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学说辩证(2)

1.七情内伤

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的一类病因

中医病因学说辩证(2)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1.七情与内脏精气特点

在志:肝—怒 心—喜 脾—思 肺—忧 肾—恐

五脏精气异常,则引起情志异常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情志异常引起脏腑精气异常

大喜大惊伤心,大怒郁怒伤肝,过度思虑伤脾,过度惊恐伤肾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五志惟心所使。肝主疏泄调畅气血。

2.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是故怵惕忧思虑者则伤神。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飱泄。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喜则气缓:大喜坠阳

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

恐则气下: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

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

3.多发为情志病证

4.七情影响病情。

中医病因学说辩证(2)

2.饮食失宜

分为饮食不节,饮食不洁

主要损伤脾胃,导致食积,聚湿,化热,生痰,气血不足等。

1.饮食不节

过饥:气血亏虚而全身虚弱,损伤胃气而胃痛胃痞,厌食

过饱:积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日久发展为肥胖、消渴、痔疮、心脉痹阻。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1)寒热

(2)五味: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食类

劳逸失度

1.过劳(劳力,劳心,肾劳)

劳力:形劳。劳则气耗。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劳神:心劳

房劳过度:肾劳。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2.过逸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病理产物

痰饮 血瘀 结石

痰饮

与肺、脾、肾、肝及三焦代谢失常有关

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瘀血

与心、肺、肝、脾有关,与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畅及寒热等内外环境因素。

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

致病特点(气血新定)

1.易于阻滞气机

2.影响血脉运行

3.影响新血生成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病症特点(痛肿血紫肤脉——卖同种紫雪富)

1.疼痛: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甚

2.肿块:固定不移,青紫。血肿,癥积

3.出血:紫暗+血块

4.色紫暗: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黯,瘀斑瘀点

5.肌肤甲错

6.脉涩或结代。

结石: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沙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形成:

1. 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服药不当 4.体质差异5.久病损伤

结石的致病特点

1. 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 病情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 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其他病因

外伤 诸虫 药邪 医过 先天因素

外伤

外力损伤 烧烫伤 冻伤 虫兽所伤

诸虫

蛔虫 蛲虫 绦虫 钩虫 血吸虫

药邪

形成: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法不当

特点:中毒、加重病情,变生他病

医过

形成:言语不当、处方草率、诊治失误

特点:易致情志异常波动、加重病情,变生他疾病

先天因素:胎弱、胎毒

中医病因学说辩证(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