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姜子牙,把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改为姜、吕、邱三姓,姜子牙后人有彪炳千秋的后人吗?

东风晨曦


姜子牙,姓姜,名尚。因封于吕,即今河南南阳,故又姓吕,称吕尚。

姜尚共产生102个姓氏,如丁、田、齐、聂、吕、高、蔡等。

姜尚后代名人辈出,我国古今名人不说,单说国外就产生了两位总统、两位总理。两位总统即:卢武铉、卢泰愚。两位总理即:客家人之泰国的英拉和他信。

这两兄妹远祖河南固始。唐时,迁至广东梅州。其曾祖父丘春胜迁泰国。丘春胜长子丘昌,是泰国富商。英拉全名是英拉.西那瓦,中国名叫丘仁乐。其哥他信,中国名丘他信。


齐声唤贤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因此也叫吕尚。商朝末年辅佐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因首功封于齐地,是齐国的开国之君(齐太公)。

古代姓氏来源主要有四种:(1)封地和赐姓;(2)以出生地或住地为姓。(3)封爵、官职为姓。(4)以氏为姓。姜子牙并没有给他的儿子改姓,姜、吕、邱三姓中,姜是本姓,吕是以氏为姓,邱是以封地为姓。姜、吕为姓没什么可说的,下面说说邱姓的来源。

邱姓来源于姜子牙第三子吕印。邱姓本为丘姓,吕印因曾代替父亲姜太公和兄长齐丁公镇守齐国首都营丘,称丘穆公(邱同丘),所以后世子孙便以"丘"为姓,他是姜姓丘氏的始祖。1995年,其第一百代孙—台湾省桃源县人邱正吉先生投资兴建了丘穆公祠。

姜子牙后人有彪炳千秋的后人很多。齐国八百年历史,姜氏后裔繁衍兴旺,遍布中华大地,韩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港台均有姜氏后裔,繁衍姓氏据说有240个之多,有政要、名人、企业家,人口达2亿人之多。

姜姓后人中有三国时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姜维;唐代宰相姜公辅、姜恪;南宋著名词人兼音乐家姜夔,抗元名将姜才;明代有书画家姜立纲等。

吕姓后人中有吕不韦,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三国时期名将吕布等。

邱姓后人有全真教长春真人邱处机。

其他衍生出的姜氏后裔遍布国内外,有崔姓、高姓、丁姓、卢姓等240多个,名人更是数不胜数,比如韩国前总统卢泰愚、菲律宾前总统他信、英拉,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等,卢泰愚、连战都曾来祭祖认宗。


齐风雅


简单来说,姜子牙的儿子全都姓姜。

姜子牙的名称非常多,他是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按照先秦时期的规矩,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的称号应该是吕尚或吕子牙,姜子牙这个名字是后世小说中出现的,当时姓跟氏已经合一为姓氏,作者直接称其为姜尚或者姜子牙,由此广为流传。

姜子牙在投奔周文王时,周文王非常高兴,说我爷爷太公(周太王)说会有贤人到来,助我大周兴盛,难道是你吗?太公“望”(期盼)你来很久了,于是姜子牙有了太公望的称呼,结合称姜太公。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尊姜子牙为师尚父,师是官职,尚是名字,父是尊号,姜子牙再得一个称呼。

不管姜子牙有多少称呼,他一直都是姓姜的,他的子女也是姓姜,其子吕伋继承了他齐国国君的位子;其女邑姜(先秦时期,女子称姓不称氏)是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的生母。

随着齐国的发展,公室人员越来越多,经过代代层层分封,姜姓分化出许多氏,国君仍然是吕氏,除此之外还有高氏、国氏、卢氏、崔氏等等。到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后,这些氏不再是公室支属,没有了政治特权,但数百年繁衍下来的人口不可能被尽灭,姓与氏合一时,许多人以氏代姓氏,这些从姜姓衍生出来的氏也就变成了姓氏。

姜姓衍生出的姓氏非常多,仅次于姬姓,但这里面并不都是姜姓吕氏衍生出来的,当时还有其他姜姓国家,而且不同姓可以有相同的氏,姓氏合一后就变成了相同的姓氏,可他们的祖先并不是同一人。

综上所述,姜姓、吕姓这些都是姜姓在发展庞大后分化出来的姓氏,而不是姜子牙自己分的。而这么庞大的人口,出几个彪炳千秋的人物是肯定的,比如齐桓公吕小白,他是姜子牙的直系后代,春秋第一位霸主。


平沙趣说历史


我也姓邱,本来盖老家房子,拆旧房子,准备写个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邻居一家子哥是语文老师,说姜太公是邱家祖先不用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邱银寿河南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认识一下此人。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是商末周初人。姜姓,名尚,字子牙,因其先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姜子牙是周文王的首席智囊和最高军事统帅,也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受封于齐(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在姜子牙及其后人的领导下,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姜子牙也被视为齐文化的奠基人。姜太公不仅是兵家鼻祖,而且儒、道、法、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存在争议)创作了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在民间广为信奉,有“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被尊为“神上神”。

