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喜歡"翻箱倒櫃",愁壞寶媽,心理學家:這是好事

妍妍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最近一段時間妍妍總是愁眉不展。原來,妍妍家的小朋友朵朵現在是家中的"破壞大王"。朵朵看見家中的抽屜就要拉,看見擺放整齊的書就要全部推倒,

妍妍剛剛將房間、寶寶的玩具、繪本書整理好,朵朵這個"小破壞"便會破壞掉。

相信很多寶媽和妍妍都有著同樣的困擾,剛剛收拾整潔的房間轉眼間就會被小朋友破壞回原始的面貌。家長面對家中小朋友們的"搞破壞"的行為一邊是焦慮一邊是疲憊,焦慮的是他們不知道小朋友們為何會這樣做,他們疲憊的是如此反覆的整理房間。

2歲寶寶喜歡

小編家中的兩個寶寶都有過這個階段,當時小編也認為小朋友們也是在搞破壞,但是後來經過小編的瞭解才知道小朋友們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在搞破壞,而是在一種自我的探索慾望。

探索學習≠"搞破壞"

在教育心理學中對於寶寶們的"搞破壞"行為界定為——小朋友們探索的慾望。

每個寶寶生來就具有自我探索的慾望,雖然每個寶寶在成長中存在著個體差異,但是她們的好奇心都是相同的。他們通過推倒書籍,翻抽屜等方式來探索自己周邊的世界。雖然這樣的行為在我們成人的眼中看似"搞破壞"但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類進化的本能。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主動學習比接受學習更高明。"在皮亞傑看來,主動學習比被動的接受式填鴨學習更具有意義。其實小朋友們在家中看似"搞破壞"的行為何嘗不是一種主動學習呢?

他們翻亂抽屜會發現發現不同材質東西的觸感是不同的,他們會發現將衣服從盒子中拿出來提及會變大,當他們將書籍推倒在地上他們會發現書掉落在地上會有聲音。

小朋友們在"搞破壞"中實則是滿足自己探索的慾望,他們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幫助自己主動地認識世界。

2歲寶寶喜歡

當家中的小朋友們"搞破壞",不同父母不同的選擇

  • 1. 易怒型

當家長們面對著滿地狼藉的物品,心中除了無奈還有很多的憤怒。易怒型的父母往往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大聲訓斥自己的孩子:沒見過你這麼不聽話的孩子,我剛剛好不容易才收拾完的。

當小朋友面對家長的斥責後,他們在心中會心生懷疑。他們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再次引來批評,於是,小朋友們便會不敢去主動探索。雖然家中的乾淨整潔保持住了,但是小朋友們主動探索的機會被家長剝奪了。

  • 2. 溺愛縱容型

一些比較溺愛小朋友們的家長,面對孩子的翻箱倒櫃他們往往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並且還會對孩子誇讚,

當孩子接收到家長的鼓勵後她們往往會將自己的行為升級。

不僅是自己家中會變得滿地狼藉外,當小朋友們去親戚家做客也會翻亂親戚家。這樣的行為往往會被別人看來是不禮貌的,而小朋友也會被大人厭煩。

  • 3. 引導型

引導型的家長他們會在家中小朋友們弄亂家後,當著小朋友的面默默收拾後,並且他們還會引導小朋友們共同將物品歸回原位。在家長陪同小朋友們一起收拾好後,家長往往還會對小朋友們進行教育:不能去別人家亂翻抽屜。

當小朋友們面對家長的引導後,他們往往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2歲寶寶喜歡

面對小朋友翻箱倒櫃,家長應該怎麼辦

當小朋友們在翻箱倒櫃的時候,家長切記用言語訓斥粗暴的阻止孩子的這一行為。家長還應正確的合理引導,給小朋友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

其實,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中,小朋友們喜歡翻箱倒櫃是他們在發現世界探索世界發現自我能力的一種方式。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世界來認識世界,鍛鍊自己的手部精細動作和觀察能力的發展。因此,"翻箱倒櫃"並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家長只需告訴小朋友們在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杜絕亂翻就可以了。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一定要保障小朋友們的安全。還應提前家長尖銳易吞噬的物品收納好,最大程度保障小朋友們的安全。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們你們家有翻箱倒櫃的小破壞王嗎。歡迎互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