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嵩明縣城向北30公里有個小村莊,張才興一家三口人就生活在這個與鄰縣尋甸交界,名叫黃櫟山的小山村。這個行政區劃屬於嵩陽街道大營社區居委會的偏遠小山村,全村8戶人家都是苗族,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養雞養豬過日子,土地少而貧瘠,水資源缺乏。

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2016年前,全村8戶人家有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多一貧如洗,房屋低矮,進出村子要爬過一個長長的陡坡,翻過三座高山,走10公里土路,村裡沒有一個公廁,沒有一條水泥路,山高箐深,坡陡水冷,脫貧攻堅任重道遠。

2016年,嵩陽街道把張才興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街道和社區居委會幹部、掛鉤包保幹部多次來到張才興家中,做他的思想工作,大家一起想辦法改變貧窮面貌,過上小康生活。

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根據張才興家的實際情況,街道動員張才興發展養殖業,再做一些畜產品銷售。張才興一直不敢行動,擔心生病損失,擔心養出來賣不出去,自己又沒有資金……總之,“怕”的東西很多,有的還不無道理。扶貧幹部多次到他家做工作,張才興都不敢放手一搏。

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張才興還在瞻前顧後,嵩陽街道的基礎設施扶貧建設已經如火如荼。為改變這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嵩陽街道牽頭,投入40多萬元為每家建蓋了養殖圈舍,為村莊硬化道路,建設了公廁、垃圾房,修建了水池,安裝了路燈,對每家的房屋都進行了改造。

為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用工大多使用本村人員,工程完工,每戶都領到5000到10000元不等的工錢。

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張才興看在眼裡,喜在心頭,看到政府實實在在為他們做事,村容村貌有了極大的改變,自己的房屋也修漂亮了,他和媳婦、兒子商量,要想富,必須自己努力。

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全家人思想統一了,大家分工合作,張才興和兒子養牛,外出跑銷售。媳婦在家養雞養豬,照顧家中。張才興主動找到街道扶貧人員,要求發展養殖業,同時也把擔心困難說了出來。街道派出有工作經驗的獸醫進行全程指導,上門服務,帶領張才興到大牲畜市場學習,協調銀行給他貸了50000元貼息貸款。他用這筆錢,購買了6頭牛、 2頭豬、20餘隻雞,一輛二手貨車跑銷售。兩年下來,2018年全家收入超過了5萬元,實現了穩定脫貧。

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嚐到了產業致富甜頭,看到村中還有幾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困難,張才興挨家挨戶的上門動員他們跟著搞養殖,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進行傳授,並承諾養殖戶,免費替他們銷售,沒有資金由他來幫助協調。

在張才興帶動下,黃櫟山村每家都發展養殖業,都享受了3—5萬元的貼息貸款。一個8戶苗族的小山村,有的養羊、有的養牛、有的養豬、有的養雞,全村現有存欄牛30餘頭,豬15頭,雞羊無數。產業發展了,收入提高了,大家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呈現出整體脫貧、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一貧如洗到養殖能手!嵩明貧困戶成致富主心骨!

張才興脫貧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但他致富不忘黨的好政策,成了脫貧攻堅政策的受益者和宣傳員。他主動要求取消了低保,取消了政府救助。村子小,沒有保潔員,公共事務沒人管理,張才興一家人經常打掃道路、打掃公廁、清理水池。在他的帶領下,村裡其它人也主動加入這支免費義務隊伍,道路乾淨了,公廁衛生了,水池更清了,村莊變美了,村民的幸福感、榮譽感更強了。

發佈:嵩明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