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和慈禧谁的历史地位高?

nihaoma123321


先说结论:武则天的历史地位高。

原因:武则天有儿子。

这不是开玩笑,作为历史上唯二的大一统的女性执政者,两人经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既然是评价历史地位,总得有个评价标准,一般来说,考察一个政治人物的历史地位,关键点有三个:

1.自己的执政理念能不能为管辖范围内所认可,能不能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所谓“做大”。因此一般历史上,统一的君王>分裂的诸侯,(秦始皇>春秋五霸)开疆拓土的君王>守成的君主>丢城失地的君主(汉武帝>汉文汉景>汉献)。

具体到这两人从国土面积上比较,两人都是华夏核心区+东北+西域阿尔泰地区,西藏等地区未实施有效管辖。从前任的手上也都丢了不少地,算是旗鼓相当。考虑到慈禧管的人口更多一些,算慈禧胜半筹。

2.自己的执政理i念能否为管辖范围外的人所接受,具备一定程度的国际影响力,所谓“做强”。举个栗子,武则天的前老公的管辖的国土面积是小于她的后老公的,但历史地位是前者高。清乾隆的国土面积大于康熙,历史地位显然康熙>乾隆无疑。

这一点两人都做得不怎么样,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武则天镇压了徐敬业骆宾王,慈禧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对外都是败多胜少,慈禧更是被人攻破了首都(算一次,咸丰那次不算她的)。即使考虑到三千年未有变局的因素,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慈禧比武则天上,算武则天胜半筹。

3.自己的执政理念能否流传后世,又能维持多久,是“人在政举,人亡政息”,还是“绵绵瓜瓞,子孙永祀”。所谓"做久"。因此继承人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具体到封建社会,就是看接班人是不是自己的儿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也。儿子不会说父亲的坏话,更是讲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天启,崇祯哥俩。天启自幼被当做正统的帝王接班人培养,在位期间对外弄死了努尔哈赤,对内把文官压的服服帖帖,国内也没出什么大乱子。崇祯呢,半路出家的皇帝,没野心没手段,被文官集团耍的团团转,自己累个半死还把国给亡了,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都还普遍认为崇祯强于天启,说明亡是天启的锅,崇祯是力挽狂澜未果,原因为何?无他,崇祯有几个儿子在南明小朝廷给他歌功颂德,文过饰非罢了。还有明武宗同理,历史地位似乎都是弟弟比哥哥高。

回到慈武二人身上,武则天五个儿子,她杀了三个,尽管晚年遭到神龙政变,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身后的政局也不太平,但争来争去的都是她剩下的两个儿子,女儿,孙子,儿媳妇,唐朝之后还绵延了近两百年,有的是子子孙孙歌功颂德,历史评价低不了。反观慈禧,儿子同治早死,找了个光绪做自己儿子,结果光绪反对自己。死前还怕光绪全盘否定自己,忙不迭的将其毒死。又是一通操作下来结果没几年清朝完蛋了,后面的国家领导人没有说她好话的。

历史评价都是后人做的,对于那种家里有王位要继承的人来说,还是尽量生个儿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