平衡”,1847年危機持續惡化。工業方面的危機則主要是鐵路方面的投機造成的:“對於鐵路公司股票的迷戀,儘管有些遲,但也擴展到資產階級中的不同階層,使得直至當時在商業或製造業中非常合理使用的資金轉向投機。對資本化技術的拙劣運用,以及鐵路公司——已經發行其認股權只能在以後分期實行的股票——要求增資,造成交易所行情暴跌……”鐵路建設工地停工,失業人數增加,冶金業的訂單也因此中止了,失業、破產、倒閉給人們帶來了一系列苦難。

從1847年到2020年:世界危機之下的個體該如何活下去

3


勃朗特三姐妹就是在這樣的大時代中勇敢堅韌地努力活下去,並都在1847年這一年依靠自己的寫作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或許是年輕時吃了太多的苦難,或許是老天不忍心讓才華橫溢的她們在人間受苦,三姐妹的生命都很短暫。艾米莉寫完了《呼嘯山莊》,小說發表時才29歲,但是一年後她就去世了,只活了30個春秋!三妹安妮也只活了29歲,生前她給世人留下兩部小說:《艾格尼斯·格雷》和《懷德費爾莊園的佃戶》,因為她過早地離開了人世,還未來得及顯示自己的文學才華。相比,姐姐夏洛蒂活的時間稍微長一點,但也只享年39歲。


儘管生命極其短暫,但她們卻用自己的偉大作品永遠地活了在人世間。


就在三姐妹相繼發表了自己的作品,以及整個歐洲都在爆發經濟危機之際,東方的中國,正發生著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1847年8月27日——洪秀全與馮雲山共同制定《十款天條》。中國發生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腐朽的清帝國,處於搖搖欲墜之中。


同樣是這一年,沙俄帝國不僅入侵了中國西北某些地區,而且還為進一步侵略中國做準備。百年之後,這個一直不斷入侵中國的國家與中國卻成了最親密的戰略伙伴之一。


而影響這一變化乃至給整個世界都帶來翻天覆地的事件同樣是在這一年發生:1847年的6月2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在倫敦成立,是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際無產階級的政黨。


於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以及“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相應的,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舊的以階級對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和建立無階級、無私有制的新社會的歷史洪流與革命時代,在數十年之後姍姍而來。


世界由此向左與向右,發生了大分歧與大對立。


從1847年開始的世界,已然不停地電閃雷鳴和風雨交加了。不久之後就是無數的鮮血和暴力,以及黑暗與黎明。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代就來了。緊隨其後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然後,現代世界形成了。這是用無數的鮮血和苦難代價付出所換來的結果,當然還有妥協和共識。於是,世界的政經秩序再次形成,並一直延續至今。


如今,這個已經維持數十年的世界秩序也發生了新的搖晃,並有失控的危險。人們是否為此再次付出鮮血和苦難的代價?


其中,勃朗特三姐妹的自強不息的勵志故事是否能激勵並警醒我們依舊要堅強與勇敢地去面對一切不確定的未來?


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句話,在此時此刻,似乎已經顯得蒼白與無力。請告訴我:如何能夠活下去?


從1847年到2020年:世界危機之下的個體該如何活下去

4


全球化就是汪洋大海。既不是西化,也不是美國化。


過去數十年,世界都在汪洋之中,如魚得水,直到物種繁多,爭議不斷。於是,最近兩三年,就有反海洋的聲音和行動出來了,所謂的全球化逆流。如今,疫情之下,世界被迫重新走向各自的“河流”,有的是活水,有的是死水。經濟其實也是“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成為“孤島”之後的新的“源頭”在哪裡?一種最大的可能是新的汪洋大海出來。


經濟衰退不可避免了。汪洋中的巨浪、暗礁、鯊魚等等,都會興風作浪,牽一髮而動全身,沒誰能獨善其身。蕭條是什麼概念?看看1847年、1929-1931年以及1973年的大概狀況,請知其中兇險厲害了。而伴隨經濟衰退的,一定會有其他的全球性風險。


近日,

中金下調了中國GDP是2.6%,這是什麼概念?!而巴倫的週刊發文稱,美國正遭遇大蕭條,這又是什麼概念?!


雖然蕭條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巴倫週刊說,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試圖通過比較1973年到1975年的經濟衰退和1929年到1933年大蕭條的第一個下行階段來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在1973年的經濟衰退中,GDP 下降了3.4% ,而失業率從4% 上升到了9% 。在大蕭條的第一階段,實際產出下滑了近30% ,而失業率從3% 躍升至近25% 。在那場可怕的衰退的後期,許多企業和個人都破產了。銀行倒閉,經濟用了10多年時間——以及一場世界大戰——才得以復甦。股市用了25年(直到1954年)才回到1929年達到的峰值水平。


到目前為止,2020年似乎正在形成自己的完美風暴。全球流行病、零利率、石油價格戰和美國總統大選從未同時發生。這會導致經濟蕭條嗎?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


巴倫週刊說,政治家越早認識到這將帶來遊戲的終局,並採取措施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越好。


可政治家們都在做什麼?


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到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這話說的沒錯。尤其是我們個體上,就像汪洋中的一艘艘船,怎能不搖晃?怎能不心驚?全球都按下了”暫停鍵”,勞動沒了或變弱了,價值的創造變少變弱了,產業鏈分工與協作的秩序處於崩塌的邊緣,請問收入來自於哪裡?沒錯,國家可以超發貨幣,大量印鈔,但一定是與實際的價值不平衡的,錢也來越難賺,而錢也越來越不值錢了,物品通貨膨脹了,信用也緊縮了,苦日子來了。更何況,從2008年開始,槓桿就不斷上揚,以借貸的模式來維繫生產和消費,實際是入不敷出。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個體實際上已經真正的“破產”了,而更多的個體已經處於“失業”或“未充分”就業的狀態之中了。


請告訴我如何才能活下去?

從1847年到2020年:世界危機之下的個體該如何活下去


病毒不僅包圍了整個世界,而且也在讓整個世界形成了一座座“孤島”——國家之間的“孤島”,省市區之間的“孤島”,個體之間的“孤島”。經濟活動是社會行為,但“孤島”之下,很多的社會行為都變成了虛擬化和碎片化,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都成了問題。


如果大家都成了魯濱遜,怎麼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勃朗特三姐妹,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魯濱遜一樣“獲救”。


過去的世界回不去了,新的世界又在哪裡?它會是怎樣的?或許,歷經一個半世紀以上的現代世界,依舊沒有走出1847年的“陰影”,還有苦難以及荒誕。


對了,美國已經開啟了“印鈔機”模式,全面量化寬鬆,這意味著要割全世界人民的“韭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