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小的时候,妈妈说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姥姥在我五岁时候去世,弟弟刚一岁,什么都要妈妈独立承担了,之前她也是依赖姥姥惯了,必须自己做饭做衣服做农活带孩子,所以脾气暴躁易怒!我和弟弟经常性的挨揍[捂脸]揍完又心疼我们。

那时候爱玩!大大咧咧的,唯一不喜欢妈妈大声说话,太强势!爸爸抽烟又爱喝个小酒。长大以后特别讨厌别人吵架骂脏话,身边只要说话带脏字就忍受不了,也讨厌吸烟喝酒的男人!

工作以后,有人说我也是有点强势!心里暗暗惊醒,这是被潜移默化了吗?于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往自己讨厌的方向发展。之前看《都挺好》苏明玉有一集发现她好像慢慢快变成她最恨的妈妈模样,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好在我妈妈很爱我,现在也是可爱的老人一枚。随着年龄增大她已经慢慢趋于平和,回想小时后对我姐弟俩态度不好也是反省过自己,哈哈哈

我觉得什么性格都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所处的环境影响。做最好的自己!



杨杨记录美好生活


我们大部分时间选择都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我们的待人处事,消费习惯等等。但是都随着我们不断地学历和学历的积累而在发生改变。当然这些都是在行为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影响很难摆脱,我就是。

我对于家庭的印象就是争吵、无休止的争吵。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做生意,没有时间照顾我,所以我是跟着奶奶一起长大,我想说童年似乎都想不起来有什么特别的经历。老一辈人喜欢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妈妈总是不断地提醒我,我奶奶有多不喜欢我,有多喜欢其他的孩子等等。

爸爸妈妈他们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吵架,我总觉得是我做的不够好让他们吵架,我会小心翼翼的努力做好任何事情;导致我在家庭及任何集体中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在工作中小心翼翼的做自己的事情,感情中亦是如此,怕自己做的不够好让他人不开心…父母的否定像是一道不可愈合的伤口深深的刻在心里

我去读了《原生家庭》这本书,里面讲的场景似曾相识,我也在努力的去改变,原生家庭是我们的起点,

希望我们用成长的力量来疗伤痛,所有亏欠你的,你都要赢回来!



拥慌。


问题中用了“摆脱不了”,说明原生家庭给这些人带来了一些缺点。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优缺点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哪怕是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缺点。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拥有正确认识缺点的态度。

我父母都是老师,一个数学老师,一个物理老师。我从小就喜欢理科,可能是因为理科我的分数高,容易获奖得到鼓励,而文科比如语文和英语,都是我拖后腿的科目。

这算不算原生家庭的影响呢?

父母对英语基本上一窍不通,也不好督促我的学习,每次考试我也是依靠着理科得高分来提高总分。记得我高考时,英语77分,总分是刚过二本一的线。最后也算是上了大学,虽然不是人中龙凤,但也还不赖吧。

所以我觉着,所谓的缺陷,我们可以尽力用优势来弥补,同时要正视缺点,一步步优化就行了。


贝贝贝贝贝塔


我们应该正确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关系。当我们的家庭还是原生家庭时,子女应当孝敬父母,父母应当关心子女的生活。当我们有了新生家庭后,在这个新生家庭中妻子与丈夫二人要结合为一体,应该尽量在精神和物质上从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或影响中走出来,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见。

中国人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疗理论,就是要解读这本难念的经,其中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的观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

影响

弗里曼(David S.Freeman)在FamilyTherapy with Couples-The Family-of-origin Approach 提及五项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让我们了解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1. 人从家庭的经历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例如:来自没安全感家庭的,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2. 我们择偶时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独特等。

3. 我们都带着这些未了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关系或家庭中得到解决。

4. 我们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满足,就会只顾索求,没有能力为择偶付出。这看法虽然有点悲观,但是我们如果勇于面对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就有新的动力重新去爱。

5. 关系上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原生家庭未解的结,而多于因为缺乏委身、关心和爱。这种看法或许带有谅解和盼望,当然背后不是鼓励你将埋怨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是鼓励你去正视家庭遗留下来的问题。



90后小Z的生活语录


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太深了,虽然现在我已四十不惑,可是依然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足以说明一个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原生家庭泛指有父母,儿子未娶,女儿未嫁的家庭,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孩子的教育来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孩子性格的缺陷与家庭行为模式有关。现在我已为人夫,为人父,可在很多时候却不成熟,遇事总想寻求父母的帮助,也许这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深刻影响。


你我放歌生活


有些人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她们的内心要比常人险恶 不能说险恶吧 只能说她们很少会把事物周围的人往好的方面想

因为最亲的人都是如此对待她们 这世上无人可交

缺爱又不信爱 一辈子不会获得真爱与长久的幸福

要获得真爱的首要条件就是你相信它的存在

获得长久幸福的秘诀就是肯定你的另一半永远爱着你 付诸百分百的信任

最近不管是在社交还是工作上遇到的一些人和事都发现了一些由于原生家庭影响造成性格的区别

嘴越厉害越咄咄逼人强势的人 往往内心十分脆弱敏感

反而那些 满面春风 温柔待人 幽默可亲的人 更坚强自信

富足才会去给予去施舍 阳光和正能量 和这样的人一起你会觉得很轻松 开心 舒服

贫瘠只想索取 希望获得她人的夸赞认可 十分渴望情绪价值 她们的情绪是个黑洞 相处起来特别累


新姐点缀生活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是从小受家庭影响,造成自我意识封闭,家庭影响意识强烈,做每件事,都想到家里的人是怎样看,会觉得自己对还是错,到最后却自己不敢踏出这一步,失去自我判断,只有得到家庭的通意,才敢去尝试,对此我想说,只有自己踏出第一步,相信自我,路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给你的,踏出来就是海阔天空,踏不出来就是井底之蛙。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


吾之爱欲言又止


人这一辈子别人看人家好像没有摆脱原生家庭,还不如看人家应该也是挺希望那样吧,或者现实的社会没有办法吧


西北一道光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但后天的成长和对自我的认识会慢慢修复,其实人生就是不断找寻自己的过程,原生家庭只能影响我们一时,不能影响我们一世


11维空间站


从小在自己家庭长大,小时候的印象是无法磨灭得,等老了都会回想起自己的幼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