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要离了,一场疫情为何让夫妻感情升温?


本来要离了,一场疫情为何让夫妻感情升温?

01

新年伊始,本该是万物焕发生机的日子,我的家人却非常焦虑。

正处于全国排查新冠肺炎的特殊期,独自返乡过年的姐夫在回程中因发烧被隔离了。

虽然各项检查都是阴性,但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是有潜伏期的,所以还是分外忧心。

尤其是姐姐,一提起这事就眼泪汪汪,紧张得手指恨不得将手心抠红。姐夫每一次去检查身体,她都含泪祈祷千万不要确诊。

因为被“禁足”在娘家,她有劲儿没处使。

每天除了给姐夫打电话、发视频鼓励他,就是对我们絮絮不止地诉说姐夫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工作多么努力,对家多么有责任感。

我非常理解姐姐的心情,但她表扬姐夫的那些话,却依旧让我吃惊。

因为姐姐平时对自己的婚姻并不满意,甚至这次没和姐夫一起回老家过年,也是因为两人闹别扭。她甚至动过年后就去离婚的念头。

姐夫平时工作忙,姐姐经常抱怨他不顾家。

尤其是孩子偶尔生病,需要她一个人照顾时,她总是悲催地觉得自己的婚姻就是传说中的丧偶式婚姻。

姐夫偶尔放假,帮姐姐做些家务,也总是被嫌弃笨手笨脚。


比如姐夫不知道哪件衣服需要干洗,哪件必须手洗,每次洗衣服都是一视同仁地扔进洗衣机,等姐姐买菜回来一看,大的洗小了,小的洗大了,心疼得她直接和姐夫大吵一架。


从此,“故意添乱”“只会帮倒忙“做家务低能”的帽子稳稳地扣在了姐夫头上。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姐夫的诸多缺点都变成了优点。

姐夫工作忙,姐姐说他那是为了养家努力挣钱;

姐夫朋友多、应酬多,那说明他人缘好,人品可靠;

就连姐夫帮倒忙“添乱”的那些小事,也变成了他爱家爱妻的佐证。


本来要离了,一场疫情为何让夫妻感情升温?

02

漫长的14天隔离期终于过去了。

姐夫健康回家,我们终于松了口气,开始取笑笑姐姐,相处不知珍惜,离别才觉情重,在疫情中才知道自己的老公是个好男人。

姐姐和姐夫却完全没空理我们,人家两人执手相看泪眼,面对失而复得的平凡生活充满了感恩,感情也比以前更坚固、更融洽了。

人往往是这样,得到时不知珍惜,而只有那些“失去的”以及“即将失去的”,才是最好的。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姐姐的幸运——可以失而复得。

比如《平如美棠》里记载的真实故事。

饶平如87岁时,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

那之后有半年时间,他无以排遣,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从少年时怦然心动、一见钟情;到走进婚姻、相守一生,他的画笔记录了与美棠几十年的风雨同舟和恩爱甜蜜,感动了广大的读者。

然而在一次专访中,饶平如透露了他之所以提起画笔的原因,他悲伤地说:“我经常想,我不是一个好丈夫。”

一语惊四座,一生只爱一个人,在老妻患病期间他也无微不至地照顾,这还说自己不够好,到底为什么?

此刻节目的镜头对准了一帧帧颇具生活气息的画面。

镜头中是他指责美棠的情形:

“饭烧得太烂!”

“菜炒得太咸!”

“抽斗(抽屉)没有关好!”……

这些点点滴滴的指责和不满,在老妻去世之后成为了他心中沉重的枷锁。他真的很后悔,后悔当初为何不豁达一点、宽容一点、多一些包容!

正是这种悔意,让他拿起画笔。

直到在把这本书画完,他才减轻了负罪感。

在他饱含爱意的画里,我们看到一对在平淡的生活里相互扶持、走过岁月的深情夫妻:年轻时相互倾慕、矢志不移;中年时共同抵御岁月的艰难。

有一次,因为实在没钱了,不得不把打算将来留给女儿的金镯子卖掉,在卖掉的前夜给熟睡的女儿戴一会儿,彼此安慰女儿已经戴过了;晚年时,面对病魔执子之手、不离不弃。

平如的故事以失去和愧疚而起始,以无尽的追忆和怀念而终结。

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来要离了,一场疫情为何让夫妻感情升温?

03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姐姐,何尝不是平如?

我们处于幸福之中,却不知这平淡的相守就是幸福,于是我们指责、我们挑剔、我们对婚姻失望且叹息。

但,有那么一天危机到来,我们面对着即将失去……才将视线放在伴侣的优点上,才明白即使我们并不那么满意,但因为有爱,我们在一起的温馨小事已然成为最美丽的那一帧画、最动人的那阙词、最值得珍藏的那一处风景。

唯愿我们不做那个抱着回忆流泪的人;唯愿我们是那个早早便懂得珍惜这平凡相守的人。

趁还有岁月可回首,早早珍惜眼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