经过考证整理,当今遍布世界各地的243个姓氏都由姜姓繁衍而来,其中包括142 个单姓和101个复姓,姜太公又被尊为“百姓之祖”。

姜氏后裔中,人口比较多的单姓有:吕、许、章、谢、齐、高、国、雷、易、方、文、申、卢、柴、庆、贺、纪、丘、薄、赖、盖、丁、査、封、邱、崔、骆、左、充、郦、逄、连、向、谷、聂、尚、焦、柯、饶、景、浦、厉、强、斜、晏、檀;

据历史记载,姜子牙有1个女儿,15个儿子。例如,姜子牙的长子为齐丁公姜伋jí,其后人以其谥号“丁”为姓氏;姜子牙的孙子、姜伋的嫡子季子封地在崔地,因此其后裔以封地“崔”为姓氏;姜子牙第三子丘穆公,封地在聂,其后人以封地“聂”为姓氏;

人口比较多的复姓有: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

在这243个姓氏中,崔、丘(邱)、高、姜、吕等为大姓,人数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姜氏在韩国有130万人,吕氏在东南亚有200多万人。

经推算,姜太公的公历诞辰日是9月12日,自2003年起,每年的齐文化节期间(9月12日-16日),海内外的姜太公后裔便齐聚在姜太公的封地齐国故都临淄“寻根问祖”,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缅怀先人。

姜子牙后人有彪炳千秋的后人吗?那就太多了。例如,韩国前 总 统卢 泰 愚就是姜氏后裔,他曾在2000年6月到山东临淄寻根访祖。


文史哲司


翻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有什么用,你怎么不说百家姓都出于姜氏,那姜子牙多伟大,姜家多风光。有人为了家族姓氏荣耀,从开天劈地的盘古找起,说盘古是他们的祖先,有人从周文王找起,说他们是他几十年孙,多牛逼?姓氏只是一个符号,就象我们要给事物排序,就用ABcD一样。同一个姓氏,有人万贯家财,有人穷得叮噹响一样,人家富还是富,你穷照常穷,有什么骄傲的?一些人不务正业,吃饱了没事干,专整这些没用的东西加以弦耀,只能是吃饱了撑的。


用户9301014155441


姜子牙,姜姓吕氏,讳尚字子牙,姜子牙的后人都姓姜,但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


长岛男爵


邱姓是从“丘姓”改化而来的,最早一支丘姓源自姜太公,但是要注意的是:“邱姓”最迟出现于汉代,而不是姜子牙改的。

因为到了汉代以后,孔子成圣,丘姓为避孔子圣讳,改为姓邱,这一邱姓的数量少,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出名的人物。

而所谓的姜太公本来就是姜姓吕氏,当时的“吕氏”演化成现在的“吕姓”,那也不是姜太公改的,这只是由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转变的结果而已。

同理,姜姓也是一样!

姜姓先祖在五帝时期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这就是姜太公这一脉为“姜姓吕氏”的由来。

“姜”为姜部族首位女姓先祖的姓;吕是分封地的地方名称。


(母系社会)

它的用途是用来区分、或者让后辈子孙在迁徙千里之后,还能够依靠“姓氏”来追溯先祖的来源。

就像现在,大部份人同样也用“姓+字辈+名”来给子孙起名一样,都是能起到区分“辈份”的效果。

夏商周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而后就完全进入了父系社会,后人都是根据“父姓”来给后辈起名的,如果有这样的认知,就能理解了!

如何去理解母系社会呢?

比如,“帝”在甲骨文中,是用来代表首位繁衍的女姓,或者是德高望重的女姓的,并且还是代表着在部族中具有领导、决策性质的女姓长辈,这与后来用“帝”来专指男姓领导者是不一样的。


(古人的生殖崇拜)

而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姜姓部族到了姜太公这一代时,已经没落。

在史料中,曾记载姜太公做过上门女婿、做过屠夫、小商贩。

而所谓的“姜太公钓鱼”,极具神话色彩,个人看来这就是一次具有政治性质的“姬姜合流”。

也就是周文王的姬姓部族与姜子牙的姜姓部族的共同合作,来推翻旧朝、谋取天下的这么一次政治合作。

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次“合流”看成后世的某位落魄贵族,通过参与推翻前朝,以达到振兴家族的结果。所以我们发现,武王分封之后,姜姓诸侯国仅比姬姓诸侯少一点的原因。


(齐、吕、申、许、纪都是姜姓国)

史书上记载: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太公之卒百有馀年,子丁公吕伋立。

而姜太公的一个女儿邑姜生下了周成王和唐叔虞。姜太公的儿子吕伋是齐国第二任君主,外孙周成王是天下共主,唐叔虞是晋国开国之主。

据考证,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章、谢、齐、高、国、雷、易、方、文、申、卢、柴、庆、贺、纪、丘、薄、赖、盖、丁、査、封、邱、崔、骆、左、充、郦、逄、连、向、谷、聂、尚、焦、柯、饶、景、浦、厉、强、斜、晏、檀等64个单字姓氏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姓等38个复姓。

吕太公的后人齐桓公姜小白,就是最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而“国”“高”两姓,则是齐国的大贵族豪门,世代为齐国上卿。

而到了春秋时期,这些有血缘关系的国家都打成一团,所谓的“礼乐制度”根本就法解决天下战乱不休的局面,齐国先是被田氏所代,而后又经历了秦始皇时代、后战国时代、汉武帝时代,这些所谓的贵族才彻底被清扫出“土地分封”和“权力分封”的时代!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